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来画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要画许许多多的树,让美丽的绿色美化我们的地球。”有的说:“我要画很多个机器人,让它们来管理这个世界,让世界不再有战争。”有的说:“我要画宇宙飞船,让人类乘坐飞船到遥远的星球去旅游……”这些想法都很好,这些想法自然也会让老师感到惊喜。学生中也常常有另类高见:“我要画很多很多的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他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他有了很多的钱以后就可…  相似文献   

2.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长期以来困惑教师学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为了写好作文,老师们上下求索,倍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有的主张由说到写,降低坡度;有的主张游戏中作文,让学生愉快作文;有的主张与多媒体网络结合……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然而直面作文教学的现状,情感虚假、内容空洞、语言苍白等现象“涛声依旧”,如同毒瘤难以根除,使得老师们不由感叹:作文教学,路在何方?最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对话想象作文》一课,那简单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设计,简便的教学方法,简易的教学媒介,…  相似文献   

3.
小议“严”     
一些班主任认为,在教育学生问题上,一定要严,否则教育教学的任务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所以,有的班主任主张在接任新班之初,一定要给学生来个“下马威”,以此镇住学生。严厉的班主任,只能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老师面前,外表上表现得毕恭毕敬,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内心是否真正诚服?是否能与老师真心交流近年来,校园内师生间的不良磨擦时有发生,许多事情都与班主任老师过份的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认为,一个受学生尊敬有威信的班主任,往往是在“严”字上能做到严而有“度”、有“格”、有“法”。严而有…  相似文献   

4.
文章源于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 ,这是个一直困扰师生的难题。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倍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由说到写 ,降低坡度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课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 ;还有的主张评改作文多就少改 ,多鼓励少批评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 ,也的确使作文教学大为改观。但是 ,静心而问 ,学生感到作文难 ,其根本原因何在?难道真的是学生写少了 ,练少了?是我们老师在作文课上的具体指导方法有问题?其实不然。常言道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  相似文献   

5.
一天,有个学生来到教研组,向老师借阅教学参考书。这引起了在场教师们的争论,有的主张借给他看,有的坚决反对,理由是,“教学参考书是专给教师们备课用的”。其实,这“理由”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把参考书借给你,到课堂上我讲什么?原来他的宝贝都在参考书里,教学内容都是从参考书里抄的。学生如果知道了这宝葫芦里的秘密,岂不有损教师的尊严?所以,教学参考书既是这些教师的法宝,也就成了字生的禁书。  相似文献   

6.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学生早恋问题”这一专题,在本栏已研讨两年,现暂告一段落。两年来,这个讨论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专家、特别是广大中学班主任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意来稿甚丰我们已从大量来稿中在《班主任工作》专栏内选登了一部分,还将选编《中学生早恋问题及其疏导艺术一书奉献给广大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又做班主任工作。我的学生有许多人爱读文学作品,我也鼓励他们,并给以一定的指导。但由于这些作品中有的描写了男女爱情,我的做法便遭到某些人的非议。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可以写爱情,但中学生不宜看写有爱情的作品。其理由是,学生看了这样的作品,会引动“春心”,闹恋爱。他们因此主张禁止学生看写有爱情的文学作品。我和另外一部分老师则不以为然。我们认为,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有的班主任的话,像一把锤子向门上砸去,只能在门上留下累累伤痕,却不得进入;有的班主任的话,像春日里不着边际的风,学生听了入耳不入心;而有的班主任的话则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能打开学生心头的锁。这就要求老师掌握与学生谈话的艺术。在平时的高年级教学当中,我不断地研究与运用“有据、有趣、有数、有选、有度”的“五有”谈话艺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理中有据班主任与高年级学生谈话之前,应有明确的目标,对谈话的内容要有所准备,使用的方法要有所选择。谈话既然…  相似文献   

9.
王维惠 《课外阅读》2011,(9):327-328
担任低年级班的妈,他们午休我在教室。我的汗水没有白撒。我要继续当好这妈。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班主任。切身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难。“当一名班主任难,当一名好的低年级班主任更难!”许多老师都感慨地这样说。是啊,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下子从幼童变成了一个小学生,对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往往会不适应。有的入学前父母就说:“开学后让老师来收拾你。”家长管不了的,就告诉老师,使学生见到老师就害怕。还有的干脆不愿上学。那么,如何去教育这些孩子们呢?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四川省一所师范学校的一位老教师给我们寄来一封信和他的学生写的一篇广播稿。他在信中说,这篇情真意挚的广播稿,引起了他的震动与思考,他还在信中谈了对这篇广播稿的看法。确实,对我们的同学来说,这“和诗如画的年华”内涵究竟是什么?走向成熟又意味着什么?对我们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怎样才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怎样才能既不泯灭他们的“天性”,又使他们健康成长,走向成熟?我们觉得这是一些颇具共性的问题,值得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来思考,来回答。为此,我们全文发表该生写的这篇广播稿,希望全国中师的老师和同学们就这篇广播稿的内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11.
刘永芳 《班主任》2009,(8):29-30
一个班级,总有几个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的特殊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有的老师直截了当地说:“能不能叫老师省点儿心?我这班主任就是给你们几个当的!”的确,这些学生的存在时时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耐性。但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可能我们的教育教学会永远处于平庸状态。  相似文献   

