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原文]共患易,共利难。患者人之所同畏也,利者人之所同欲也。同其畏心,其势必合;同其欲心,其势必争。自古及今,变亲为疏,变恩为怨,鲜不以共利者。吁,亦难矣!吾观三国之克许,何以善处功利之间也!当伐许之际,先登者郑之大夫,而齐鲁之大夫无与焉;毕登者郑之师,而齐鲁之师无与焉。是则克许之功,独出于郑,以许归郑,固其所也。然恒人之情,战则避患而居后,胜则争利而居前,不惭  相似文献   

2.
<正>清阮元校刻《左传注疏》哀公八年载:吴为邾故,将伐鲁,问于叔孙辄。叔孙辄对曰:"鲁有名而无情,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公山不狃曰:"非礼也。君子违,不适雠国。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所托也则隐。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恶废乡。今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若使子率,子必辞。王将使  相似文献   

3.
[原文] 共患易,共利难。患者人之所同畏也,利者人之所同欲也。同其畏心,其势必合;同其欲心,其势必争。自古及今,变亲为疏,变恩为怨,鲜不以共利者。吁,亦难矣! 吾观三国之克许,何以善处功利之间也!当伐许之际,先登者郑之大夫,而齐鲁之大夫无与焉;毕登者郑之师,而齐鲁之师无与焉。是则克许之功,独出于郑,以许归郑,固其所也。然恒人之情,战则遇患而居后,胜则争利而居前,不惭己之无功,反不容人之有功。昔邓艾、钟会同伐蜀,艾平蜀而会杀之;(1)王浚、王浑伏吴,浚平吴而浑劾之。(2)使齐鲁之君,亦如钟会、王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偶而翻阅了王充《艺增篇》,感到有不少发人深思之处。文章的第一段说: 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温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使夫纯朴之事,十剖百判,审然之语,千  相似文献   

5.
吴廷俊 《报刊之友》2014,(10):177-177
"方法"一词在我国早已有之。2400多年前,墨子就说:"今夫轮人(做车的工匠)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圆,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故圆与不圆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故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  相似文献   

6.
正"方法"一词在我国早已有之。2400多年前,墨子就说:"今夫轮人(做车的工匠)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圆,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故圆与不圆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故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墨子·天志》)《中文大辞典》对方法的解释是"行事之条理也",即  相似文献   

7.
报刘一丈书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申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相似文献   

8.
[原文]明於观人,暗於观己,此天下之公患也。见秋毫之末①者,不能自见其睫②;举千钧③之重者,不能自举其身。甚矣,己之难观也。人皆知以己观己之难,而不知以人观己之易;因人之善,见己之恶;因人之恶,见己之善。观孰切於此者乎?晋怀公不知己之无以致人,徒贵人之不从己,殆未尝以人而观己也。怀公晋国之君,彼重耳特一亡公子耳。狐、赵之徒④,出从重耳,陷敌困卫、逃齐脱楚,人有不堪其忧者矣;乞食投块、观浴操戈,人有不堪其辱者矣;风羁雨绁、过都历邑,人有不堪其劳者矣;使其舍重耳而从怀公,则闾里欢迎,姻族毕至,击鲜酾酒⑤,舒发性情,此天下之至乐也。高轩华毂⑥,豹饰羔裘,前超后陪,光生徒驭,此天下之至荣也。堂宇靓深,自公退食,体胖心广,四顾无虞,此天下之至安也。怀公盍⑦亦以人砚己乎?从彼者忧如是。辱如是,劳如是,而狐、赵辈乃就之而不辞,从我者乐如是,荣如是,安如是,而狐、赵辈弃之而不顾,则德之优劣厚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     
“腹稿”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已经想好但还没有写出的文稿。”据《新唐书·王勃传》:“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臥,及寤,授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力腹稿。”(《辞海》) 明代李贽《初谭集·为文》:“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积舌耕。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掩面而臥,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山东教育出版社《短篇文言文  相似文献   

10.
“凡论数度,心始于一点,自点引之而为线,自线广之而为面,白面积之而为体,是各三大纲,是以有长而无阔谓之线,有长与阔而无厚谓之面,长与阔厚俱全谓之体,惟点无长阔厚薄。”  相似文献   

11.
宗炳《画山水序》有一句云:“而贤者通”,“通”字甚少有人注意,而实至为重要者。《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疏:“通晓于幽明之道而无事不知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唐君毅称之为“交感之际”,即吾人生命体验之起点。察《全晋文》卷二九王修《贤人论》,有云:“敬未能暗与理会,何得不求通?”《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洞”者空也,空者通也。故《全宋文》卷二十宗炳《答何衡阳书》:“佛经所谓本无者,非谓众缘和合进皆空也……贤者心与理一,故颜子‘庶乎屡空’,有若无、实若虚也”;卷二十一《明佛论》:“虽以颜子之微微,  相似文献   

