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阿嬷说,夏天的绿豆羹,要冰镇过才好吃. 那时候,我家有一口古老的井.井的四周布满了青苔,阿嬷说那是一口年纪比她还大的老井了.但井里的水却格外清凉冷冽,每到夏天,阿嬷都会用井水煮绿豆羹.我看着翠绿的豆子在清澈的井水里翻滚着,翻滚着,然后开了花,一股香甜的味道便和着井水的甘甜袭来. 煮好了的绿豆羹,阿嬷都会把它放在井边让它凉透.说也奇怪,放在井边的滚烫绿豆羹总是凉得特别快,入口还带着一丝丝的清凉.  相似文献   

2.
狐狸和山羊 一天,一只狐狸掉进了一口深井,怎么也爬不上来。一直口渴的山羊,来到井边喝水,看到井底的狐狸,就像它问井水好不好喝。狐狸极力掩饰自己的窘境,装出一副开心的样子,对井水的甘甜赞不绝口,还说这是天下第一井.  相似文献   

3.
在我老家的门前,有一口水井。从我记事起,它便默默地存在着,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永不改变的姿态注视着万物的变迁。这口井已经几年不用了,人们早就用上了自来水,井的边缘已经长出了苔藓。夏天哗哗而下的自来水总是温温热热,冬天又是刺人肌骨,所以我依然怀念冬暖夏凉的井水。在我的记忆里,每逢酷暑,奶奶就把西瓜放到网兜里,用绳子吊着,放入井中,等浸上一两个时辰取出来吃时,那透心的凉呀,真可以把暑气消掉大半。寒冬,井水总是有着一股暖暖的情意,那时,每天早上,我总是用井水洗脸,那井水哟,真是暖人心田。记忆中最…  相似文献   

4.
狐狸和山羊     
一天.一只狐狸失足掉进了一口深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一只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口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心中暗喜,马上隐藏起自己的窘境,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一起痛饮。  相似文献   

5.
<正>井,一般是供人们生活取水之用。在英国北约克郡有一口神秘的古井,里面的水不但不能饮用,而且任何物体只要接触了井水,都会慢慢变成石头。据说,这是一口被魔鬼诅咒了的井,因此人们叫它"魔井"。这口井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它真的是"魔井"吗?有魔法的古井这口古井位于英国北约克郡纳尔斯伯勒  相似文献   

6.
井深情更深     
村里有一口水井,井台约有十几平方,井圈呈八角形,井壁四周由鹅卵石砌成,井深足有八九米,井水清澈见底。听奶奶说,这口井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尽管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可人们还是习惯用井水来淘米、洗菜、洗衣服,井边喧闹的人群成了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①在我家老屋后的菜圆里,有一口古老的小水井。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只是井口那些被井绳磨出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记栽着它的年龄。②井水很清很清。我小时候,夏天和秋天的傍晚,常和妹妹到井台上来乘凉。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星星。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它们有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③井水很甜很甜。我们平常吃的,都是这井里的水。用它来浇菜,那更是极好的水。妈妈浇菜的时候,常常带着我们,“快,拎水去。”妈妈一吩咐,你就能立刻听…  相似文献   

8.
沸井之谜     
《中国科技教育》2011,(1):71-73
据说江苏省丹阳市境内有六口沸井.沸井是什么样子?井水为什么会沸腾?为了解决这些谜团,我们决定去一探究竟.沸井距离丹阳市区大约20公里,位于延陵镇的九里村内.我们到达的时候,这几口古井正被慕名而来的游客重重包围着.乍看上去,这几口古井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不过探头一看,井水果然呈现出一种类似沸腾的状态.一位工作人员舀出井水...  相似文献   

9.
    
一只狐狸不慎掉进井里,怎么也爬不上来。口渴的山羊路过井边,看见了狐狸,就问它井水好不好喝。狐狸眼珠一转说:井水非常甜美,你不如下来和我分享。山羊信以为真,跳了下去,结果被呛了一鼻子水。它虽然感到不妙,但不得不和狐狸一起想办法摆脱目前的困境。狐狸不动声色地建议说:你把前脚扒在井壁上,再把头挺直,我先跳上你的后背,踩着羊角爬到井外,再把你拉上来。这样我们都得救了。山  相似文献   

10.
井蛙之见     
1.一只青蛙住在一口废井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2.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到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海龟。青蛙对海龟说:  相似文献   

11.
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口井,高高的井台被井绳勒出了一道道光溜溜的印痕。我一到外婆家,就趴在井台上,清清的井水映出了我的脸蛋,我美滋滋地看着…… 在一旁洗衣服的外婆眉开眼笑地说:“这孩子像她妈,也喜欢这口井。”我仰起头说:“外婆!这是妈妈给我的信息遗传。”我的话音刚落,外婆擦了擦手上的泡沫,就哈哈大笑起来…… 我喜欢这口井,是妈妈的童年往事吸引了我。那是七十年代的夏天,每天晚上外公挤好牛奶后,留一瓶吊在那口井里,第二天一早让妈妈喝,就这样妈妈的身体就强壮起来了。一到夏天,那口井里装的东西可多了,西瓜、甜瓜、西红柿、黄瓜…  相似文献   