12.
给学生下操行评语是班主任老师感到棘手而又不得不办的事。当前操行评语的最大弊端是千生一面,模式化,无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主张教师要把操行评语写“实”,写“活”,写出受教育者的特点。发挥评语的德育功能,收到综合效益。操行评语亟待研究和改革。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这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建议:给学生的操行评语要尽量减少带共性的空泛语句,多一点有针对性的个性的东西;少一点顾忌,多一点勇气,敢于突破“禁区”。只要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的,就可以写。应该写;操行评语要灌注班主任老师的真情实感。这方面,青岛市嘉峪关学校的探讨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欢迎广大读者也来参加这一大家关注的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让学生懂得做人道理,成为一个真诚、正直、善良的人。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亲近老师,缩短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其基本的途径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这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也是班主任出色地完成工作的主要途径。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关爱学生呢?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做得好,学生一生难忘,做得不好,学生终生遗憾。”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两年前,有位老师和我们说过一件事,他受远方朋友的委托给一位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按她父母的意向,叫她填报师范专业比较理想,但总是动员不了她,她说:“只要不当老师,什么我都可以报。”问她为何不想当老师,她笑着说:“看到我们班主任做工作那么辛苦,背后许多学生还恨他,想到这我们就不想当老师了。”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深感做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何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减少学生的“恨”,如何使学生对老师的“恨”转变为“钦敬”,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认为可以从改变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从“以人为本”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作文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急得坐卧不安;有的学生嘴咬钢笔,目光呆滞;有的学生心不在焉地乱翻作文书……凡此种种,学生们都觉得无从下笔。学生都知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编筐编篓全靠收口”,但就是不知道怎样写。这就给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搞个模式,让学生们先摹仿,然后再去创新呢?其实,只要我们留心,教科书中就有许多好的开头和结尾,供我们写作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真心承认“感受是无罪的”。“感受是无罪的”,这是心理学专家告诫我们的一句话。因为,感受只是一种内心体验,它并不影响别人,而有的教师对此并没有深刻理解,如某班换了思品老师,一名学生对班主任说:“一见新老师严肃的样子,我心里就害怕,不敢提问。”班主任马上批评道:“乱说,老师有什么可怕的!你怕老师,今后他怎么教你,一定要喜欢他。”在这里,班主任不但没有帮助学生消除畏惧的心理,还责备学生的感受,也许从此后,这位学生再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这种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7.
老师如是说     
古人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但老师这个角色要扮演好,却很不容易。所以当过老师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老师不好当。尤其是初中班主任面对生理心理都处于巨大变化中的孩子,且不说琐碎的工作、巨大的付出在所难免,就这样还往往得不到同学的理解。看了这些信,作为老师的我们似乎看到了学生在向我们招手,他们满怀期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比任何力量都能够唤起我们的责任感。唤起我们对今天这些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孩子们的爱。同时也深深感到:作为老师,你必须学会给学生提供倾诉的机会,这样你才…  相似文献   

18.
韩文续  孟令兵 《文教资料》2005,(23):186-187
家庭访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访,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信息沟通的主渠道。老师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对学生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还可以向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以获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近几年来尽管各个学校的领导人、分管负责人都努力倡导老师们进行家访,然而老师家访的次数却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才发现:老师要进行家访,必须首先面对四大“拦路虎”。一、“误解”虎!老师们最害怕的拦路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面对的是一群不同寻常的孩子:智障、耳聋、失明……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孩子最需要自己的关怀。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多一份宽容,这是老师们给这些孩子的;让孩子们找回自信,找回快乐,这是老师们最大的心愿。在第2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群特殊的老师们———在我看来,即使是那些最有“问题”的孩子,只要对他们宽容,给他们机会,他们身上潜藏着的光彩就一定会让你惊喜。———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胡美芬老师“这些孩子的境遇真是让人同情。”胡老师说,“他们又聋又哑,刚…  相似文献   

20.
看,站在最右边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茜老师。她总是亲切地叫我们“我的宝贝们”或者“我的乖乖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懂得了爱学习、爱劳动、有礼貌、守纪律,我们班可是受到了所有老师的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