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黄帝学派古佚书的第三篇,题名为《称》,全文一千六百字。此篇文体特殊,由一些内容不相关连的独立语句组成。最近,谭家健先生指出,与《称》篇文体相似的古代文献,还有《逸周书》中的《周祝》,这一意见是很值得重视的。祝是古代神职人员,掌文辞和宗教礼仪。《说文》云:"祝,祭主赞同者。"《周礼·太祝》云:  相似文献   

2.
自帛书《老子》甲、乙本问世以来,学界即予以极大的关注。将帛书《老子》两种本子同传世诸种《老子》版本对勘,无论在字句还是篇章结构上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通过比较研究,学界一直聚讼纷纭的许多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但就笔者所见的材料来看,人们对帛书的研究重点,似乎偏重在它独到的篇章结构上,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屡有问世,而对其文字方面、传世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孙燕红 《文化遗产》2017,(3):126-131
《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未有详论,后世不得其意.马王堆汉墓帛书《九主》及《九主图》的出土,为追溯文本来源提供了史料.本文以帛书《九主》与《史记·殷本纪》《别录》等为文献参照,探讨"九主"的内容及其在文献记载上的变迁,分析帛书《九主》记载,对九主的含义和九主故事做一个统合的疏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抄写在一幅高约48厘米的帛块上,出土时已经断裂为16大块及一些小的碎块,经过帛书整理小组的拼缀,现已大致复原②.《五星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书,整理小组的释文一经发表③,就引起了中外天文史研究者的重视.由于帛书残损得比较严重,整理小组曾据《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唐开元占经》、《乙巳占》等一些相关传世文献,对帛书残缺的文字做了一些拟补.  相似文献   

5.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的名篇。今本《战国策》却误把“龙”“言”两字并为一字,于是有了个“触詟”。《史记·赵世家》记为“触龙言愿见太后”。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所说与《史记》完全相同。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面世  相似文献   

6.
陈燕 《兰台世界》2011,(9):33-34
《经法·六分》篇为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一篇。文物出版社先后于1976年和1980年将该批帛书整理出版。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已发表的《六分》篇的释文有几处需要改动。  相似文献   

7.
《经法·六分》篇为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一篇.文物出版社先后于1976年和1980年将该批帛书整理出版.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已发表的《六分》篇的释文有几处需要改动.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15):18-25
《战国纵横家书》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等人的书信和说辞。本文认为《战国纵横家书》中的上行文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新闻信。《战国纵横家书》上行文书具有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属性,"5W"要素较为齐全,同时还体现了中国早期的劝服传播理念以及两面提示、恐惧诉求等传播技巧。本文认为,《战国纵横家书》的上行文书已初具现代新闻故事结构,孕育了中国的早期新闻文体。上行文书的传播活动推动了策士与战国各诸侯国君间的信息交流,是唐代进奏院状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王弼本《老子》在中国学术史上发挥的作用不小,但帛书《老子》出土,人们发现王本《老子》讹误不少;后来楚简《老子》出土,人们又发现传抄至秦汉时的帛书《老子》,也已经有不少讹误了。可以想见,手抄次数愈多,讹误失实就愈多,再加上出于政治、宗教的需要,《老子》还会被有意地篡改。正因为如此,李学勤先生早就呼吁:"由于简、帛的大量出土,我国古代学术史  相似文献   

