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花亮 《物理教师》2006,27(2):42-43
我们知道薄膜干涉是同一束光照射到同一薄膜的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互叠加的结果,由于是同一束光反射的,这两列反射光满足相干条件.如果是液体薄膜,由于重力作用会使薄膜形成上薄下厚的情形.这样来自两个表面的反射光,如果满足光程差是波长整数倍,即δ=nλ(n=0,4,2,3…)则形成明条纹,如果满足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相似文献   

2.
1.发生干涉的是哪两部分光?光通过薄膜时从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反射出来的两束光叠加而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就是薄膜干涉,发生干涉的是薄膜两个表面的反射光.  相似文献   

3.
牛顿环释疑     
张汀龙 《物理教师》2010,31(8):30-30,32
将一曲率半径相当大的平凸玻璃透镜凸面向下放在平面玻璃的上面,在两者之间就形成一个劈尖形空气薄膜层.将平行光束垂直地射向平凸透镜,如图1所示,透镜下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玻璃上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以接触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环形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菲涅耳公式为基础 ,给出两束反射光振动面夹角的解析表达式 ,用解析的方式讨论了薄膜干涉的附加程差问题。讨论了各种情况的附加程差的问题 ,更正一些错误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陈献文 《物理教师》2005,26(1):38-39
目前使用的《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三册课本,在"光的偏振"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向合适,使反射光与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为90°,这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都是偏振的,并且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并附有如  相似文献   

6.
双缝干涉: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干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A.对干涉图样的研究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  相似文献   

7.
以光的电磁理论为根据,分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中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使反射光与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这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的,并且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图20-20)说法,并给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高中物理使用的一本教材中[1],笔者对教材的第166页,光学部份插图18-10有一些看法(图1),笔者认为该图有明显的错误,因此提出来与各位同仁们共同商榷,以期弄明白正误,不足之处欢迎指教。1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薄膜干涉是同一束光照射到同一薄膜的两个侧面的反射光相互叠加的结果,由于是同一束光反射的,这两列反射光满足相干条件。如果是液体薄膜,由于重力作用会使薄膜形成上薄下厚的情形。这样来自两个侧面的反射光,如果满足光程差是波长整数倍,即δ=kλ(k=0,1,2,3…)则形成明亮纹,如果满足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2k 1)λ…  相似文献   

9.
远在1669年,丹麦科学家巴塞林发现,当一束光线沿一定方向穿过的透明晶体方解石(CaCO_3)时,它会分裂成独立的两束光;当绕着入射光的方向转动这块晶体时,一束称为寻常光的光(o光)将保持稳定不变;而另一束称为非寻常光的光(e光),却随着晶体的转动而转动。荷兰著名物理学家惠更斯成功地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认为,如果光波进入方解石晶体后分裂成两列波,其中一列波在各个方向都以相同的速度在晶体中传播,而另一列波的速度与它相对晶轴的方向有关,至于传播速度这一差别何以能形成两  相似文献   

10.
根据菲涅耳公式,讨论了线偏振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时,反射光的偏振态与入射角、折射率、入射线偏振光矢量方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用干涉法检测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中学教材中一般只提及“如果被测表面是平的,干涉条纹就是一组平行的直线,如果干涉条纹发生弯曲,就表明被测表面不平。”那么干涉条纹的凹凸弯曲反映被测平面的何种平整缺陷?常见的平整缺陷又会使干涉条纹弯曲成何形状?中学阶段还不具备定量研究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用交线法,辅以几何知识,定性研究条纹的形状及变动。交线法原理:干涉法检测平面光洁度的装置如图1所示,当单色光从上面照射,样板下平面与被检平面的反射光将发生干涉,同一干涉条纹处的空气膜厚度是相等的。我们把薄膜上厚度相等的各点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基于菲涅耳公式讨论了在内反射条件下,等振幅TE和TM线偏振光以不同入射角入射时反射光偏振状态,发现在入射角满足0≤i1≤ic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随入射角增加变化;当ic<i1<90°时,反射光为左旋椭圆偏振光;当i1=90°时,反射光又蜕变为线偏振光.  相似文献   

13.
“用双棱镜测光的波长”是一个重要的光学实验。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凸透镜会聚后照在一狭缝上,从狭缝出来的光照在一双棱镜上,经双棱镜折射后形成两束相干光,这两束相干光好象是从狭缝经双棱镜折射而成的两个虚象(虚光源)处发出的,在两束相干光相遇的区域产生干涉,此干涉与杨氏双缝干涉相同。实验中,测出干涉条纹的宽度△X、两虚光源所在平面到观察屏(测微目镜的焦平面)的距离L、两虚光源之距d,根据公式求得光源发出的光的波长.下边谈一谈我对这一实验的一些研究。一、公式d=的一种证明本实验是通过两次成…  相似文献   

14.
某资料上有这样一道光学习题:一束白光从左侧入射肥皂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B.人从右侧向左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 原答案为A、C.笔者认为,原答案将选项B排除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和谐"呢? 一、善于引导、善于观察、善于总结 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光的反射>时,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光的反射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可以提出:(1)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2)反射光、入射光的大小粗细是否一样?(3)反射光、入射光的夹角关系?(4)两支光在速度方面有什么差别?(5)反射光和入射光有什么规律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几个问题,而不必完全按照课本来学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反射光的偏振状态。发现反射光的偏振态与入射角和两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有关。  相似文献   

17.
心中的祖国     
飞机开始降落了,刺眼的阳光透过舷窗直射进来,机翼下几十米处的陆地上停放着成群的汽车,铮亮的车身在炽热的阳光下闪闪泛光,几百扇车窗的反射光穿插交梭着,组成成千上万耀眼夺目的光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光学元件的调试对全息光栅条纹所产生的影响,运用ASAP光学软件对双光束干涉光路中的激光器、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准直镜和干板进行位置、形状与尺寸建模,光学特性赋予和光线追迹仿真。干板相干能量分布结果表明,各元件光学面中心等高、共轴且扩束镜和准直镜共焦时,激光波长和光路夹角的改变会导致条纹间隔相应变化,分光比的增加会导致条纹对比度下降;反射镜与扩束准直系统不共轴将导致条纹倾斜且对比度下降;扩束镜和准直镜不共焦时,条纹将变成圆弧形。这与理论分析或通过CCD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符,说明ASAP仿真调试的可信度高,对于避免因光学元件调整不到位而造成条纹不理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参考借鉴到全息光栅制作光路的实际调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一、相干条件参与叠加的两束光满足一些必要条件时才能发生干涉现象,这些必要条件叫做相干条件。它们是(1)两束光波的频率相同;(2)两束光波的振动方向一致;(3)两束光波的相位差(或光程差)稳定。  相似文献   

20.
发生全反射时,反射光的相位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从菲涅尔公式出发讨论了这个变化规律,推导出反射光相位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