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企图消灭东晋,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相似文献   

2.
草木皆兵     
<正>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  相似文献   

3.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前秦国王苻坚率兵百万,大举攻晋,孝武帝加封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安领命后率谢玄、谢石,共拨8万人马前去抵抗。秦强晋弱,双方实力悬殊,战场形势于东晋明显不利,晋朝许多官员对此非常害怕。战争一开始,谢玄抓住前秦军心离散、战斗力减弱的特点,先以5000精兵袭击洛涧地区,并且渡过涧水,攻破弋阳,还分兵  相似文献   

4.
甲教学目的讲述淝水之战,使学生知道,东晋以少胜多,打垮了前秦。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乙教学要点一、前秦和东晋①、前秦的崛起。2、东晋偏安江南。二、淝水之战①、苻坚发兵南下。2、东晋坚决迎敌。3、洛涧大捷。4、淝水决战。5、大破秦军。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2,(9):13
距今1600多年的晋朝时代,爆发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人马,打败了前秦八十万大军。公元383年的冬天,寒风呼啸,大地呜咽,东晋京城一片惊慌。前秦的首领符坚统一了北方的广袤天地,力量空前强大,此时的前秦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于是发兵百万攻打东晋,要扫平江南。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期的张飞,过五关斩六将,英勇无比,是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他的性格是典型的外向型。例如,当得知义兄关羽被害之后,他气得想连夜发兵攻打吴国。与此相反,东晋名相谢安以区区八万人马迎战前秦苻坚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得知胜利的消息后,仍然平静如常,下完了正在下的棋。  相似文献   

7.
公元383年,暂时统一了中国北方和四川地区的氐族人苻坚统治的前秦政权,出动号称的百万大军,进攻偏居江南的东晋。东晋朝野团结一致,以八万精兵在淮南的淝水击溃了前秦的军队,前秦政权不久也就败亡了。这就是历史上闻名中外的淝水之战。如何评价淝水之战的性质,当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新的意见:其一,认为“前秦对东晋的战争,不是以氐族对汉族进行‘种族奴役’为目的的民族侵略战争。……乃是南北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一场兼并统一的战争。”①其二,认为“前秦方面是统一中国的正义的战争,而东晋方面是保卫土族地主腐朽统治的不义战争”,因为“前秦的统治到苻坚时,已经完全封建化,完全是一个封建政权。”而东晋的“士族制度已发展到了糜烂的程度,”统治者“关心的不是如何治理国家,发展生产,而是如何抢掠、瓜分这一角落里的土地和财富。”②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值得商榷,现论述如次。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期的张飞,过五关斩六将,英勇无比,是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他的性格是典型的外向型.例如,当得知义兄关羽被害之后,他气得想连夜发兵攻打吴国.与此相反,东晋名相谢安以区区八万人马迎战前秦苻坚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得知胜利的消息后,仍然平静如常,下完了正在下的棋.回到自己的屋内后,他才高兴地踢掉鞋子.他可以说是典型的内向型性格.  相似文献   

9.
公元三八三年的秦晋淝水之战,是一次国内少数民族贵族政权进攻汉族地主政权的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关于这次战争的性质和前秦失败的原因,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肤浅的意见。前秦于公元三五一年建国后,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于公元三七○年灭掉前燕、三七六年灭掉代和前凉,从而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兼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云贵以及东北之一部,建立了一个北方统一的大帝国。此时在中国的版图内,唯一与前秦对抗的,只有偏处东南一隅的汉族地主政权东晋了。公元三八三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百万大军大举攻晋,东晋仅以八万军队来抵抗。前秦在兵力、资仗等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本来是比较容易取胜的。苻坚也很自负的说。“今有众百万,资  相似文献   

