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南堡凹陷构造应力场演化史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应用地质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技术,对南堡凹陷的构造应力场、构造和沉积演化史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南堡凹陷在不同发展阶段构造应力场分布规律和构造应力场对构造体系、沉积体系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指出了在应力驱动下,油气运移方向和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2.
本综合应用地质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技术,对南保凹隐的构造应力场、构造和沉积演化史进行了。论述了南保凹隐在不同发展阶段构造应力场分布规律和构造应力对构造体系、沉积体系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指出在应力驱动下,油气运移方向和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对研究区沟谷的方向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将结果与区域构造特征进行比较,从而探求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 。  相似文献   

4.
以野外露头观察、钻井岩心分析为基础,对鲁西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平面上,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以NW-SE向为主,与一系列NW向伸展断层近于平行,促使一系列逆冲断层发生负反转为伸展正断层;剖面上最大主压应力近铅直方向,研究区整体处于伸展状态,与平面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渭北台塬滑坡带位于宝鸡市境内渭北黄土台塬南缘,该地段滑坡成群分布,在长约98 km的范围内,有大小滑坡500多处,是宝鸡主要滑坡灾害集中区,其灾度较大,危害较深.在分析渭北台塬滑坡带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此滑坡带的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探讨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期把滑坡带来的灾害减小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描述研究区内线性构造特征并揭示构造的内在联系,基于概率论的数理统计方法,以ENVI、ARCGIS、SURFER为平台,对遥感解译到的塔源地区线性构造长度、方位、数量及密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线性构造的相关图件,分析了各图件所体现的线性构造地质意义。得出以下结论:①40°~50°(NE)以及130°~140°(NW)为研究区线性构造产出的最优方位;②研究区内线性构造呈带状分布的高值区大多与区域内主要的大型构造方向一致,即与主要的褶皱及断裂构造有关;③区内线性构造的走向大体呈NE及NW向的空间展布规律,与区内大的断裂构造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闽南粤东沿海地区NW向断裂构造与沉积建造、地貌特征、地形变、热震效应和地球物理特征等关系分析,确定本区的NW向断裂带是仅次于NE向的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又一组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带。由于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的差异,使NW向断裂经历了张性(或张扭性)—压性(或压扭性)—张性(或张扭性)三次断裂性质的转变。晚第三纪以来,本区主要受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应力方向由NW向转为NWW向,造成NW向断裂张裂性质的增强,火山喷发,中基性岩脉的侵入,地貌上表现为以断块作用为主的断块隆起和断陷盆地。并在收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的有限模型,结果发现与NW向断裂构造的方向和性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区域应力场方向为300°,而从节理统计,和震源机制及实测资料等求得的最新一期应力场分别为300°,280~300°及290~317°。从而说明本区的应力场是晚新生代应力场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小秦岭金渠矿区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知矿体一般均赋存于剪切带内,且在雁行排列的剪切带平面图上呈等间距分布。该特点为该地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北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龙门山构造带内,境内松散地层均有出露,地层岩性较为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县内有24万余人.本文以北川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北川县的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及成因,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东秦岭复杂构造带是河南省境内重要的成矿区之一。通过对三胜铜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因素分析,阐述该矿床在含矿建造、控矿层位、控矿岩性、控矿岩相以及构造控矿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地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FLAC3D的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FLAC3D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利用FLAC3D软件对万州安乐寺滑坡在水库不同蓄水位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拟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和选择合理的参数,模拟得出滑坡体的塑性区分布特征和剪应变增量集中带的发展趋势.运用三维耦合分析,对水库不同蓄水水位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做出评价,为滑坡的治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孔店组高凝油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分布零散、平面及垂向分布复杂的特点,其成藏规律一直是勘探的难点。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利用试油成果配套分析技术分析探井的得失成败;利用油源对比技术明确油气来源、进行成藏体系划分;利用输导体系研究技术明确油气的运移路径;运用油气成藏规律控制因素研究技术明确油藏控因;利用流体势分布研究流体势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孔店组主要为岩性-构造油藏,各断块、各小层具有独立的油水关系。从宏观来看,构造背景控藏,南部斜坡带是孔店组最有利的油气富集带,北部洼陷带的成藏条件相对较差,大构造背景上形成的反向断块油气最为富集,王家岗构造带和王66构造带是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3.
