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机制及调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铁矿和钢铁生产特征出发,基于产业竞争理论探索铁矿石供需的特殊规律和价格机制,并以供需曲线拐点区分其弹性区间和市场状态。得出的结论是,在供需公共弹性域内,铁矿石贸易遵循市场机制形成价格;在该区域外,处于买方或卖方市场状态,市场定价机制失效,优势一方易于操控价格。实证认为我国钢铁业过度膨胀是卖方市场的成因,也是铁矿石价格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涨价预期的自我实现起增强作用。调控铁矿石价格的关键是改变铁矿石的卖方市场状态,通过实施遏制进口、投资海外采矿、"扶小抑大"和发展转型等互补措施,让供需落入公共弹性域内,再让市场机制自发调控价格。如此有效调控,铁矿石周期预期价格三年内可以降至85美元/吨。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评价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国内铁矿资源禀赋的约束,中国高度依赖进口铁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为了保证中国铁矿资源的供应安全,已有研究重点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需、贸易或定价的某一维度深入分析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较少同时考虑供需、贸易和定价的综合性供应风险,相应地缺乏多维主体的铁矿石供应风险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采用BGR-VW方法,基于2000—2015年中国铁矿石时间序列数据,从当前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政治风险、市场权力、未来供需趋势等5个方面对中国铁矿石供应资源供应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主要存在于资源和政治风险,综合风险等级处于紧张状态。最后,本文以实现铁矿石资源可持续供给为最终目标,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多维主体分别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建安 《资源科学》2009,31(10):1640-1646
中国虽然是铁矿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大国,但由于正处在现代化进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期,钢铁工业发展远远超过原来预期,铁矿资源需求与消费超过国内资源的开发供给能力,进口铁矿资源巳成为满足国内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从世界铁矿资源的赋存和开发利用格局分析,满足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铁矿资源需求将不会存在"稀缺"问题,在我国周边国家的铁矿资源赋存与开发利用格局中,资源和产能均具有较大潜力,目前已有2/3进口铁矿石来自周边国家,能够继续成为我国利用国际铁矿资源的重要区域或主要区域.未来周边铁矿石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应逐步提高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进口比重.主要结论与对策包括:周边国家可以成为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地;构筑进口铁矿石来源全球多元化格局;积极和全面参与周边铁矿资源丰富国家的开发,共同分享和承担在铁矿资源勘探、开发、出口等方面的利益和风险;构建协调与主动的铁矿资源进口价格谈判机制,成为世界铁矿资源市场价格的主导力量,实现"双赢";全力维护与发展周边铁矿资源出口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共同构建区域和谐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产业集中度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坚 《中国科技信息》2010,(4):155-157,161
产业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关键指标。通过测算对比中国、中国香港和美国银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以及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发现三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差较大,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介于垄断寡占型的香港银行业与高度分散的美国银行业之间,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远低于中国香港和美国。  相似文献   

5.
尤喆  成金华  吴桐  王然 《资源科学》2020,42(8):1604-1613
中国是世界铁矿石第一进口国和消费国,然而长期以来面临着定价权缺失问题。通过定价机制改革,掌握铁矿石定价权是保障中国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以2009年铁矿石由长期协议定价机制向短期协议定价机制改革为参考点,采用以断点回归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19年3月的相关月度数据,对铁矿石定价机制改革与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波动的因果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短期协议定价机制的引入与国内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在短期内能有效抑制价格的大幅上涨,经测算,定价机制转型能够降低国内进口铁矿石价格6.06%~18%;②短期协议定价机制改革在短期不能抑制国际铁矿石价格;③在定价机制冲击铁矿石进口价格过程中,内生性因素影响较小。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应继续加大对短期定价机制的创新力度;发挥中国铁矿石短期定价机制改革的羊群效应,以协同增加同铁矿石供应商协商的议价权;针对国际市场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定价机制,强化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降低供应风险的角度,对2020年前我国原油进口结构的优化路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为应对伊朗原油出口的减少提出了数量化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显示,由于我国对世界原油的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需要大量增加从俄罗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墨西哥及阿尔及利亚等传统产油国的进口,同时减少对沙特阿拉伯、安哥拉、苏丹和伊朗的原油依赖。从未来原油进口的地区分布上看,中东地区依然是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同时也是供应风险最大的地区。为应对伊朗石油禁运,我国应该增加从加拿大、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卡塔尔等国的原油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并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原油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优势矿产资源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国际贸易的格局和特征,识别中国在产业链各阶段的贸易竞争优势和潜在问题,本文以钨为例,选取了2009—2018年Uncomtrade商品名称中含钨关键词的钨矿和钨精矿、钨酸盐、钨铁合金和钨制品四大类产品的国际贸易数据,构建了国家(地区)间贸易网络,从贸易额、产业集中度类型等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别钨产品国际贸易的整体格局和演化趋势,并根据C8寡占成员的演化情况选取了稳居寡占名单的国家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其寡占优势、中介控制优势、出口结构等方面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钨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少数国家掌握着极大的贸易量的现象;中国具有贸易中介控制力竞争优势的是钨矿,而具有寡占竞争优势的主要是中下游产品,且总体上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倒U型特征,同时中国具有出口分散渠道方面较好的优势以及中介控制能力的劣势。中国想要实现与自身资源禀赋和加工生产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仍需要基于现有寡占竞争力,在精细化产品加工、中介控制能力等方面提升竞争力。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各环节竞争优势横纵向对比提出了相关建议,为量化分析钨产业链不同环节存在问题和潜在风险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际铁矿石价格一路上涨,2010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三大矿商的涨价要求达到惊人地步,要求涨幅超过100%,给钢铁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成本压力。本文分析了世界及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指出与矿石采选行业相比其产业集中度过低;并从垄断理论出发,找出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快提升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5-2012年中国五个一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建立差分GMM模型、系统GMM模型,从动态视角分析了市场集中度、市场收益、市场外资化对创新成果转化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对创新成果转化呈显著促进作用,若就此而言,市场集中度的适度提升可以容忍;市场收益提升可激励高技术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且市场集中度对市场收益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有正向调节作用;外资所占市场份额的提升,对创新成果转化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且市场集中度对外资势力因素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动态视角上,创新成果转化活动具有正向累积影响效应。相关结论和建议可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上的竞争市场可分为几种,分别是完全竞争市场\独占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独占性竞争市场以及寡占市场两种.其差异主要在于产业内的竞争者的多寡.从这个角度不难看出汽车工业应该属于寡占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