10.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不少是已佚的古代医书,计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侯》、《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等.以上十一种,由于《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本子,文字大体相同,可以合并起来算作一种,所以帛医书实际上是十种.马王堆三号汉墓还出土竹简200支,全部是医书,分为《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四种,内中除《杂禁方》为木简外,其余全部是竹简.以上帛书和竹木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以上海博物馆藏竹书《易经》及马王堆帛书《易经》的文献内容为例,从版本校勘、文字用例、文本解读和音韵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大量新出土的简帛古籍所具有的重要文献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先秦思想中的性恶论与蚩尤马王堆帛书《经法·道法》云:虚无刑(形),其叔(俶)冥冥,万物之所从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曰时而□。动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称,不知所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诬,以不足为有余。帛书的作者认为祸患与生命同源,生、动、事、言都有害。凡生物都有欲望,为了生存必须竞争,互相残杀。这种将生存欲望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赵策四》“触詟说赵太后”章,亦见于《史记·赵世家》和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裘锡圭先生曾据帛书考释过其中四则文字。今援其例,续考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三年冬,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极为罕见的古代帛书。据记载,此墓下葬时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即公元前一六八年。因此这批帛书系二千一百四十多年前所埋藏。西汉以前,我国的书大体上有三种形式,即写在竹片上的称竹简,写在木版上的称木牍,这些东西比较重,携带阅读都不方便。传说秦始皇一天阅看下面送的奏章报告都在百斤以上,听起来也有些吓人。把书抄写在丝绸上阅读携带都方便。但是当时丝绸贵重,因此只有贵族家庭才能使用,一般群众读书尚以竹、木简为主。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一共有二十多种,十二万多字,纵观几千年的历史,这是少有的事。据说西晋咸宁五年(公元二七九年),在河南汲县的古墓中曾出土了《竹书纪年》和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文选》学研究者对《文选》的文体分类颇有争议。于是,《文选》文体有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体诸说。我认为,李善注《文选》文体分三十七体是继承了萧统《文选》的原始分类,是正确的。而五臣注《文选》分的三十七体、骆鸿凯等分的三十八体、汲古阁《文选》分的三十九体、刘永济等分的四十体,改变了萧统《文选》的原始分类,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帛书《老子》的篇次与今本正相反,似乎把《道德经》变为《德道经》了。过去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帛书《老子》的篇次才是"原始道家古本的原型。"①蒋一种看法正相反。它认为帛书的篇次可能是竹书排放与抄写之误。②或者说,"先德后道,殆写经者偶然之例"。③第三种认为战国时期既有德上道下之传本,亦有道上德下之传本。④粗看孰上孰下无关紧要,小事一桩。其实述对于《老子》来说却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老子说教的出发点、中心思想与归结。或者说,欲弄清老子思想及《老子》之主题,恢复掩盖已久的老子的许多思想,这是个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奚亚丽 《兰台世界》2014,(9):149-150
马王堆帛书《五正》篇说的“五正”,应如帛书整理小组所注释,为“四时治民之政”之义,而并非君主正己而正四方之义;帛书易传《要》篇中的“五正”,当指与君主治道相关的由“五官”所掌的政务,与易占中的五行生克无关。  相似文献   

18.
马王堆帛书《五正》篇说的"五正",应如帛书整理小组所注释,为"四时治民之政"之义,而并非君主正己而正四方之义;帛书易传《要》篇中的"五正",当指与君主治道相关的由"五官"所掌的政务,与易占中的五行生克无关。  相似文献   

19.
《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中的《文选钞》,为新发现的《文选》研究文献,今初步研究,有如下史料价值:其作者介绍有史书不载者,介绍作品多注重创作缘起或过程,注释作品注重概括题旨的“释义”,注释文体时阐释《文选》文体类别的排列顺序,注释江文通《杂体诗》多有对原作的介绍。今日研究《文选》者,不可不读此书。  相似文献   

20.
拙文《恢复〈老子〉古本面貌》(《文献》92年3期)曾谈到帛书与今本老子文字上的差异,但只是略举了五、六个例子,语焉不详,远未展开。因为文字差异而掩盖老子重要论断的,实有必要详加研究。除了已有专文论及的外,这里还须另择其主要者,再呈刍荛之见,求教师友。一、"企者不立"与"吹者不立" 今本二十四章开头两句,各本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前论帛书老子时,我们认为这是后人的文饰,胜过帛书。后来发觉不对,因为帛书都只有一句:"炊者不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