向阳坪铀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香草坪岩体(15γ)与豆乍山岩体(2-25γ),断裂构造切割两岩体及其接触带等部位,控制了区内铀矿体及其异常点带的分布。因此,利用该两岩体的放射性本底差异,通过分析钻孔γ测井数据,对向阳坪铀矿床赋矿围岩的岩性进行识别与划分,为准确地划分岩体接触带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岩体接触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铀矿体(化)之间的关系奠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向阳坪铀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香草坪岩体(15γ)与豆乍山岩体(2-25γ),断裂构造切割两岩体及其接触带等部位,控制了区内铀矿体及其异常点带的分布。因此,利用该两岩体的放射性本底差异,通过分析钻孔γ测井数据,对向阳坪铀矿床赋矿围岩的岩性进行识别与划分,为准确地划分岩体接触带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岩体接触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铀矿体(化)之间的关系奠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梅州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分布广泛,花岗岩残积土滑坡是威胁建筑安全的主要地质灾害,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历来是工程地质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这一问题,以梅州大埔某残积土滑坡为例,对该滑坡的土体进行了直接快速剪切试验,获得其强度指标,残积土试样浸水后抗剪强度降低,主要是粘聚力的减小,内摩擦角降幅很小.利用Slide滑坡稳定性计算软件对天然工况、降雨条件、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稳定性结果分别为1.101、1.040和1.039,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6.
阿尔金断裂以其典型的左行走滑形迹令世人瞩目,其活动过程分析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在该区的热年代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柴达木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对阿尔金断裂中段的隆升过程作了系统的探讨.阿尔金断裂在中生代就曾活动过,随后进入较长的休眠期,在新生代期间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阿尔金断裂活化并相继发生了六次阶段性隆升,分别为:53-50 Ma、45-40 Ma、34-30 Ma、20-15 Ma、12-8 Ma、5 Ma至今.这与柴达木盆地内沉积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具体表现为岩性变粗、沉积速率加快、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同构造生长地层的发育.其新生代的活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构造变形表现为基底韧性剪切,导致柴西北缘基底发生倾斜,形成了阿尔金斜坡;晚期由于应力的不断积累使得该地区应力场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大规模地表走滑.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地区历史时期曾多次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明嘉靖年间的新滩大滑坡导致峡江水势凶险、航路受阻,使得这里的驿传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三峡地区的巫山、巴东两县时处川、楚两省交界地,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驿传改革事件波及基层政区到高层政区的多级行政机构;又因驿传制度和当地百姓的赋役负担紧密联系,因此出现派役失衡、役负繁重的现象,改设旧驿与添设新驿的驿传改革长期“难产”。驿传任务的繁重与否,往往还与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文章通过对个案的考察,分析论述了地质灾害导致局部地区的环境变动,以及官方与民众对环境变动的种种社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评述富溪隧道进口右侧边坡的地貌、岩性、构造、地表水和地下水特征入手,结合调查资料,对滑坡的构造、形成原因和继续活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就滑坡对隧道的影响进行论证,提出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长江上游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江上游1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大小滑坡15万多处,泥石流沟道1万余条。水土流失及其极端表现形式——滑坡、泥石流频繁,常酿成重大灾害,严重影响着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4年3月,宜昌市自立路小学的师生对滑坡后的秭归县沙镇溪千将坪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研究周边地区多次发生滑坡的原因,提出减灾、治理滑坡的新方案,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购买的巫山神茶进行体外抗氧化及抗突变效果评价.通过体外实验分析,研究巫山神茶的功能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巫山神茶水提取物比低浓度茶具有更好的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1000 mg/kg浓度巫山神茶水提取物也表现出最好的抗突变效果.综合分析得出,一定浓度的巫山神茶水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功能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