10.
暗渡陈仓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攻下咸阳,项羽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管辖巴、蜀、汉中。刘邦在前去汉中(自己的封地)的途中,把木料修成的栈道烧绝了,向项羽表示无意东归与之争夺天下。但后来刘邦利用韩信计,偷偷地从故道返回,暗中进兵陈仓,袭击雍王章邯,并东到咸阳,占领了陇西、北地、上郡。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释义:比喻制造假象迷惑别人,来达到某种目的。也指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前秦主苻坚亲率大军进攻东晋。双方在淝水两岸对峙。一天,苻坚带领苻融等将领,登上城头,亲自察看淝水东岸晋军的动静。但见东面岸旁晋兵持刀…  相似文献   

11.
《河西学院学报》2016,(4):40-43
公元383年爆发的淝水之战是前秦发动的旨在灭亡东晋的一场南北间战争,结果前秦大败,北部中国重新陷入混乱状态。在这一形势下,被前秦统一的凉州地区内部诸族势力得以发展,导致诸凉政权的并立局面,并深刻影响了凉州政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12.
从善如流     
《下一代》2010,(9):28-28
【故事】:春秋时期,一次楚军攻打郑国,郑国不敌,晋国就派大臣栾书率领大军去救援。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就退兵回国。栾书很恼火,便领兵去攻打楚国的盟国蔡国。楚国得知后,派公子申、公子成二人前往救援,晋国大将赵国和赵括向栾书请求出战,栾书准备答应。这时,  相似文献   

13.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求解驿站】形容惊慌疑惧。多用于战争。【活学活用】由于连番败于敌手,此时将领已____,只盼早早结束这场战斗。离现在一千五百多年的东晋时期,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被前秦皇帝苻坚统治着。苻坚仗着力量大,组织了近百万大军,去攻打东晋。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旗帜蔽天,  相似文献   

14.
淝水之路     
《红领巾》2009,(4):38-41
西晋(265-316年)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四分五裂的南北朝时期。南方,是东晋的天下;在北方,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战胜了其他的少数民族,雄霸一方,对东晋虎视眈眈。  相似文献   

15.
论王猛     
王猛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王苻坚的谋主。他辅佐苻坚,整饬吏治,严肃法纪;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扫平前燕,完成北方的统一。在他任相期间,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对前秦进行整顿、治理,使前秦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北方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前秦进入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6.
秦晋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争的性质是南北两个封建割据政权之间的一场征服与反征服的战争,既不是兼并统一战争,更不是民族侵略,对前秦和东晋双方来说,都谈不上什么正义性。在这次战役中,前秦所以败,主要是由其内部不稳定、苻坚“愎谏违谋”、用人不别贤愚、骄傲轻敌,以导致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错误所致。而东晋在谢安的周密部署与指挥下,采取灵活的战术,以逸待劳,在双方遭遇兵力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一一举大败秦军,保存了割据东南一隅的东晋政权。  相似文献   

17.
淝水之战前,谢安顾全大局,正确处理了桓冲与东晋政权之间的矛盾,使太和年间荆、扬两大势力集团得以妥协和合作,有限度地抑制了部分土族地主的经济利益,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谢安还加强了长江下游的防卫,组建了战斗力极强的“北府兵”,这一切,确保了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前秦。  相似文献   

18.
对淝水之战性质的认定,不能以前秦与东晋两个政权的社会生产力 发展水平来确定,不能说相对落后的前秦发动的是一场民族侵略战争。从当时各少数民族 来看,他们都以“中华一体”出发,否认了“内中华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观点,认为自己 也有权力统治中原,这正表现出他们的民族自觉意识已经大大提高,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 历史的退步。从当时的统一来分析,东晋并没有能力统一全国,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则力图 统一中华。因此,从民族自觉意识着眼分析,前秦发动的淝水之战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  相似文献   

19.
典故三则     
东山再起【原典】(谢安)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释义延伸】公元383年8月,前秦皇帝苻坚亲自带领8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东晋的首都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  相似文献   

20.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根据地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论述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简称刘邓大军)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斗争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