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课程.教材.教法》2016,(11):112-122
日本在二战前和战争中实施"国定教科书"制度,推行"皇国史观"教育。战后"国定教科书"逐渐向"审定教科书"转变,这一趋势遭到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三次大的攻击,日本教科书也相应出现了总体上的"改善"或总体上的"改恶"的三次大的动荡局面。战后日本历史教科书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反映了日本社会内部关于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两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和斗争结果。针对"日本教科书问题",一些媒体热衷于新闻线索的"耸人听闻"性而不是科学性。作为历史研究,不应停留在对日本右翼的单纯愤怒上,更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日本进步力量配合斗争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中日韩三国的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历史研究及其成果,为东亚历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三国的历史教育拓展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科书是年青一代认识其他国家的主要渠道和载体之一。考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变化,既能显现一国国民历史观的变化,也能管窥到人们的历史观的变迁对教科书编写的深刻影响。笔者详尽考察了新中国各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的明治维新陈述后认为:教科书对明治维新记述的嬗变,与思想解放同步,表现出中国人在不断修正自身对日的认识,使之科学化、符合历史事实;中国人在教科书中修正对日认识和历史记述的过程,可以为日本人思考教科书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香港和台湾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此表现了极大的关注。港台的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描述与大陆的不尽相同,为了更客观地探讨现行教科书的问题,文章选取大陆"人教版"、香港"教育版"和台湾"翰林版"的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作为研究对象,为大陆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由来已久,2002年版历史教科书的出笼及对其审定的"合格"再次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为此,中日韩三国学者决意编写统一教材<东亚历史共同读本>.本文试在此背景下,从重视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特别是<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中,分析日本有关方面的态度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张国松 《历史教学问题》2020,(1):27-32,164,165
教科书是形塑和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作为日本侵华暴行的典型,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不久即被写入中国教科书并延续至今。80年多来,不同时期中国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的记述,在抗战动员、审判日本战犯、揭露国民党政权消极抗日、批驳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或淡化侵略历史的言行,以及国家公祭等不同语境中,被重新整合与诠释,其书写内容、角度和方式均有所变化。这并非意味着南京大屠杀历史本身发生了改变,而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不断深化。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是新时代中国教科书南京大屠杀历史书写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在中日关系中,教科书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影响着两国关系的进退。日本政界、财界及学界保守势力一直试图通过修改进步的历史教科书或批准反动的教科书,来试图掩盖对外侵略的历史。这遭到了战争受害国中的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也引起了中日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教科书里的日本二战小说在历史认识上所存在的偏差和作为教材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值得注意。在日本,它们对青年一代二战史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中国别导致对日本二战小说的误读,影响了从历史层面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8.
国人改编历史教科书 应该承认,作为历史教材乃至史学著作,《支那通史》和《中等东洋史》(汉文《东洋史要》)的学术水平都是相当高的,但将其原版引人或翻译而作为中国人学习中国史的教材则问题多多。首先,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国的历史,却用日本人编写的中国史教材,中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脸面何放?其次,以《支那通史》和《东洋史要》作我国学校的中国史教材的书名也不妥。那珂通世也说了:“支那”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他称”,而非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称。而且日本人以“支那”称中国,明治维新以后已有轻视、蔑视之意。  相似文献   

9.
陈思瑜  李月琴 《历史教学问题》2023,(2):17-22+193+224
历史教科书作为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载体。分析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内容,可以透视一国主流阶层对他国的认知,了解该国对待历史上双边关系等国际问题的态度。在菲律宾历史教科书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国历史的描述,本文通过近些年来在菲律宾中学所使用的不同版本有关亚洲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勾勒出教科书所呈现出的中国形象,以期把握当代菲律宾青少年对中国社会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科书肩负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其他的教育使命,是一个国家史学界主流研究成果的精华。在中韩两国人文领域的合作中,历史教科书的交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记录在韩国初中和高中教科书里的中国历史内容作参考,探讨韩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叙述特点,在洞察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韩国人的中国观的同时,希望也能探求解决两国历史和文化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社会围绕教科书如何反映侵略战争历史的问题一直存在斗争。但是日本右倾和保守势力则篡改历史,屡屡发生修改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回避、隐瞒、修改许多重要的侵略史实,不能直面历史的事情。这是其军国主义史观、皇国史观使然。究其根源有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现实等各方面因素。日本的这种歪曲历史修改教科书的做法,严重的损害了日本的国际形象,恶化了与亚洲各国的关系,引起了亚洲各国的高度警惕和强烈抗议。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愤慨     
日本将于2002年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是由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它严重歪曲历史真相,但竟然在今年4月初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对此我们表示无比愤慨。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被日本侵略战争残害的中国、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的本质是历史观的错误。战后日本不能正确地反省历史,并通过错误的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向青少年灌输战争意识,具有导致日本重新走上战争之路的危险。在历史教育中以正确的历史观为指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4月上旬教科书审定结果出炉前,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近日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古翼分子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和1997年以来,围绕历史教科书问题共掀起过三次篡改历史的逆流。他们的 企业否定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篡改的主要问题是:将日本描绘为神国;认为战争无正义与侵略之别;掩饰日军侵华的暴行;歪曲慰安妇问题;否定日本的细菌战和化学战;把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化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用德国和意大利对侵略战争认罪的实例,对比日本,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培训与研究》2007,24(5):73-7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香港和内地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此的编写都极为关注。但由于历史原因,两地关于鸦片战争的观点存在一些差异。香港高中中国历史教科书较内地高中历史教科书客观、公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健康积极的世界观,值得内地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考 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完全打破历史学科的传统系统和结构.在中外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史上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系.都是对我们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一大挑战。应当客观地说.新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有其优点:在知识处理上.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之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的推出 ,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日本右翼势力不仅推动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发动了极其残暴的侵略战争 ,战后 ,仍坚持“皇国史观” ,否认战争罪行 ,成为日本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 ,歪曲史实的根源。 2 0 0 1年 4月“教科书”案使日本右翼思潮达到高峰 ,这必将对日本下一代产生长久的恶劣影响 ,也为人们敲响了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的警钟。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历史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21世纪初法德两国联合推出共同教科书《历史》,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两个曾积怨甚深的民族国家合作编写的一部共同历史教科书。这一重要成果历经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反复磨合,具有鲜明的"超民族"特点,有利于法德民族之间的进一步和解,有利于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认同的构建,也为世界范围内围绕历史问题的"和解"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著名学者葛兆光说:“我对现在大学教师不教书深恶痛绝。”近年来,他是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教书上。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也深感现行的教科书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以他开课的中国思想史为例,他认为现行的许多历史教科书的共同缺点是:一、都是概论式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二、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内容无趣、枯燥;三、没有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