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无数诗人通过诗歌的艺术形式,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如何在历史课堂上教学引入“史诗”,并运用“史诗”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笔者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杨凤秀 《山东教育》2006,(12):37-37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诗歌词曲呢?  相似文献   

3.
林建连 《中学文科》2006,(10):54-55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为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本文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有何作用,如何运用“史诗”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这两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释材料。本文就作为一种文学载体的诗歌,它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内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的作用;如何运用“史诗”进行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等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浅议“史诗”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红昌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诗(含对联、歌谣)的国度,数千年文明史,诗歌如林,蔚为大观。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史诗”,也为当今的高考命题提供了素材。引诗人题,可以丰富历史试题的结构和呈现形式,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使严肃的试题也多了些诗情画意的味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考历史试题中恰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既对增强考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有一定的意义,也有助于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宁文志 《中学文科》2007,(10):102-102
“以诗言志”“以歌咏言”,文史互通,诗史相融,古已有之。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迁。古代诗歌作为一座历史资料的宝库,很早就引起史学研究者的注意。而历史教师利用诗歌去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则更容易贴近生活.贴近历史实际,也更容易融意于现实之中。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必空洞地讲解概念,而是用抒情的语调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图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诗歌、对联等,适时引入历史教学,产生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诗歌词曲呢?一、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诗歌词曲,  相似文献   

10.
学校历史教育是一门以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的人文科学。从概念上说,它是一门解释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变化等一系列行为的科学。在历史教学过中,我们要认识和了解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讲,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和了解已经过去不可能完整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要认识和了解前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精神的历程等等。  相似文献   

11.
诗歌以历史文化作品的方式呈现了历史,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古代朝代的更替,世事的变迁。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冷眼"视诗歌。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历史教材中的诗歌,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灵活地运用诗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借古鉴今,服务现实,把握未来,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这是历史教学教育工作的基本目的。然而在我们长期的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淡化了时事教育.回避了社会热点、焦点,不能有效地占今结合,以古借今。明显淡化了历史教育的社会服务性,没有让历史起到“镜子”的作用。为有效地把历史教学与历史教育服务现实结合起来,历史教学需要多关心时事。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我们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的瑰宝,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之美、诗歌之魅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而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诗歌鉴赏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鉴赏的部分给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丽与魅力,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瑰宝更好地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张世锋  王山 《文教资料》2014,(22):10-12
《枯叟》是艾略特第一首反映现代荒原社会的成功诗作,值得仔细阅读。在这首诗歌中,主人公枯叟眼中的现代文明是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看到的现代人也是一个灵魂空虚、无所寄托的群体。更主要的是,这首诗追溯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本文认为艾略特采用隐喻技巧,掩盖了《枯叟》的历史背景,但是,通过阅读诗歌和相关历史资料,读者能够发现诗歌与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直接联系。理解这些联系有助于正确理解《枯叟》这首诗歌。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强调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知识,不仅要认识作为人活动舞台的社会,还要自觉地学习掌握生存于社会所必需的能力,提倡学生通过模拟、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开放的、多样的体验与探究的方式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要在活动中学会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和历史材料的方法和技能。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史学科就是死记硬背一些历史事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金星 《考试》2005,(12)
随着高考“3+综合”考试的实施,反映了当代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这就给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在教学中把综合学得有机地、较为科学地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现就历史教学中地图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翠芳 《现代语文》2006,(6):101-102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精炼的语言、美妙的意境引人入胜,感染着众多的学爱好,吸引着他们去阅读、感受、体味、想象。可是,时间的久远,历史的陌生,语言的简约,思维的跳跃又往往制约着现代人的头脑,使他们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面前茫然,尴尬,不知所惜,甚至放弃。那么,难道就没有一条时空的隧道沟通古今,让我们与古人对话吗?我想是有的。只要我们有对古诗的热爱与执着,就能从迷乱芜杂中找出一条小径,走进鉴赏的大门。结合自己的读诗感受、教学经验,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总结为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历史与社会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历史与社会问题,主动地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历史与社会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历史与社会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张荔 《甘肃教育》2011,(2):77-77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不但要求历史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还需要历史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此,笔者在中国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这样,既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通过这些古典诗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