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阻止扩散     
能产生出长时期留在焦点的能量束。如果你把两只手放在嘴前圈成筒状并向站在来往车辆不断的马路对面的一位朋友喊出“喂”的声音,其结果是却因声波向各个方向辐射而使声音的音量减小了,那你就会懂得那些试图防止能量(通过声波传播的能量)从发源处扩张开去的科学家会有怎样的感觉。这种失败可能不再会有,至少在高技术世界里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江灿  王银凤 《科学中国人》2009,(10):110-113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脑电波,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耳朵     
声音的来源——发源,虽然有不同,但是性质却一样,都是由於声源物体的振动,引起介质(如空气)的振动,成为声波,向四面八方传送。声波到达我们的耳朵,我们便感觉到声音。可是,到底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这里就来给读者讲一讲关於耳朵的一些知识。外面看得见的“耳朵”只不过是人耳的一部分,它并不能听,就跟人的眼皮并不能看一样。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的(图1)。外耳和中耳的任务是传送声音,内耳的任务才是感受声音,它并且有管理身体平衡的作用。外耳主要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就是露在外  相似文献   

4.
“打雷的时候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当然是先看到闪电,因为光比声音跑得快。”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秒,两者的速度相差很大。声音有可能跑得比光还快吗?近几年来科学家的实验告诉我们:能!声音比光跑得快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让声波跑得比光还快。在实验中,科学家让声波穿过一个小空间,小空间中有8毫升的水,水中有40万个微小的塑料珠。塑料珠的直径大约是0.1毫米,这些塑料珠的总体积加在一起,大约占了水、珠混合液体积的5%左右。在这种特殊的介…  相似文献   

5.
隽武 《科学生活》2014,(12):6-8
耳朵是我们接收声波、维持身体平衡与识别位置的器官。我们的耳朵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外耳,中耳与内耳。我们运用耳朵的这三部分听到声音:声波通过外耳进来后,到达中耳,使你的耳膜振动:这种振动通过中耳里三块听小骨传播到内耳,一个蜗牛形的器官;内耳产生神经脉冲,并发送到人的大脑,于是,大脑便能识别这种声音。除了听觉之外,耳朵也部分负责维持身体平衡与体位感知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得益于世界上首次治疗耳聋的基因疗法试验,2014年6月,一群深度失聪的人终于听到了久违了的声音。这些志愿者是因疾病或外伤失去听力的。他们的耳朵中被注射了一种无害的病毒之后,病毒含有的一个基因使耳内的听觉感受器重新长了出来。目前改善或恢复听力的常用手段是助听器和耳蜗移植。但助听器仅是把声音音量放大。耳蜗移植虽然可以把声波转化成大脑能解读的电信号,但并非所有频率的声波都能转化;这意味着,在听人说话和欣赏音乐时,很多细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北满特钢一电炉分厂的大部分设备都是由液压系统控制的,但是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噪声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液压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强制力,如机械传动的不平衡力,机械或液压冲击力,摩擦力及弹簧力等,这些强制力往往是周期性的,因而产生一定的波动,使某些元件发生振动,振动能量的一部分作为声波向空气中发射,空气受到振动而产生声压,于是发出噪声。噪声是一种使人听起来不舒服和令人烦燥不安的声音,直接危及到人的情绪、健康和周围环境。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一电  相似文献   

8.
追回声音     
乐章 《世界发明》1998,(12):18-19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说话已出口,再难收回。但今天的科学家们不仅把“言”追了回来,还要让它为人类做出贡献。马修斯·芬克,巴黎声波和音响实验室的主任。给我们表演了他“吃”话的本领。他盯着面前的一组话筒和扬声器。它们录下他说的话并将他的声音倒送回来。这情景就像将录像带倒放一样,但效果让人称奇;被颠倒的话听起来是从芬克的嘴里说出来的,但看芬克却像一言未发——就像高超的口技表演。  相似文献   

9.
声波的压力     
如图所示,用有机玻璃做成一个方形容器,相邻两壁安装四个扬声器,扬声器在音频振荡器驱动下可发出声波。声波经方形容器壁反射,在各反射声波共同作用下,可使容器中间放置的旋转体不断旋转。为什么扬声器发出声波后,旋转体会旋转起来? 答:扬声器发出的声波与从对面器壁反射回来的声波要叠加。调节音频振荡器输出给扬声器的频率与电压,可以调节声波的波长与幅度,当满足驻波条件时,就在方形容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时代》2009,(8):106-106
一方面是由于天气寒冷让人们减少了外出活动,从而减少了噪音来源。而另一方面,刚刚形成的积雪表面层具有松散、多孔的结构,声波射入后会在里面多次反射,仅有少部分声波能通过入口反射出去,大部分声波都被吸收掉了,这是另一个下雪天我们感到安静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发生雪灾时被埋在雪下的人的呼救声很难被救援人员听到。  相似文献   

