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东、西方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尽管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迥异,但在他们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中,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道德教育、教学方法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研究这些相似之处,对于我们探寻东、西方教育思想的起源,探讨两种教育之间的异同,借古鉴今,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在东西方各有渊源,东方起源于孔子,西方起源于苏格拉底,两位先哲的启发式教学对东西方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其教学方法的异同,吸收其精华,为当今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丽丽 《现代语文》2008,(4):125-125
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轴心时代”东西方重要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下面,让我们在比较之中看出他们教育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文化巨人。其思想是东西方教育和文化的基础与源泉,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在宏观相同的背景下,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分析比较其异同点。吸收其精华,这在提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世纪,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东西方教育的源头,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呈现的教师形象带来了后世东西方教师形象的差异,从师表形象、师道形象和师职形象三方面解构比较二者在教师形象上的异同,在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中寻找价值认同,思考其对教师形象现代重塑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中均存在有数量庞大的委婉用语,它们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本文从英汉委婉语的定义、构成方式、社会价值取向和语义差异四方面进行了比较,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东西方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进而减少读者的语言交流障碍,提高读者的语言交际技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然而到了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深层的原因是东西方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传统及社会文化传统。教育不能脱离文化环境,教育反映不同社会文化内涵和底蕴。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长期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深深植根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厚土中,总是一代代潜移默化地传承积淀着中国文化。因此,家庭教育的改革和提升,需要立足本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特色,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建构适合自己文化的教育理念。本文拟就选取西方发达国家之一美国…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反映了各个种族、民族,不同国家、地区之问文化差异性的存在.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两大评选尺度,在东西方世界文学评奖结果中形成的巨大落差,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性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法律文化是各自国家、各自民族长期以来在人文、社会、意识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对其法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精神认知。本文从法律文化产生的源头入手,探究“人本主义”在中、西方法律文化中各自的发展历程,探讨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吸取东、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体系中各自的精髓,为现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在进行核心价值教育方面,虽然由于地缘政治、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生活理念等方面的不同性,形成了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指导思想、途径等方面的差异性,但相似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性也使他们的独特做法具有相似性。总结这些相似性,撇开其个性,可以看出这些国家教育范式的共性就是:课程体系设置的"思想性";教育行为的一贯性和一致性;教育方式的潜隐性;教育总目标指导下大学选择的自主性;教育力量作用发挥一致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美学由于都受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其思想性质大体是相同的。但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美学又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东方和西方两大美学思想系统,在世界美学史上争奇斗艳,竞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美学由于都受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其思想性质大体是相同的。但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美学又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东方和西方两大美学思想系统,在世界美学史上争奇斗艳,竞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儒家文化圈”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垂壅庑┯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儒家文化圈”内各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是相互的,多样性的文化教育在冲突与融合中推动着各国文化教育整体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传统尤其是儒家伦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影响力,经合理取舍,会成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因素;创新是每个民族文化教育进步的灵魂,某种文化教育的接受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需要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创造性的转换,赋予合乎时代与国情的內涵;必须坚持民族文化教育本位的基本立场,善于保留本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之特色。  相似文献   

14.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从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师的作用四个方面分析其教育思想的异同,并试图探索东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得出对我们教育事业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周霖  王澍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2):12-16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分别是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所在。在他们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有着“因材施教”的共同旨趣,也有着明显的前提性分歧——苏格拉底对学生之“材”作了单一的假定,即“心灵的回忆”;孔子则没有进行单一的假定,并认为由于个人的差异,教师的指导也是多样的。由此,苏格拉底开启的路径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理论”,而孔子开启的路径则只产生了“教育思想”。这直接导致了中西方教育传统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直面教育实践时的境遇分殊。  相似文献   

16.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开创者,对东西方的教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都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主张有教无类,强调思维训练。但二者由于文化背景、哲学信仰等的不同,二者还是存在一些差别:孔子主张学生为主体,苏格拉底主张教师为主体;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孔子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与实际紧密结合,而苏格拉底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能力较高,人才类型多样,既有从事工商的人才也有从事政治的官吏等,苏格啦底单一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单一。追溯启发式教学法的源头,对改进当今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东西方的伟大教育家,他们对世界教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也分别提出了自己设想的理想人格,即在最好的教育下发展起来的理想的统治者。从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设想和对他们的教育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住教育家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将他们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在东西方各有一个渊源,东方起源于中国的孔子,西方起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两位先哲的启发式教学对东西方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他们的启发式教学法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对此,本文从内在精神、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注意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以及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对两位先哲的启发式教学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