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次当堂作文《我也是生活的主角》批改过程中,我发现经过三个多月的作文训练,学生写作有了明显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强化,或者说,需要进一步将指导细化.因此,我将该节写作指导课的基础目标定位为: 1.说对了吗?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我是角”——“我是主角”——“我是生活的主角”——“我也是生活的主角”的比较,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完成最基础的对写作方向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参加区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活动,准备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一次难忘的事》作文。课前,我认真设计教案,对这节课充满信心。在本校试上这一课时,我先是范文引路,指导作文选材、讲写法,接着让学生当场写作,最后一个环节是当场点评。  相似文献   

3.
游云云 《新作文》2022,(2):27-31
[设计意图] 深圳市光明区教科院举行初三写作教学研讨会,语文教研员刘小华老师让我执教一节"基于问题解决的写后指导课".学生先以"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作文,我批改作文,诊断学情,然后选点设计写后指导课.  相似文献   

4.
韩玉 《教学随笔》2014,(8):20127
作文教学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作文指导课将写作训练融入到系统地写作练习中,让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范的作文写作;作文赏评课通过赏析和评讲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写作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我首先是在习作指导课上加入了活动,然后把活动的内容作为写作材料让学生作文,最后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我上得最多的是习作指导课"鸡蛋浮起来了",这节课是以做科学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了"为主要内容来指导学生写作。虽然写作的内容看似单一,写出来的文章却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一堂作文语言指导课,整体教学设计是指导学生的作文语言,摆脱那种为凑字数而重复赘余的话,从而让学生掌握写作语言的运用。二、教学媒体的运用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激励学生作文的兴趣。三、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中前两年的作文训练主要是练习各种文体的写作,现在他们已能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高三的作文训练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的要求进行专题训  相似文献   

7.
[理想描述] 作文指导课应该如何上?一节优秀的作文指导课又应具备哪些特点呢?对于这些,鲜有人提及.笔者认为,一节好的习作指导课应有五大亮点: 1.以生为本.语文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将写作视为一件愉快的事,意识到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参加了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送教下乡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自己有幸被选为送教下乡的老师,准备了一节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写作指导课———《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部分提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个活动:观察生活事物,学习写作知识;结合课文教材,领悟写作技巧;联系生活实践,写作训练。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和与课后的老师学生交流沟通,发现写作指导课不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害怕,反而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听课的老师也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感受,因此想在此说说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是语文教学中棘手的问题,一提写作文,不少学生就退避三舍,不知从何下手。如何使学生把写作包袱卸下来,让写作变得轻松愉悦呢?我以为,只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才能指导他们“怎么写”。这符合小学生的作文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只有通过感知丰富的表象,体验情感,从而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而指导“写什么”在作文指导课中位居首位。  相似文献   

10.
说起写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所说的“暗胡同”,教师难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同广大同仁一样,我也在努力寻求一条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的好路子。这是一节以“秋”为题的写作指导课,我分成三步走。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说明这是我设计的一节与指令性写作有关的作文课,即给学生作文题"冬日的阳光",引导学生完成"审题——找材料——选材料——构思——写作——修改"这六个阶段的作文实践。当然,在本节课中我们只能完成这六个环节中的前两个,此过程我与学生一起体验、思考和小结。我的作文教学观念体现在本节课的设计中。1.写作课堂的设计起点来自学生的写作现状。阅读课的起点来自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写作课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尤其是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孩子理解什么叫"将想说的话写下来就是写作"成为这一阶段最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原本,我也在思考,在寻找好的方法,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孩子们帮助我找到了一个最适合他们的法子,让他们完美地开始了第一节写作指导课。今天一大早,我就给学生来了个"突然袭击",检查预习课文的  相似文献   

13.
欧艺 《辅导员》2011,(12):60
传统的作文课侧重学生作文能力的操练,目的直指考试作文,学生长期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与写作实践相脱节的课堂中,对写作产生害怕、厌倦甚至觉得作文是恐怖的事。这样的作文指导课枯燥乏味,学生上得烦,老师上得累,实效低,学生很难在一两节指导课上,写出优质的作文。针对这一情况,我开展了一系列习作活动课的教学尝试。作文从生活中来。我认为所谓"体验性习  相似文献   

14.
在指导学生学习新课文时,教师都很注意导语的设计,而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一般只是简单地提示一下命题的要求,却很少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一堂阅读课的开场白设计得好,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一节作文指导课的开讲语设计得巧,同样能激起学生的情绪和表达的欲望。有经验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十分注重“开讲”。通过“开讲”,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兴致勃勃地投入作文练习。下面我们选择几个作文指导课的“开讲”,供大家赏析。  …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结合文选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写作知识讲授,同时,又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作文评改实践。首先是课堂上师生口头评议。作文指导课,我不搞一言堂,我把作文练习的内容及要求讲完之后,让学生发言,让他们谈自己的写作打算,也就是谈写什么和怎样写。然后让大家评议这样写是否行?行,为什么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不行,又怎样改?这样做,在没动笔之前学生就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其次是课堂上口头评改典型文稿。我要求学生草稿写完之后,先不要往作  相似文献   

16.
中考前后,考试频繁,考后作文讲评课应与中考作文指导课并进,实现讲评与中考写作指导的双赢。讲评课要从单向考试走向迁移应用,让学生思维产生进阶,让讲评真实落地。讲评课要立足学情,关注学生审题盲点,聚焦写作审题思维;立足学习实践,关注学生写作过程的难点,搭建支架构建写作逻辑思维图式;立足真实情境,关注学生写作修改的疑点与兴趣点,以分析、综合、评价的方式提升修改再创思维。  相似文献   

17.
习作指导课难上,学生作文难做是我们一线语文老师都深有体会的。在现行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每当老师一提及要写作文时,多数学生就开始叫苦。有时教师的激情导入已经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致,可是一让他们自己动手写作,他们又开始唉声叹气了。写作的过程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艰涩的。每当面对这样的窘境,我就想:怎样才能让作文课堂充满阳光,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习作心境充满愉悦?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难以发现写作素材.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尝试情境作文教学法。通过合理科学的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写出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上的一节作文指导观摩课——话题作文“自信”的教学设计.来谈一谈情境作文教学法最常见的四步骤。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引发感想的活动.在写作指导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事物,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并真实地记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必能焕发光彩. 以前的作文教学,我常常这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第一步,审题,即思考本次作文要写什么;第二步,指导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第三步,指导学生组织材料.这样讲下去,我自己提不起兴致,学生们也毫无兴趣,无话可说,写作时敷衍了事,毫无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让写作指导变得容易,让学生的写作变得有趣、简单?本学期,一节难忘的作文课,让我和我的学生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