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富有诗意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让语文课堂远离诗意,远离情感,远离审美,而应让教学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2.
语文应该是富有诗意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让语文课堂远离诗意,应创设诗意的课堂情境,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回归学生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种艺术 ,诗意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诗意。语文课应该是诗意的载体、诗意的呈现。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价值旨趣和情理 ,它能更直接、更深邃地蕴涵着语文教育的真义 ,因而也更能凸显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的独特的风格、创意和襟怀。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曾经说过 :“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可见 ,他把“富有诗意”看得多么重要。事实也正是如此 ,有了诗意 ,就有了知、情、意、趣 ;有了诗意 ,就有了兴、观、群、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本应是富有诗意的教学,并在这种诗意盎然的教学中,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人文素养得以提高,个人素质得以完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熏陶演绎可使人生充满诗意。但长期形成的重传授、重应试的传统,使诗意的语文教学缺乏理论支撑;对知识急功近利的训练,使生机盎然的语文阅读变得琐碎、枯燥;忽视语文教学的审美规律和要求,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激情消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迷失,使其本应深厚的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心灵显著缺陷,最终导致教师倦教语文,学生厌学语文,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艺术性非常强的知识学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名家名篇都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让语文学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一、营造诗意的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环境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高中学生营造诗意的、富有艺术气息的审美情境和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诗意的学习环境中接受阅读文本  相似文献   

6.
王崧舟老师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是从审美和人文的角度深入探究语文教育教学,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迪作用."诗意语文"理念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诗意语文"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出发,分析"诗意语文"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并提出运用"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从语言、审美、思维、文化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语文核...  相似文献   

7.
诗意,多么美好的字眼,让人感受到浪漫、自由、激情、灵动和活力!做一位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一定会让语文更具魅力,也会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学生在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教师的引领下,激情一定会被唤醒,学习的兴趣一定会被激发,他们也将成为富有诗意的儿童,充满灵气与活力的儿童。这样的教育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激情和诗意。  相似文献   

8.
“诗意语文”首先是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诗意语文”是借助言语的诗意,领悟、成全、造就人生、人类的诗意.终极目的是指向诗意的人生,人类文化、精神的薪火永续。“诗意语文”有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诗意语文的实施策略是:文化底蕴,堆积语文教师“诗意化”;生命对话,熔铸语文课堂诗意化;文本细读,走向语文教材诗意化;点亮诗心,唤醒教学主体诗意化。  相似文献   

9.
王江 《成才之路》2011,(24):31-31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作为普通教学语言的一个分支,当然必须具备人们公认的某些共性,诸如:选词造句应当符合现行语法的基本规则,读音表意应力求准确清晰,富有条理性,避免含糊与晦涩等。而语文教学语言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的独特个性,则是为教材中文学因素所决定而应该具备的艺术性。就审美的视角而言,教师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中介,要出色地发挥审美中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世界中诸多美的因素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于强烈艺术和诗意美的优质教学语言。那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包括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是语文教学审美个性的显现,它指的是语文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文雅优美、富有情趣,教师讲解富于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充满诗意,通过诗化的表述使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旨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再现文旨、表述见解,从而避免语言表达的呆板、枯燥与僵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杨晓霞 《成才之路》2010,(26):96-97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重视了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的教学手段,往往却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进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教育情景和教育时机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缺少一个富有诗意的审美环境,就不可能有学生人格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富有诗意的审美环境,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一、善于创设出特定的教学情境从体裁上看,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有凝练、含蓄之美;散文有清越、隽秀之美;戏剧有动作、对话(唱词)组成的冲突美;小说有人物、环境、情节构成的整体美;议论文有严谨、缜密的逻辑之美,等等。从内容上看,有的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的歌颂了英雄人物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的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无私的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那些反映健康情操和美好心…  相似文献   

13.
祝汉茂 《文教资料》2007,(21):158-159
语文教学语言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的独特个性,则是为教材中文学因素所决定而应该具备的艺术性品格。就审美的视角而言,教师是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对象(教材)之间的中介,要出色地发挥审美中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世界中诸多美的因素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于强烈艺术和诗意美的优质教学语言。那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品格包括哪些方面?文章就笔者从教多年的体会作出总结,"形式美、情感美、理性美"这三美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语言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朱瑛 《湖南教育》2008,(9):14-14
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而诗意的语文教学能给学生心灵的愉悦。然而许多教师曲解了“诗意”的内涵,以为把课堂语言诗化、文学化、高深化就是对诗意语文的诠释。他们简单地把华丽的语言外表看成师者内蕴深厚的标志,而忽略学生对这种课堂语言的接受度与认可度。显然。这种远离学生感受的“诗意”,  相似文献   

15.
用情感点亮语文课堂——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语文教学中所表现的丰富的情感内涵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由此可见,注重情感因素,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充满诗意、富有情感意味的课堂气氛里,探求人生的真谛,学生就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有效而巧妙地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7.
华喦以诗书画三绝名世,尤其是花鸟画更为出名,他配合花鸟画而作的题画诗,一部分是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写景状物类作品,一部分是以花鸟寄托情感的托物言志类作品。这些作品,不管是描摹日常平凡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物性的美好、生命的欢喜,以及富有诗意的审美享受,还是表达豪情壮志、人生失意,以及远离尘垢的人生理想,语言都平易自然,给人以清雅脱俗的感受,很好地配合、提升了华喦花鸟画清新疏秀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8.
牛雪梅 《甘肃教育》2020,(5):161-161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诗意并不仅仅是指那些写在书上供人反复吟诵的作品,还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生命的绽放、智慧的闪光,以及思想的碰撞、思维的激荡。在近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天性活泼、易于启发互动的特点,笔者尝试探索语文诗意课堂的构建,教学成绩显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阅读被赋予强烈的功利色彩。阅读,就是教师讲解书本知识,图解课文。然而,新课标告诉我们,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为学生今后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而非功利的审美体验感悟,虽然似乎离考试较远,却是阅读的本质,是人类梦想诗意的表现。让阅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验阅读的愉悦,用阅读所得来指导生活,可以让生活更富有高尚的志趣,更有诗意的展现。  相似文献   

20.
徐丽华 《考试周刊》2008,(52):38-38
有人说语文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精彩的动画,让人乐在其中;语文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笔者认为语文又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她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致力于让情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