11.
以前,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是海浪声。甚至说:这是远古时期的海浪声。这当然只是故事啦。也有人说:这是空气流动声,或者是风声。这也只说对了一小部分。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每当一些特定波长的声波进入到海螺壳中时,就会发生共振,我们就能听到类似海浪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对着山谷喊话,会听到重复的回声,持续几秒到几十秒。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光竟然也会有类似回声的返光现象,光的返光能持续几百年!最惊人的是,返光传播速度有时是超光速的!声音是声波,需要物质来传播速度很慢;光是电磁波,不需要物质传播,速度极快。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波,表现有时却很相似。  相似文献   

13.
秦岭 《百科知识》2004,(11):19-19
说话是最平常的事,我们知道,说话的时候人的声带振动造成了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这才能被耳朵听到。其实,声波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而且可以在水里传播。而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更快,其大约为在水中传播速度的四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为了探测“海底声道”,科学家们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小时43分后,竟然被北美洲百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所产生的声波一共“走”了19200公里,在海洋中环绕地球达半圈!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5,(5):16-16
以前,想要获得身临其境的声音效果就意味着你必须在家里塞进一大堆扬声器。现在,虚拟环绕音效技术的发展能让你摆脱安装和布置这些扬声器的麻烦了。虚拟环绕音效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种被称为“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的算法来调节声音的频率——包括音量大小、声音延迟等,模拟出多声道音箱的效果。下面的这3款产品都采用了HRTF技术以营造出最接近真实的环绕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15.
奇异的声音     
众所周知,我们听到的声音由空气传播。一般说来,离声源越近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大;离声源远的地方,声音越小。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其能量随距离增大而衰减。至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反常现象呢?2005年12月11日拂晓前,伦敦附近的一个油库发生连环爆炸,橘红色的火焰和滚滚浓烟升腾到数百米的天空,60公里以内的居民都感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比这更远的地方,人们则是从电视等媒体上了解这一事件的。一个奇怪的声学现象很快曝光。远在300多公里外的荷兰人,居然听到了这次油库爆炸的声音,尽管爆炸声并不大,但是毕竟让人听见了。气象学…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有许多有趣的声音。有些声音我们听着不舒服,而另一些却非常悦耳。你在一天里能听到几百种不同的声音,所有的这些声音是不同的:有些柔和,有些喧闹;有些高、有些低;有些声音是有用的。没有声音我们就不能相互交谈了。闹钟的铃声把我们唤醒,汽车的鸣鸣声警告人们有危险。有些声音是有害的。飞机在陆地上低飞时、其剧烈的响声会引起房屋损坏,甚至使人耳聋。  相似文献   

17.
人的耳朵是相当理想的听觉器官,它可以听到和辨别的声音强度的范围特别大,人耳可以听见的最强的和最低微的声波压力要相差25万万万倍之多。人耳由内耳、中耳与外耳三部分组成(图1)。外耳包括耳壳和听道,听道在稍微缩小之后,终止在鼓膜上。鼓膜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是一张大约0.1厘米厚的薄膜,向内耳陷进,并且与听小骨相连。中耳实际上就是颞  相似文献   

18.
很多动物都可以发出特定的声音进行交流,我们每天也都能听到各种动物在"说话"。不过,由于人耳结构的原因,我们只能听到频率在20赫兹-2万赫兹之间的声音。对于频率大于2万赫兹的声音,我们是听不到的,所以,虽  相似文献   

19.
尽管在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开展对水下声音的科学研究,但水下声音的存在早已为人们所知。南太平洋和西非的原始渔民采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只要将耳朵紧贴桨柄,水下声音产生的振动就能传递到木头上,被人耳听到。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静寂的”海洋世界里的动物们可以用叫声传递信息这一事实才广为科学家们接受。水下声音只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发现,主要是水面所造成的障碍: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碰到水面时,99%的声音不是被反射,就是被吸收;水下声波的振动也同样被“囚禁”了。轻装潜水员几乎听不到经由耳朵里残留的空气所传递的水下声音。…  相似文献   

20.
喇叭薄如纸     
《科技新时代》2009,(9):41-41
新的扬声器技术能让平板电视机发出更动听的声音,而且还不会增加它们的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