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作家刘克襄喜欢动物,在作品中将动物拟人化,也让自己化身动物在作品中出现。以前是鸟人,现在是豆鼠。并以绘画本出版《不需要名字的水鸟》、《鲸鱼不快乐时》和《豆鼠私生活》,这种绘本童书一反流行趋势,以黑白印刷,简单活泼的线条,充满了趣味,也传达丰富、深层的思想内涵。孩子看得懂,但有些大人却看不懂。刘克襄7岁的大儿子对日本电影“哥吉拉恐龙”十分痴迷。他常常带孩子到野外赏鸟和观察自然,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近日,由三联书店恢复设立的中国出版界老字号生活书店,携手台湾华品文创出版公司,于两岸同步推出中文简繁体版新书《舌尖上的台湾小吃》。《舌尖上的台湾小吃》荟萃了全台湾最具人气的100种美味小吃,并将其分为五大类:热门小吃、羹面汤饭、热门点心、冰热(甜)饮品及名气小吃。同时,还介绍每种小吃的典故、发源地、做法,读者吃完  相似文献   

3.
港澳台之窗     
80年代初期,在环保议题声中崛起的自然写作,成为台湾文学创作队伍中重要而独特的一支。历经老将们的披荆斩棘,如今,新生代自然写作者怎样继起接捧的呢?台湾《中国时报》2000年9月28日发表该报记者徐淑卿的专题报道。文章说,若以马以工和韩韩在80年代初期发表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台湾自然写作的  相似文献   

4.
舒国治又出新书了,这回主题是旅行跨界美食,主题或许改变,但不变的依旧是那股浑然天成的“舒派”风格,连小吃都是在生活晃荡中找出来的。书的主题是台北小吃札记,是舒国治在台湾《商业周刊》的连载专栏集结而成。这么多小吃摊点是作者为了写专栏特地  相似文献   

5.
初看书名,以为是与新闻有关的严肃著作,翻了两页,发现完全是一本小品文集,出乎意料。书中关于时事的文章,态度很宽容,针砭得直接却温和。关于个人喜好的文章,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气质——文人。作者董桥自小生活在南洋,说荷兰话,而后到台湾,再到香港,又在英国留过学。英语和粤语好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中文也能这样流畅熨帖,处处透出遗老的感觉,这是让我意外的第二点。香港媒体人古剑先生说董桥的书:"香港卖得,大陆卖得,台湾卖得。"此书的特点,正如董桥在此书《老教授那本小册子》一文中极力强调的:简洁。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中不仅有关于日本的最早记录,而且很早就传入日本。《风土记》与《山海经》的诸多相似表明,《风土记》的编纂者看过《山海经》并以《山海经》为参考文献。平城京遗址出土了含有疑似"山海经"字样的木简,下之西遗址出土了绘有《山海经》内容的绘画板,"中山神社"之名据说起源于《中山经》,这一系列线索表明,《山海经》在奈良时代或者更早时期就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创作与西方理论:新近文学图书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创作《致一九七五》、《山楂树之恋》、《启蒙时代》都是关于"过去"的书。《我叫刘跃进》是一本关于"现在"的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文体诡异,可以视为一本关于"未来"的书。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当代作家面对过去、现在、未来的重整和想象方式。我叫刘跃进,刘震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它讲述的是一群进城民工的故事,是一个以建筑工地厨师刘跃进为故事核心的农民工,还有包工头、相关官员、情人、小姐、发廊妹在北京的遭遇小说。这样的题材并不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年努力,绘图儿童科普读物《外星人漫游地球》终于得以问世。 《外星人漫游地球》包括《人》、《地球》、《生物圈》、《科技大观》和《世界的未来》五本,共40万字,1300幅彩图,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大部分基本知识,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描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共二百卷,它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总目》与《四库全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台湾学者杨晋龙所说: 《总目》和《全书》是连体婴,无法截然二分。同时《全书》的内容是一本一本成形的书,为何要著录或舍弃这些书?著录的书有那些版本、内容上的问题?存目的书何以不被收录等等及《全书》无法说明的事实,都得靠《总目》来说明解释;而且二者的弃取原则、评价标准,也并无差别……就书的内容而言,《全书》没有《总目》“存目”一类的书,所以两者有些差别;就其主旨而言,两书是二而一,《总目》隶属于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爱上海牌男人》一书进入台湾世界书局统计美洲地区华文书籍排行前10名,说明这本书已被广大读者接纳。 蓝杯思写的《我爱上海牌男人》为什么这样好销?是因为上海已抓住各国人  相似文献   

