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经》与《诗经》同是我国先秦时期出现的两部经典文献。《易经》的观物取象系辞与《诗经》的比兴既有相同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差别。相同时代里相同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学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易经》观物取象系辞与《诗经》比兴有相同相近之处;而不同的功用、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内涵又使二者有明显差别,这种差别归根结底就是观物取象系辞与托物言志抒情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无”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老子》中的“有无相生”“有生于无”以及“无为而无不为”,这些思想又可以在《易经》中寻找到思想资源。“有无相生”的思想源头是《易经》对“对待之象”的辩证认识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在“有无相生”基础上产生的“中空的无”的思想及《易经·大有》卦象可以看作“有生于无”的思想雏形。  相似文献   

3.
《易经》不仅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还具有很高的学价值。《易经》封爻辞运用了与形象思维极其类似的创作方法-“观物取象”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叙述和描写,并在章法结构上体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易经》某些卦爻辞具有明显的诗歌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易经》的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两方面总结了《易经》卦爻辞的文学价值所在,认为:《易经》“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创作原则影响了先秦散文的创作传统;《易经》卦爻辞本身也有文学性,其引用的民谣代表了《诗经》之前的诗歌创作成就,其文则代表了散文萌芽时期的特征,其语言艺术也给后代作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诗经》的"感兴"原理起源于《易经》"兼三才而两之"的宇宙观。古人在这种宇宙观指导下观察宇宙人生,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感",即由单纯的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发展到对内部身心的体验。"观感"的结果是人对天地万象的意义有了极深沉的领悟,并随之产生了"感兴",进入天人一体的意义世界。《诗经》《易经》的意义系统是贯通的,《诗经》之"兴"绝非随意,物象与情感间皆有固定的联系,"取象立言"是"兴"之真义。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9,(1):104-107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易经》各卦爻辞本身也是"观物取象"的典范。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用概念整合来分析《易经》卦爻辞的英译,两者的结合有利于诠释《易经》的丰富内涵,在认知过程的输入输出两个空间之间加深对《易经》卦爻辞及其英译的理解,也拓展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8.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9.
《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我国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比兴”之法被视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五千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比兴”是意境美的载体,没有“比兴”就形成不了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的体现,滥觞于《诗经》。《诗经》中“比兴”之法的运用使其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创造了诗歌“意”与“境”的完美统一。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意境美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美学标准之一,学习研究和继承发展《诗经》中那些亘古常新的创作方法,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服务,同时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虽同时运用于《诗经》和《楚辞》的创作之中,但彼此之间则经历了学习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诗经》和《楚辞》中的比兴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原始诗歌审美意识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最终使得诗歌审美意识趋向明、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基本艺术特征,历代的学者对如何以比兴释《诗》的问题存在着歧异,《毛传郑笺》与《诗集传》的看法得到的认同最多,因而影响也最大。本文从比兴的定义入手,结合《毛传郑笺》和《诗集传》以比兴说诗的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其间的差异和得失以便深入把握比兴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诗经·国风》中的所引用的植物众多,包含食用、观赏类以及用于纺织类的各种植物。整个《诗经》融入了周先民的喜怒哀乐,记录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期许。《诗经》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将感情与植物相融合,从而使“意”与“象”相和谐。本文主要探究《诗经·国风》中的植物及其意象,分析其中寄托的情感,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诗歌及植物研究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离骚》是我国杰出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其特点主要有:丰富性、系统性、象征性、想象性。本文主要浅近地分析了《离骚》比兴的这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诗经》的语音状况反映了上古的语音状况。《诗经》中有许多特殊的韵字,它们的语音与后世有比较大的区别。文章主要分析上古之部、文部的部分韵字在《诗经》及相同、相近时代文献中的用韵状况,略与中古比较。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艺术的诸多表达方式中,比喻是最为古老的,即使是在最早的《易经》和《尚书》中,也不难发现比喻的存在,如“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和“若网在纲,有条不紊。若农服田力穑,及亦有秋。”在战国时代,比喻极其兴盛,被大量的文本采用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清代章学诚在他的《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深于取象者也。”  相似文献   

16.
《周易》对魏晋诗风演变产生至少四方面的影响:《周易》修养论为魏晋诗人出处进退提供了基本准则,促使其形成或刚健进取、或默守柔退等多元人格;《周易》划分象的类别及观物取象的方法,促进了魏晋诗歌的意象建构,也使之呈现出品类丰富、崇尚写实的面貌;《周易》情辞论为魏晋诗人继承发展的同时,又与儒家诗言志、情物交感论有机结合,使魏晋诗歌具有深厚的情蕴内涵;《周易》文学化进程在魏晋时期加剧,魏晋诗歌在以《易》为典的基础上,体现出冲迈、清丽、玄远、睿智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两文体相同,写作时间相近、作者境界相似,但是,一具阴柔之美,一具阳刚之气。现试从儒道的文艺美学观去分析研究其形成原因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苏轼虽无注解《诗经》的著作,称不得《诗》学之大家,但其论《诗》独出己见,切中流弊,强调近于人情,辨于比兴,深观其意,通而不偏,涉及创作主体、创作手法、解读鉴赏与文学批评等重要问题,对后世诗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诗经》研究史上,自有其不容忽略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系辞》下言《周易》的取象方式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身”即卦爻辞中频繁出现的鼻、耳、颊、背、臀等身体词汇。这些词汇的存在给具体卦爻辞的理解造成了困难,历代注家的各种诠释总有隔靴之感。本文将《易经》中出现的全部身体词汇进行排列,发现它仅仅限于某些身体部位,而这些部位又恰恰是古代刑罚的施刑部位。考古资料、《尚书》、《庄子》及《周易》本文均可以证明:"近取诸身"其实是上古刑罚的反映。它反映了上古刑罚的威慑力,也透露出《易》忧患意识的一部分现实来源。  相似文献   

20.
《诗经》和《圣经》比较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和《圣经》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比较《诗经》和《圣经》本文及其神圣化过程中的汉儒解《诗》和裁父解《经》,可瞄清楚地看到中西方文学思想和审姜思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特征以及中西方文化精神的遗传基因、分造发展和会通之处,从而为中西方跨文化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观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