12.
一年夏天到日月潭旅游,登上玄光寺的小岛就看见一座小木屋,一位短发老太太坐在小窗台里,用夹子夹起一个个浓香四溢的茶叶蛋,分装在小塑料袋中递给游客。导游介绍说,这位“阿嬷”从二十多岁起便在这里卖口味独特的“香菇茶叶蛋”,到今天已经有超过五十年的历史。阿嬷的生意出奇地好,平常的日子每天卖两千多个,节假日能卖到三四千个。曾有人看着眼红,在附近开了几家类似的小铺,但不久就经营不下去了。也有人找阿嬷讨教配方和制作工艺,阿嬷都一一告知。  相似文献   

13.
外婆家附近有一口好水井,那井有一个大钵锅口大,井水终年清澈见底,且冬暖夏凉,略带点甜味。吃那井水长大的小伙子个个健壮,姑娘人人秀美。真不愧是一口好井。  相似文献   

14.
教学《井》,可以抓结尾,解全篇。一抓结尾,理解全篇的结构。文章以一问一赞收尾的。由“问”联系开头的简介,因为古井不知什么时候修成,只有井口被井绳磨出的深深印痕记载着它的年龄,自然不知道是谁开掘的了。由“赞”联系中间部分的井水描写——清,夏季可以望着井里数星星,怎不欢乐?甜,可以拿来饮用、浇菜、洗萝卜,渗和着甜美及欢乐。凉,夏天用它浸李子,增加了生活的甜美和欢乐。抓住结尾,整个文章的结构便了了分明。二抓结尾,理解全篇的感情。“我”对古井充满喜爱之情,怎样理解?抓结尾可以充分领悟——小时想,现在想,证  相似文献   

15.
故乡水     
美不美,家乡水。我的家乡没有河,但有井有塘,还有一条小小的溪流,全村三十几户人家,就因了水的滋润,日子才生动,乡邻也才亲密起来。村前有一条石径,弯弯地一直通向山下,通向那口清亮的水井边。村民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从井边开始的。每天清晨,男人们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山下挑一担井水回来,供全家一天的饮用。所以,那条石径在晨光的映照下,总是清清悠悠而又水淋淋的。那井水是大地赐的。水碧如玉,冬暖夏凉,不枯不涌,甜美如蜜。据说井水的源头是在五百里外的资江河底。一眼清泉,在地下辗转五百余里,那是真正的纯净水,格外清纯而甜美。那水井就是…  相似文献   

16.
我们俩家都有井,井水冬暖夏凉,大家都喜欢它。学习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以后,我们产生了疑问,冬天,是谁把热传递给了井水?夏天,井水的热又传到哪里去了?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只好去问老师。老师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问我们能不能自己去揭开这个谜团?我们商量后,决定从测量井水的温度入手,首先弄清井水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暖的,又是什么时候变凉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没有自来水前,人们用的是河水、溪水、井水。井水的好处很多,冬暖夏凉。后来有了自来水,很多人还是喜欢用井水,特别是大夏天,把西瓜浸在井水里,吃的时候冰凉凉的。  相似文献   

18.
粥道     
常去一家粥店吃粥。粥店的老板在粥锅旁放了一张长长的桌子,桌子上搁着几排碗,每个碗里都装着半碗粥。常来这里吃饭的顾客习惯自己动手,端上一个半碗粥,再从锅里舀半碗添上。半碗凉粥,兑上半碗热粥,吃起来不凉不热,真是爽口又爽心。粥店老板是个热心人。每次有新客人过来都会问他:"你怎么只装半碗粥?"他笑呵呵地解释说:"这半碗粥是放在那里凉着的,  相似文献   

19.
森林里,有一口圆圆的井。一天,一只小白兔跑到井边,他朝井里面一看,啊,不好啦!他发现有一只小兔掉进了井里,就大声地喊了起来:“不好啦,快来人呀!有一只小兔掉井里了!”一只小胖猪听到了小白兔的喊声,急忙“劈哩啪啦”地跑到井边,往井里面一看,也大声地喊了起来:“不好啦,快来人呀!有一只小猪掉井里了!”“不对,”小白兔说,“是一只小兔掉井里了!”“井里没有小兔,”小胖猪说,“是一只小猪掉井里了!”小白兔俯身往井里再一看,井里明明是一只小兔嘛,小胖猪怎么说是一只小猪呢?“瞧,”小白兔指着井里对小胖猪说,“掉井里的是小兔,不是小猪!”…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上,老师说:"请每位同学准备杯子、纸、绿豆。我们将在不同的环境下培植绿豆,做对比实验。大家可以把它放在阳光下,也可以把它放在水多的地方,还可以把它放在黑暗的地方……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回家后,我先把纸放入杯中,然后洒上几滴水,最后把绿豆洒在上面。盼望着它快快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