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出版了《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之后,教师期待效应的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对教师期待效应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文章虽不多,但其中包含教师期待效应现象、规律的文章却随处可见,如关于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和爱护,教师在课堂中的表情、动作等研究都属于教师期待效应研究的课题范围.  相似文献   

2.
教师角色意识研究中,角色期待研究有概念混淆的不足.文章将角色期待定位于社会对教师职业和教师个体责任、能力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从责任期待、道德期待、能力期待和技巧期待四个方面对教师角色期待的社会特征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教师期待效应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其基本观点为人性是善的、积极的、可信赖的,其潜能是巨大的。了解、尊重和信赖学生是产生期待效应的基础,形成良好的互动是形成教师期待效应的关键,重视运用的合理性、差异性和长期性是建立教师期待效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期待效应的由来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待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加州旧金山布奥克学校进行了实验,对小学各年级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教师提供信息,说:“这些儿童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这些孩子完全是随机抽取的,几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研究者根据研究数据指出从实验中引发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待最终使这种期待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那些教师对其期待高的学生(即使这种期待没有…  相似文献   

5.
教师期待效应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教师期待效应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阐述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教师期待效应,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晓红 《考试周刊》2011,(35):111-112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教育心理效应,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期望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传递的实现过程、实践价值和突出效果,简单地探讨了教师期望有效传递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国内外对教师期待效应的研究,试图将其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通过对教师期待效应、影响因素及传递方式等问题的探讨,尝试利用教师期待的积极作用,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英语学习施与良好的影响,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使更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提高其英语学习成绩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期待效应在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迄今为止的研究都仅偏重于理论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对受教育者的研究,而对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及"期待效应"发生作用的过程研究并不多见。文章提出了"期待效应"的循环模型,并结合教育领域的特点对其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直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和期待能够发挥特别的效应。教师深切的爱,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教师的欣赏和期待导致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发展,体现了“教师的欣赏和期待正效应”。教育的效果常常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和期待。  相似文献   

10.
一、罗森塔尔效应与边际原理罗森塔尔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的,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即教师的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人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教师的期待。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传递积极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学生会更加自尊、自信、  相似文献   

11.
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具有各种心理特点的学生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教师对学生有所期待的表示。教师的期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发挥很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研究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期待的作用。实验对象是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他在每个年级甲随机抽...  相似文献   

12.
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革马力翁效应,或称暗含期待效应.罗森塔尔实验见于1986年他同雅各布森发表的一份著名的实验研究报告<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项研究的主旨在于纠正教师的偏见,证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期待”,即盼望、等待。 “效应”,泛指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老师对待每个学生都应充满期待,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期待中生活,在教师的期待中学习,在教师的期待中成长,甚至带着教师对其成长前景的殷切期待走出校门。 教师的期待是学生进步向上的助长剂,是学生成长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期待效应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教师期待效应的由来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ect),是指教师的期待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L.Jacobson)在加州旧金山市奥克学校(OakSchoo...  相似文献   

15.
顾佳希 《考试周刊》2009,(40):218-219
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充斥耳畔的今天,学业不良学生的数量仍占相当的比重。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师绝不能忽视和放弃学业不良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本文从教师期待效应的由来和作用模式谈起,着重分析了教师期待效应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影响和对教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余姗姗  王飞明 《考试周刊》2010,(36):213-213
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在于学生通过教师的赞赏、鼓励和期待体检到成就感,感觉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自信心倍增,积极向上,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努力。罗森塔尔效应在各国各级学校教学中不断得到应用与完善,并在新时期针对新问题进行研究,充实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7.
“罗森塔尔效应”(即期望效应)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进行的一项心理试验。在小学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向教师谎称他们是学生中学习能力优秀者。8个月后,发现被教师期待的学生成绩都优于未被教师期待的学生。研究结果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得到了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期待效应及其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阐述了教师期待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师期待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王声平 《教育导刊》2009,(11):54-55
“皮格马利翁效应”实质是一种期待效应。家长和教师对家园合作有着不同的期待,如何实现家园合作的最优化,“皮格马利翁效应”为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育》2016,(5):80-90
本研究以A省H市和Z省H市12所学校的300名新教师为研究对象,参照美国心理协会编制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编制了符合教师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同时编制了新教师入职适应和发展期待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新教师的入职适应在社会经济地位与发展期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教师社会经济地位和入职适应对发展期待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2)新教师的入职适应在社会经济地位与发展期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新教师发展期待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入职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