11.
正被称为台湾出版界最权威、最具公信力的《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2013年已然迈入第25周年。本次公布的2013年各项得主中,两岸大腕作家苏童、木心、张大春同时获奖。重量级作家和专业写作者并列,卷帙厚重巨著和美好清新创作齐名,展现一年来台湾出版品及阅读的活泼多样性。中文创作,大放异彩开卷好书奖共分为"年度好书·中文创作""年度好书·翻译类""美好生活书""最佳童书"及"最佳青少年图书"等奖项。2013年的中文创作共选出十部作品,包括八部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书天堂》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书人的书”,还是一本“关于书地的书”。精致的包装、悦人的享受,钟芳玲的《书天堂》更像是一部爱书人为书行走天涯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3.
海内外报刊曾刊发书评文章,评介大陆王余光先生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的30本书》。最近,我读到了由台湾学者编撰的《国史镜原——改变中国的划时代文献》(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出版),这本书与《影响中国历史的30本书》可称为姊妹篇,值得一读。该书上自唐虞,下迄民国,遴选历代重要文献139篇,皇皇两巨册,洋洋百万言,内容十分丰富。该书主编龚鹏程先生是目前台湾一位颇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  相似文献   

14.
《晚清述要》一书,对晚清的社会百态诸如官员、旗丁生活,婚丧嫁娶礼仪,大内档案和科考、宗学等等,多有记述——读了,好比在颐和园里吃了一餐仿膳小吃,很能"饱腹"很有些惬意。譬如,那官场的"刀笔",就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据台湾《出版情报》报道,一个月出一本书的高产作家林清玄,最近推出了他的第100部书《多情多风波》,从而为其写作历程刨下新高峰。 配合新书的出版,台湾九歌出版社与金石堂书店合作,在台湾44家金石堂书店展开赠书活动,即购买一本《多情多风波》,即可得到一本林清玄手绘禅画笔记书《林清玄禅画禅话》。  相似文献   

16.
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宋别集类共收书396种,经与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核对,发现有236种书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对辑佚书抄录的不同。这里所讲的辑佚书,即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失传之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注"永乐大典本"。一《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综合性大型类书。全书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06,(12):26-27
畅销书果真可遇不可求?台湾图书市场目前出现了一本翻译书《畅销书的故事》(脸谱文化)台湾《联合报》针对书中涉及的畅销书作家、经纪人、出版社主编、通路业者进行了采访报道,全方位呈现畅销书产生的过程,现摘编《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及《蓝海战略》两本畅销书的选书策略、营销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业界动向     
台湾书市掀起一股北欧热潮提到北欧,台湾最熟悉的莫过于"IKEA"、"北欧橱窗"等品牌,其实北欧设计潮流书籍也早已攻占台湾书市。据报道,台湾天下推出《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作家陈之华的《没有资优班,珍视每个孩子的芬兰教育》等书,让北欧教育成了家长追随目标。  相似文献   

19.
时红明 《兰台世界》2007,(11S):62-63
鲁迅对明清两朝的类书评价不高.但《永乐大典》却是他使甩较多的一种类书。《鲁迅日记》1913年11月4日记有“得二弟所寄书一本,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1932年鲁迅手订《译著书目》时,在“译著之外,又有所校勘”栏下录有“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分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岭表录异》是部记述广东地区风土物产、天文地理、花草虫鱼的地方志书.为唐刘恂撰,早已失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台湾大块文化出版的“网路与书”系列,最近又推出的一本《词典》,深入探讨词典在历史文化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并纠正现代人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日益转差率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