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州新建住宅楼盘名称命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出发,对所搜集到的广州1439条住宅楼盘名称作了研究,重点研究不同字数的住宅楼盘名称的总体分布情况及其音节结构特点,通名发展的新趋势,双音节通名的音律搭配特点;专名的选词特点、语义特点和音律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广州住宅楼盘命名中在通名和专名的选择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2.
地名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具有形音义方面的特点。通过对东阿县561个自然村落名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东阿地名在语音上以双音节为主,韵律上主要选择平平相配的组合;结构上主要是"专名+通名+通名"型;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刘丽芬  肖欢 《外国语文》2023,(1):123-131
从形式和语义对比分析中俄两国景点名称,并基于所比结果讨论中俄景点名称的互译。研究结果表明,中俄景点名称的组构形式多为“专名+通名”,还有“属性名+通名”“专名+属性名+通名”,少见“专名”。此外,汉语还有专名通名化以及借用诗句的“专名”。专名多为地名、人名,也见动物名,通名大多对应。属性名标明景点的类属、特征、质料、领域、功能、序号等。中国景点名称以托物言志命名为特色,俄罗斯则以历史来源命名居多。中俄景点名称互译模式为逐词对应、专通互换、通名缀补、文化专名音译—意译互参、专名文化内涵阐释等。本研究旨在为中俄景点名称互译提供对比语言学视角,为汉俄对比与翻译教学提供参考,为中俄旅游文化互鉴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4.
湖南侗语地名不仅记录了侗族人对其聚居地的地理环境的认知和分类,也蕴含了丰富的语言、历史、文化信息。湖南侗语地名在语言结构上采用侗语偏正式结构特有的"通名+专名"结构,在命名理据上,通名主要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人工建筑物或设施、聚落或行政区划等命名;专名主要以动物、植物、方位、地形特点、民族、姓氏名等命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音节特点、音节节奏、通名的词汇特点、专名的词汇特点。以及案名命名的规范化等方面对南京住宅楼盘案名进行了统计分析,案名不仅涉及语言学诸多方面,而且体现了社会心理、城市风格和大众审美,并且与地方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网络搜集到的南充290个楼盘名称为研究对象,从语用角度,对楼盘名称的组合方式、通名、专名的选词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命名能反映出当地的传统文化、地理特征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潘福刚 《华章》2007,(8):68
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对搜集的800个白酒酒名进行分析,指出酒名在专名与通名的组合方式、音节选择、词汇语义选择、修辞选择上的特点,并对白酒命名的方式作有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网络搜集到的南充290个楼盘名称为研究对象,从语用角度,对楼盘名称的组合方式、通名、专名的选词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命名能反映出当地的传统文化、地理特征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杨旭 《现代语文》2016,(4):10-13
王寅(2014)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以"命名转喻论"对专名问题作出了统一解释。地名作为专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活动也遵循"命名转喻论"。文章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以介休村名为例阐述了地名分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及原则,研究发现:基于喻体内涵可把地名分为特征和属性(自然、人文景观)、来源和生成(历史)、作用和功能三大类;地名转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过程可区分为喻体为专名和喻体为通名两种;地名转喻的原则包括:地名所涉本体和喻体须满足转喻映射的某一默认类型;地名转喻过程受多种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的制约;地名转喻会受到一些文化、社会、美学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罗江霞  杨菁 《考试周刊》2014,(47):16-17
文章对赣州市区137个新建住宅楼盘名称的"去通名化"现象进行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从其组合形式、通名使用情况方面剖析了赣州市楼盘命名中的"去通名化"现象,并且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楼盘命名"去通名化"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为开发商今后的楼盘命名工作提供借鉴,有利于规范赣州市楼盘的命名,还可以促进赣州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赣州市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区名的命名研究已成为当代地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学术界对重庆地名的研究尚不系统和深入。实际上重庆的区县名命名方法十分独特。就今天重庆43个区县名而言,其命名可以归纳为3大类12小类,而且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独特性,研究这些独特性和规律性对于指导今天重庆的地名工作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名具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是人类文化史的活化石。地名中的村名具有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和附加式等词或固定短语的结构。村名中语义类型的结构元素有“通名”和“专名”.其间包括地理特征、方位和姓氏、物产、情感观念、历史变迁等要素。  相似文献   

13.
张明宇 《天中学刊》2011,26(4):79-83
关于名称的意义,现代语言哲学家主要持两种观点:名称有意义论和名称无意义论。建立在摹状词理论基础上的名称有意义论认为一切名称,无论是专名还是通名,都有各自的内涵并且其内涵实质上是一些缩略的摹状词或伪装的摹状词;名称无意义论认为名称是固定指号,而摹状词是非固定指号,固定指号无意义,名称和所指对象是通过因果起源和历史链条联系的。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审视,如果以是否形成概念作为名称有无意义的标准,那么通名有意义,而专名由于范畴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成员,可分两种情况:典型成员无意义,非典型成员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村庄是比地名更小的地方行政单位。一个地区村名的命名往往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多种因素有关。以苍山、洱海间的大理镇等5个镇为例,对村庄的名称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白语和汉语对村名命名产生的影响,对村名命名的类型进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村名中体现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山水自然文化。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村名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一种文化形态,地名文化包含历史的、地理的和乡土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含义。基于比较文化学视角,运用语言学的历史比较方法,对英国和宁波海岛命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海岛命名溯源,包括海岛命名方法、海岛命名语源或词源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不同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下产生出不同的海岛名字,以及中英民族对海洋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海洋文化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大连本地不断涌现出一些知名品牌,但总体数量少,影响力有限。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我们对所收集到的大连本地近300个产品的中英文品牌名称进行分析,发现其品牌名称遵循了汉英各自的语言特点,形成了自身的规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字词生僻、品名异化现象较多、以熟悉度受限制的人名地名命名、大量拼音替代英文名称等,建议在今后的本地品牌命名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决定着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中国人以整体、崇古、辩证等思维倾向为主要特征;美国人则以瞻前、分析、逻辑等思维倾向为主要特征。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中文菜谱和英文菜谱的命名方式必然产生影响。从思维方式分析中文菜谱和英文菜谱的命名,可以更好地指导中文菜谱英译,加深美国对中国文化了解,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搭建更高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品牌命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在跨文化的营销活动中,品牌命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商品的竞争力。本文试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化妆品品牌的命名,一则希望帮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中西化妆品命名不同的根本原因,二则希望对化妆品厂家和商家给自己的产品命名提供一些启示,使其化妆品能吸引目标受众者的眼球并刺激其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交流角度看外国人名翻译方法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作为社会语言和文化的产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诸如宗教、历史、风俗习惯等重要文化信息。从人名翻译的历史来看,人名翻译经历了一个从归化音译到异化音译再到音意译相结合的变化过程,其背后原因颇为引人深思。本文想要结合归化异化策略,从语言文化交流角度对于人名翻译的变化进行探讨,以求能更好地理解把握人名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阐释了汉语姓名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密切关系.并从不同视角,总结归纳出汉语姓名不同于其他民族姓名的典型特征,即中国人对姓名的重视程度极高,存在既有名又有字的传统,汉语姓名体现了某种审美心理,取名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极深,取名大量使用修辞手段,造成特殊效果,在姓名使用中存在避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