12.
野庙碑陆龟蒙碑者,悲也。古者悬而定,用水,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国留之不思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莅故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美。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哈妈其力,以车无名之土木而已矣。凤龙门,好事克,山极术滨,多滤机。其庙貌有雄而社、目而历者,则日将军;有2而愿、哲而少者,则日某郎;有担而尊严者,则日始;有妇而容艳者,则日始。其居处则社之以庭堂,峡之以陛级,左右老本,港直森拱,萝笃*于上,鹤鹊定其间。车马徒策,丛杂怪状。欧作之,欧饰之,走畏恐后,大者推十,…  相似文献   

13.
皇上写的数学书 “凡论数度,心始于一点,自点引之而为线,自线广之而为面,自面积之而为体,是各三大纲,是以有长而无阔者谓之线,有长与阔而无厚者谓之面,长与阔厚俱全者谓之体,惟点无长阔厚薄。” 从内容上看,这段话说的是点、线、面积、体积,应该属于几何的范畴。但它所使用的文  相似文献   

14.
编辑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者,源也,原也,本也,初也,恒也,浊也.道存于心,存于行,存于性.道,无形,乃有其大;无清,乃有其容;无味,乃有其馨;无语,乃有其声.盖天地间,万事万物皆有其道,百行百业皆有其本.夫编辑者,虽渺小如宇宙之微尘,不彰如山间之谿谷,然亦有其本,亦有其道焉.  相似文献   

15.
做事似水     
张保振  小闫 《出版参考》2007,(9):M0002-M0002
人生在世,就要做事。如何做事?古代先贤多有论述。孔子倡导“事思敬”,即做事要敬业,要严肃,要认真。荀子呼吁做事要“心不使焉”,以至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庄子提倡做事要“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朱熹则要求“万事须有精神方做得”,等等。这真是智者见智,使人受益匪浅。结合古贤的看法,也有一得,就是做事要似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名人论读书     
读书患不多 ,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 ,既学患不行。处若忘 ,行若遗 ,俨乎其若思 ,茫乎其若迷。——韩 愈卑意欲少年为学者 ,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故愿学者 ,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 ,且只以此意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 ,求事迹故实 ,典章文物之类 ,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 ,而他日学成 ,八面受敌 ,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苏 轼  其向之不切 ,则其听之不专 ;其思之不深 ,则其取之不同。不专不固 ,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王安石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  相似文献   

17.
杨福泉 《兰台世界》2005,(10):68-69
“石室金匮玉版”一语,主要见于下列文献资料:《尚书·金藤》“: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孔安国传:“为请命之书,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之。”孔颖达疏“: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死。事毕,纳书于金藤之匮,遂作《金藤》。……藏之于匮,缄之以金,若今钉鍱之不欲人开也。郑云‘:凡藏秘书,藏之于匮,必以金缄其表。’是秘密之书,皆藏于匮。非周公始造此匮,独藏此书也。”《韩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周恶贤者之得志也,故予费仲。”《史记·太史公自序》“:卒三岁…  相似文献   

18.
在"天津教案"中,如果政府官员一开始就澄清谣传,而不是纵容、默许甚至煽动由谣传引起的民众愤怒情绪,事态很难发展到这种失控地步1870年"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教案"之一,此案的发生及最后处理,使清政府威望大减。年轻的醇亲王奕棕曾以坚决"反洋教"著称,1869年曾公开发表议论,主张:"设法激励乡绅,激励众民,贤者示以皇恩,愚者动以财货,焚其教堂,掳其洋货,杀其洋商,沉其货船",如果外国外交官向清廷控告、要求保护,"则以查办为词以缓之",甚至"明告百姓,凡抢劫洋货。任其自分,官不过问"。他认为,这才是"收民  相似文献   

19.
以往曾多次看过针对不正之风及各种假、恶、丑现象的“曝光”新闻,也曾无数次地为之感叹,而前不久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两则“曝光”新闻一则是山东某些娱乐场所提供赌博、色情服务;一则是广东、湖南某些考点发生高考舞弊事件,倍感“曝光”新闻的可贵和记者的可敬。 说其可贵,就在于曝光的内容得民心、合民意,老百姓拍手称好;就在于曝光的内容令腐败分子、不法之徒心惊肉跳、惶恐不安;就在于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乃至推动对各地娱乐经营场所的清查整顿和对高考舞弊案的严肃查处。这两则曝光新闻,镜头拍摄来之不…  相似文献   

20.
“旁观者,如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火灾,而望其红光以为乐。如立于此船观彼船之沉溺,而睹其凫浴以为欢。若是者,谓之阴险也不可,谓之狠毒也不可。此种人无以名之,名之曰无血性。嗟乎,血性者,人类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无血性则是无人类无世界也。故旁观者,人类之蟊贼,世界之仇敌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