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体育课程新理念与体育学习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中确立并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传统的体育课程完全不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健康第一”和健康整体现理念、终身体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和人文教育理念等四种基本理念,它们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必然带来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加强体育学习指导,对于新一轮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把握新大纲的实质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编的全日制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已在全国颁布实施。作为高中体育教师与体育教研员,应当深入学习和研究新大纲,把握新大纲的实质,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新名称、新思想、新要求 由《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反映了新的指导思想与新的教学理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新大纲高举健康第一的旗帜,强调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以学生为主体:新大纲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新大纲要…  相似文献   

3.
大学体育生活本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把体育作为生活元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大学体育回归生活,形成生活化体育的教育理念,确立"欣赏"和"参与"并存的教育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意识,使得大学体育的授课形式和教学的手段及方式走进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要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最后要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一大进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的各个阶段,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动能动性。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高中体育教学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7.
李凤芝  朱云 《体育教学》2008,(10):49-50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标》在全国全面推广,体育教学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改变重传授轻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与社会适应现象,重视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然而,在教学中却出现了“强调自主学习,忽视教师主导作用”,“整节课看不到教师的示范”,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甚至把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说成是“传统学校体育思想的反映”等等。新课标后,体育教学中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二者关系认识上的模糊现象,既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的“管理与领导”作用的否定,又是对教师主导的“指导和启发”作用的忽视,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教学理念,并且在近几年来不断地提升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拓宽教学的途径,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抗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快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基本理念,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10.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发是新的一轮的思想、任务、目标在学校体育务必贯彻。让学校体育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教育,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训练等方式方法来实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与台湾高校体育教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大陆与台湾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比较。中国大陆高校体育教学强调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体育技能为主,评价重心放在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和运动能力上;台湾高校体育教学强调休闲化、自主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以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和个性为主,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12.
对华南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活伦  谢志勇  魏平 《体育学刊》2006,13(2):101-103
通过对我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倡“三个自主”的开放型体育课教学,使体育教学活动成为由学生兴趣培养到追求知识技能再到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过程的回顾与分析。并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身体活动为基本,追求知识为动力,提高体质为根本,终身锻炼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生的体育经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军 《体育学刊》2005,12(5):95-97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剖析,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迎合了当代社会对人们体育经历的需求,并为学生拥有成功的体育经历开辟了新的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尤其注重学生竞争性、自主性、公平性、协作性等体育经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承不是课程的本来面目,文化传承是手段,培养人是目的。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可表述为:课程目标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以心理目标、社会目标为辅;教学内容以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传授为主,以文化传承为辅;授课形式以活动课程为主,以学科课程为辅。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职业劳动中“发展”与“补偿”的理论,认为高职体育课程应该着重从发展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价值取向两个方面着手,形成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主,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欢 《当代体育科技》2021,(7):141-142,145
新时期,素质教育不再只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而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五育”并举的前提,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对于学生德育的发展也大有帮助。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体育学科显得尤其重要。该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学科中运用体育游戏,力求运用游戏助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并逐步落实到教材内容、组织管理、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的改革。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提高自身品德素质、教学素质、科研能力等项素质,适应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完成《纲要》提出的教育目标,实现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分析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与现代教育学理论是位于同一层次上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现代教育学理论是属于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研究指出,健康第一、终身教育是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和实验稿,解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变化:课程名称统一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由过去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五大领域"整合成了4个学习方面,即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合二为一,变成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实施指导更加具体和实用。但在课程内容、目标、评价等方面仍存在定位和操作性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及其实施办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借助心理学、教育学和行为科学的某些知识,对学生个性特征与体育学习行为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为切入口,揭示了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指出。发展学生个性。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制约学生个体体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适应其能力与能倾,同社会要求和体育教育要求相一致。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