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虽然说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和社会担当,但其实很少有科学家将科普做得很好,不过在2013年的时候我见识到了一位将科普做得很好的科学家。在许多人眼里他是名副其实的"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博士毕业后留台工作,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到信息与计算中心主任。他通过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将天文学数据结合,主持创建了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他是谁呢?  相似文献   

2.
正2月11日,中国科协在京召开中国科学家精神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相关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他表示,近年来中国科协围绕宣传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发布了《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正2月11日,中国科协在京召开中国科学家精神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相关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他表示,近年来中国科协围绕宣传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发布了《科技工作者践行  相似文献   

4.
公众理解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科学家被公众了解的程度。由于科学家在学术,科学知识和公众影响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他们在科普方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就是当代科学普及界的明星,他的科普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影响巨大。他也因此被青少年所崇拜,他被选为最聪明的人,同时被誉为“科学先生”,就连他的穿着——高领毛衣、夹克衫,也在美国青少年中风靡一时。可见科学家在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同一般。在我国公众心目中的科学家是怎样的?他们了解科学家吗?为此我们做了下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中国3856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内在形象。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从认知、情感特征看,青少年认为科学家智商高、情商一般,与对科学家的评价相比,青少年肯定自己的情商,但对智商不够自信。从工作价值看,青少年认为科学家的工作价值大,但随着年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这种认同呈下降趋势。从生活状态看,青少年对科学家生活状态的刻板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爱因斯坦、爱迪生。但是,有一位科学家的成就却几乎是以上两位的总和,并且他的成就在过去的100年里早已悄悄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续改变人类的认知,甚至颠覆我们所知道的物理理论……他的名字就是尼古拉·特斯拉,尽管对多数人来说,他是如此的陌生。  相似文献   

7.
从个人经历上看,目前仍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于德泉院士有着老一辈科学工作者通有的革命精神:以探索未知、发展科学为己任;富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的科研经历,几乎贯穿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整个历程,从他身上,折射出半个多世纪中国科学家与中国科技的节拍。  相似文献   

8.
王传超 《今日科苑》2020,(4):44-49,58
林可胜是近代中国享有盛名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还在抗日战争当中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委员会总干事及救护总队部总队长,在医疗救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根据民国报刊中的若干记载和新发现的一些档案资料,记述了他在抗战中奋斗历程的若干片段。  相似文献   

9.
为弘扬探月精神,进一步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2月24日,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特邀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作"承前启后的嫦娥五号"线上科普讲座. 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作为我国探月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从世界探月发展史的进程出发,详细道出人类探索月球之缘由,探月工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还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探月的16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在探月工程中取得了多个世界首次和全球第一的荣誉.最后,欧阳自远院士展望了我国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测工程的未来,并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他指出,中国应该飞得更远!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科学基金工作取得了主要进展根据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精神,1986年2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并且任命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唐敖庆教授为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个月来创业维艰,在基金有限、工作量大、人员不多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业务,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唐敖庆先生是蜚声国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教育家。他毕生坚持学术报国,敏锐洞察国际科学前沿,严谨治学,硕果累累,两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公认为中国量子化学的奠基人。唐老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理论化学优秀人才。唐老是科教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在领导科学基金工作期间,他始终尊重科学规律,始终坚持科学家的主体地位,以战略科学家的开阔视野,科学民主管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中国科技届头一件大事,毫无疑问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并且是一位女科学家。我们在屠呦呦获奖后短短几周时间就推出了《呦呦有蒿一一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书,从"523任务、青蒿素的前世今生;科研大协作以及诺奖等几个方而为读者详细解读这一中国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实我们早在2000年起就开始关注青蒿素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能源科技界,有一位中年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年轻的老科学家",说他年轻,是因为他1999年被聘为国家973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时年仅34岁,说他老,是因为他多年从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术的壤宝,H.G.韦尔斯(H.G.Wells)先生于本年八月十三日在伦敦本宅逝世。中国人对于这位学者,由于他许多著作,如世界史纲,生命之料学等之译为中支,是相当熟悉的。一般人都认为韦尔斯是个文学家,或者史学家,但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的贡献亦复是伟大的。尤其在中国这种情形下,我们很希望科学家间也有韦尔斯之类的人物,因为他在科学上的做法,是最最接近大众的。不用说,韦尔斯是受过科学教育的,他并不曾从事科学研究家的工作,但是他对于科学的贡献却比多数的职业科学家还要多。这个矛盾现象可以由两点来解说。第一点,韦尔斯的  相似文献   

15.
云帆 《百科知识》2009,(22):7-8
让我们结识一位以自己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华裔科学家。他叫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今年76岁了。他于1957年毕业于英国伍尔维奇理工学院,随后到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守忠 《百科知识》2009,(20):40-41
进化生物学家威廉·汉密尔顿是一位在生物学界颇有建树的科学家,他的许多观点想象奇特、新颖、大胆,颇有些像科幻作家创作科幻小说,其中尤以他的云论假说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云中存在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制造了云。  相似文献   

17.
"并不是说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只是中国科学家最快做出了反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在谈及超导研究中说到.从捕捉信息到成果发表,陈仙辉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他的速度似乎颠覆了人们对于基础研究"十年磨一剑"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类比思维得到光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的工作。详细描述了美国科学家如何利用类比研究法从英国科学家被遗忘的工作中得到灵感,以及如何巧妙实验实现自加速光束的过程。简要介绍了自加速光束的独特性质以及目前国际国内研究的发展现状,尤其叙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在相关研究中的杰出工作。最后提及了一些有关自加速光束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9.
骆瀚 《今日科苑》2010,(7):88-91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长江学者成就奖……荣誉的背后是骄人的科研成果。多年的勤奋积累和严格要求,使郑永飞院士换来了累累硕果。走近他,你会发现他的思想之睿智、事业之挚爱、工作之勤奋、处世之低调与  相似文献   

20.
正《知识分子》2016年9月4日刊发了杨振宁先生的文章《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作为正在高能物理一线从事实验工作的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我不能同意他的观点。杨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科学家,我更尊重科学和理性。如果以下言语有冒犯之处,还请原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