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所谓新闻咨询,就是新闻单位的编采人员在工作中遇到新知识、新问题、以及新闻研究中遇到疑难问题,要求图书馆(室)解难释疑。它的特点是,时间性强,课题新,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庞杂。新闻专业图书馆所编的“报利索引”“书目索引”、“工具书”或是“题录”、“文摘”等都可为新闻咨询服务。咨询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一般性咨询;二是专题性咨  相似文献   

2.
“遇险”,和“遇难” “遇险”和“遇难”是两个常用词,都以“遇”作为词素结构,但含义大不相同。 “遇险”,义为遭遇危险。说白了,人,尽管遇到了危险,但还是活着的。 “遇难”,义为遭受迫害或遇到意外而死亡。 换句话说,遇险的,是活人;遇难的,则是死人。  相似文献   

3.
在编辑临床医学论文中,经常会遇到“Ⅰ°烧伤”“扁桃体Ⅲ°肿大”“Ⅱ°宫颈糜烂”等术语。这类表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6):28-29
最困难的案例 两名精神病医生在一起聊天。“你遇到的最困难的案例是什么?”—个问道。“我曾经遇到一位病人,”另一个回答说,“他总相信他有一位富有的叔叔在南美洲,会留给他一大笔财产,所以他每天什么也不干,就在等通知他去领遗产的信。”“结果怎样?”“我花了八年的时间治好了他,但是,那可恶的信来了!”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不可预知、发生突然、瞬间即逝的特点,常常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做好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项工作,灵活运用新闻采访技法,灵活处置在“突发事件”采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成败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高校馆中文图书采购真有那么难吗?--与熊才发同志交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翻 《图书馆杂志》2003,22(9):56-58
围绕高校中文纸质型图书在采购中经常遇到的十种困难,从“观念”和“操作”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提出纠正“简单采购”、“品种平衡”和“品种求全”的三种观念和八种应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信息超载时代”或我们通常所称的“新媒体时代”里,人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可能并不在于是否获得了足够的信息,而在于是否获得了“真相”。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思想主题,对大学图书馆“样本书库”现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相悖做法进行了剖析,针对“样本书库”管理改革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以读者为本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唐妍洁 《新闻世界》2013,(9):148-149
信息革命伴随着“80后”的成长,当“80后”遇到微博,一种叫做“微博控”的现象越演越烈。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简析“80后微博控”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随着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中将会遇到知识产权的问题。文章就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涉及的数字与网络环境下的“复制”与“暂时复制”、“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等版权问题作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搞宣传报道,常常遇到一些使你难以摆脱的应付场面。特别是近年来,“请柬”,“通知”、“相约者”委实不少,往往是身不由己,勉强写稿以应付,故有人对此类报道冠以“应付新闻”。究应如何对待“应付新闻”?一味地为“应付新闻”而奔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些同志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过去人们提的“三七”开,即在一张报纸上,表扬稿件所占的比例为7,批评稿件则是3。所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只要减少批评性的、监督性的报道稿件就行了。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有些同志把宣传效果作为唯一标准。他们的根据是:1958年我们曾为“大跃进”、“共产风”鼓吹加油,难道这些“左”的东西能是“正面宣传”吗?!为此,他们得出了结论:判别一个宣传报道是不是正面宣传,不是看它所宣传和报道的内容题材是不是属于歌颂成绩的范畴,也不是  相似文献   

13.
陈淑改 《大观周刊》2012,(23):155-155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根据他们的知识或生活经验,通过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并坚持不懈地引导,优化阅读教学中的“教法”与“学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引发学生自己探索,读懂课文,这就是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论与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曹道衡研究我国古代文论,往往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对主人常用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如“气”、“志”、“情”、“神思”、“风骨”、“隐秀”等等,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常常想利用现代或西方的...  相似文献   

15.
孙先生称家中养了一只聪明的小猫“阿贵”,遇到惊吓后小猫就会叫自己的名字,“阿贵、阿贵”地叫不停,已在邻里间传为奇谈。  相似文献   

16.
一个成功的广告,能使产品家喻户晓,会让厂家利润增厚。因此,广告搞点新“花样”,玩点新“创意”,本无可厚非,但新奇不能离谱。当翻开报刊、打开电视.时不时遇到一些诸如“随心所浴”、“默默无蚊”、“一明(呜)惊人”、“骑(其)乐无穷”等此类广告语,却篡改成语弄些噱头,让文字过一把游戏瘾。  相似文献   

17.
令狐楚 《今传媒》2005,(11S):105-105
有一天,我遇到一个问题:“最喜欢用什么词汇来表示惊讶?”对方提醒说,比如英语里是“卖糕的”。  相似文献   

18.
赖晨 《出版参考》2014,(8):18-19
1929年,年仅14岁的胡耀邦正式投身革命生涯,成为一名红军战士。从此,他在艰难曲折的革命生涯中,多次遇到生命危险,但幸亏遇到“贵人”相助,最终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9.
读者对出版物提意见,其中之一是错别字方面的。的确,阅读图书遇到错别字,就像吃饭嚼到砂子,使人感到很不是滋味。何况它谬种流传,误人不浅。我们就多年在校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一点这方面的现象,找一找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以及探索一点消灭错别字的途径,以求教于出版界的同仁。一字之差的严重错误把“赋诗”错成“贼诗”,把“欣赏”错成“欣尝”,把“大十六开本”错成“六十六开本”,把“场记”错成“埸  相似文献   

20.
数字“一”与“1”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一”与“1”的用法●李喜婷【郑州数字“一”与“1”是编辑工作中遇到最多而又最难使用的数字。“一”的用法比较普遍,不仅能与量词连用,而且还能与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等连用。“1”的用法则较局限,仅能与量词、计量单位连用或表示时间时使用。尽管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