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9,(1):37-38
文章阐述了体育教学在学生规则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课堂常规、组织课堂教学、加强监督检查等途径加强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策略,以及在学生规则意识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龙  童欣 《新体育》2024,(2):76-78
体育课堂是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主要阵地之一,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的独特的规则属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行培养,为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及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旨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对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8,(2):13-15
采用实验教学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规则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规则教育能更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自控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结论:1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按规则办事行为习惯,建立遵守各种规则的意识;2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可以适当的提升自我控制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渗透规则教育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使学生专注课堂教学;4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所听到的论文中,对教材的分析与重构、影响数据的分析、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都阐述得比较具体。但是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度来看,文章中缺少可以操作的、可以借鉴的具体策略和建议。那么,该如何更好地通过体育教学发挥体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呢?一、强化课堂常规,践行立德树人强化课堂常规就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随着规则意识的提升,道德品质也随之提升。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遵守纪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1,(3):47-48
<正>在小学低段体育课堂中,常常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受到室外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常出现不守规则的行为,引发管理难题;二是教师往往只是口头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存在评价失效、流于形式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笔者梳理了培养小学低段学生"守规则"意识的策略与方法。一、共规约,播"守规则"之种子1.教学前,师生合力研规则学期初,教师可以利用室内体育理论课,引导学生认识守规则的重要性,与学生讨论并共同制订规则,以增加学生对守规则的认同感。如,  相似文献   

6.
<正>体育教学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引导下,对学生进行运动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保障学生参与活动时的安全,而且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一、运动规则缺失的原因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是否有序和有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遵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小学生课堂常规管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运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和逻辑分析法,剖析课堂常规在教学管理中的价值和现阶段课堂常规存在的“六无”突出问题。实践表明:构建课堂常规“六定法”——时间规定法增强学生时间意识、位置固定法建立学生“坐标”意识、人员选定法培养学生管理意识、信号确定法锻炼学生互动意识、奖惩商定法树立学生规则意识、责任守定法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可以共建有序、高效、安全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的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遵守运动规则并初步自我规范体育行为",所以对学生进行运动规则意识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明确规则,依规守规案例:教师A在教授《立定跳远》动作后马上进行"比一比看谁跳得远"比赛,看到学生违规现象比比皆是:有偷跑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渐确立并不断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责任意识也得到了渐进的强化。通过构建团队责任性课堂、个人责任性课堂与社会责任性课堂,推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树立、个人体育方式创新与体育公益服务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意识、课堂参与意识与师生交流意识,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明了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意识几个概念及相互关系,论述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几个途径,即课堂体育、课外体育及文化体育节的教育功能。开展丰定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得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孙兰 《体育世界》2007,(2):86-87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恰当的运用体育教学比赛、不断变化体育教学形式、抓住个体差异性、遵守体育竞赛规则同等激发竞争,可以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的表率示范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上应充分发挥小组长、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其组织能力,这对培养学生做课堂小主人的意识将起到重要作用。在体育课堂上,并不是每个体育成绩好的同学都能胜任小组长的职位,那么,如何让"领头羊"带动的更加有效呢?1.派任务。"今天要完成1000m跑。"我给每个小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46-47
随着学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课堂教学又一次被关注,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思想早在几年前就已提出,它应该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实践证明,把"快乐体育"思想贯穿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实现"教"与"玩"的有机结合,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以及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结合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出发,构建了课堂教学平台、课堂学习模式、社团活动平台、实习实践平台和培训咨询平台"五位一体"的教育实践体系,以期为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爽 《体育世界》2010,(10):109-111
运用课堂管理的原理以及体育教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堂规则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从解剖制订体育课堂规则的几个误区出发,提出了师生共同参与制订、增加对教师的约束条款、抓住体育教学的特点、条款要少而精等具体操作措施,以及以引导为主的执行体育课堂规则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能力和优势,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与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内外一体化的大课堂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赵爽 《体育世界》2010,(9):119-120
运用课堂管理的原理以及体育教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堂规则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从解剖制订体育课堂规则的几个误区出发,提出了师生共同参与制订、增加对教师的约束条款、抓住体育教学的特点、条款要少而精等具体操作措施,以及以引导为主的执行体育课堂规则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趣味课堂"建构的思想基础(一)课程目标是建构"趣味课堂"的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编写教材、课堂教学的依据。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提出‘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要  相似文献   

19.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技术、体能、运用"为体育课堂导向,以学习篮球运球技术为主线,结合体能,融入运球过人技术运用。通过单一技术学习组合和运用逐渐形成运球突破运动技能。在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将规则和合作意识融入"以赛促学"的课堂中,在强化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体能发展。课堂教学设计以"蹬"、"跨"、"转"为切入点,选择符合技术原理的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地练习。课堂中将多媒体技术与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20.
杨玉良 《体育师友》2012,35(5):58-60
摘要:网式足球是一种利用排球等球类规则来开展足球竞赛的趣味性、健身性和易操作性的体育游戏活动。学生在参与网式足球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足球控球能力、运动方向感、下肢力量及团队合作意识。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网式足球在足球课堂和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将其开发成一种比较理想的体育热身运动方式、学生足球基本功的培养方式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方式,合理地将其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提高初中足球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