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读者对图书资源的检索效率,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制作馆区2.5维全景展示地图,并结合GIS的统计分析和地图可视化功能,建立了基于3DMAX和GIS技术的三维图书馆空间管理系统.该系统与图书馆已有的Aleph500系统进行属性信息的集成和共享,用户可实现对馆区图书空间位置的全景查看、漫游、定位、导航以及资源信息与空间信息的双向查询和对资源的统计分析管理等功能.根据用户使用本系统之后的反馈结果显示:本系统能很好地提高读者获取资源的效率,并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数据新闻、地图及可视化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结合2014-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作品案例分析,探讨数据新闻中地图可视化的应用和设计特点。在数据新闻作品中,可视化地图应用广泛,如应用于政治、社会、人口等议题。地图可视化可以巧妙利用色彩、图形符号等进行更好地呈现,交互性地图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与参与感。使用地图进行数据可视化,重要的是表达数据的内在逻辑和关联,为叙事和传播服务。同时,也要谨防唯数据至上,客观使用数据,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可视化技术在知识管理领域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三个角度:即知识发现的可视化、知识表示的可视化、知识组织中的可视化,探讨可视化方法在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知识发现的可视化指在对原始数据分析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可视化的操作来实现知识的发现;知识表示的可视化是指将其他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如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所获得的知识和规律利用可视化的方法表现出来,使得知识便于理解;而概念地图、认知地图和思维导图则是可视化方法在知识组织中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电力用能信息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用能业务的分析需求,而电力用能数据都具有位置信息这一属性,地图这一载体在数据分析处理和可视化方面就具有天然的优势.目前电网内部系统只有电网GIS针对电网线路使用地图应用分析,而更多的营销用户没有针对用户地理属性分析用户的用电行为、区域用电行为,论...  相似文献   

5.
信息可视化与内容描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方便地对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搜索,需要新的内容描述方法。本文介绍了几个例子和原型系统,它们指明了信息可视化技术如何被应用于内容描述。信息可视化技术使可视化内容地图可以自动生成。这些地图抽取和定义信息模型、种类和作者、概念以及其它信息实体之间的关系。这些地图还支持多种多样的交互功能,用于用户探索概念关系和隐含的信息。本文还提出了关于内容测度、内容结构和内容与内容结构的可视化显示的许多问题。我们相信,理解这些问题对于信息访问语义地图是一个显著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地图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它在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图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备工具,其应用已从最基本的地名路线查询发展到基于地图分析和处理的更广阔的领域。在军事测绘领域,纸质地图是地图可视化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是测绘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挖掘并传播工业遗产文化内涵,是以公共文化与教育机构为代表的组织使命,其中利用信息可视化方法开发工业遗产的事业值得参与。本文在相关理论文献与实践案例的研究基础上,主要梳理了亲身实践案例“近代上海工业文脉”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这是一张利用地图API制作的专题电子地图,实现了工业遗产信息可视化,致力于整合图书馆文献、网络媒体与用户生成的信息资源,传播工业遗产承载的工业社会文化与城市生活记忆。面向知识服务的地图应用本身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与交互性。  相似文献   

8.
地名景观是一种非物质的语言景观,它们有时写在地图上、书上,有时写在路标上,有的甚至只是印在人们的头脑中,虽然它们不一定具有可视的物质形态,但是它们满足景观的空间特征,即指示着地表特定的空间。地名最观的时代性、空间性决定了它们可以反映出其所分布地区的文化空间过程,可以推断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扩散过程。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城市地名由来的探讨,揭示了江苏省城市地名由来所遵循的主要依据原则及命名时所反映的一定文化内涵,对江苏省城市地名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斌 《出版参考》2005,(1S):12-12
地图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的缩影,中国地图出版社几十年来,牢记地图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实施精品战略,他们出版的地图产品以其权威性和高质量享誉全国。近年来他们在编制地图过程中,在实现地名汉译规范化,纠正外国地名汉译误差方面,也做出了显著成绩。他们对原有的汉译地名除英文有改动之外,法、德、西、俄等语言的地名修改量达30%左右,北欧、西亚、南亚、非洲等国语言的地名修改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网站作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平台,兼顾文献资源检索与提供和网站信息服务的双重角色,网站信息组织和资源揭示的可视化程度直接影响用户对图书馆资源信息获取和服务体验的评价反馈.文章以国家图书馆网站为例,分析了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图书馆网站可视化空间的建设方案.利用可视化技术对数字图书馆现有网站形式进行优化改造,将有效提高数字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的实用性,促进资源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科学地图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简介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上科学地图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近期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论文和基于专利的科学地图可视化研究进展,最后对几款实用的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简要推介.  相似文献   

12.
鉴于节点知识地图有助于语义对等网环境中的节点用户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提出一种语义对等网环境下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并进行实例验证。该方法把传统对等网上知识地图构建的思想引入到语义对等网中,依据语义对等网环境特有的节点资源语义标注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本体技术进行知识抽取,并使用OWL语言进行知识的描述,同时引入具有语义的三元组方式对知识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最终动态生成可视化节点知识地图,实现节点资源有序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胡昌平  张晶 《图书馆论坛》2014,(5):29-35,70
文章首先将地图传输理论作为研究视角,重新审视布鲁克斯的知识地图设想,揭示知识地图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而引入地图可视化理论进一步解析这一概念的内涵,并在地图学标准下将其划分为信息传输知识地图和可视化知识地图。最后以Cartography Cube模型为依据,从数据使用、受众范围、人与地图之间的互动程度三个方面展望知识地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共词可视化:以人类基因组领域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静怡  孙坦  陈涛 《情报学报》2007,26(4):532-537
为了解决由基于资源的第二代数字图书馆阶段向基于知识网络服务的第三代数字图书馆的过渡过程中在信息获取中经常存在的问题,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想要的内容,对某一个知识领域或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解,实现科学映射.本文以人类基因组领域为例,将共词可视化应用到学科领域分析上.根据该领域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词关系,形成共词矩阵和相似矩阵后,通过3种方法--战略坐标、网络图和自相关地图,生成相应的3种可视化结果,各有侧重地揭示了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战略坐标可以揭示出人类基因组领域的研究结构和发展趋势,网络图可以补充揭示每个研究热点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自相关地图反映研究热点的自相关程度.探索了通过共词可视化,表达学科和知识领域的各热点之间的关系,揭示知识领域的结构,映射知识领域的发展趋势,促进信息获取,使知识结构更加明显,帮助用户达到他们的目的.共词可视化为研究知识领域的相关问题、实现科学映射提供了若干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检索结果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检索结果用图形进行可视化显示 ,是改善检索效率的有效途径。信息可视化的三要素是 :空间化、显示空间、用户交互机制。检索结果可视化的常用方法为 :基本分类的文档簇法、基于超链接法、基于语义内容法。图 2。参考文献 12。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梳理传记资源组织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地图相关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传记资源的组织,构建出传记资源知识地图模型,并以王重民传记资料为例,实现了传记资源知识地图的构建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地图是图书编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错误主要表现在地图的漏绘、错绘以及地名的错标.这是未按规定履行送审程序和不规范的二次加工处理导致的.图书编辑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履行地图的送审程序,并谨慎处理地图的二次加工,切实保护地图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8.
专利地图是新形势下为提高政府科研管理质量,解决公共信息失灵,探索技术发展态势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为政府科研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文章在对共现分析和专利地图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共现分析的方法,从数据关联模型、共现连接强度、线性相关系数三个层面,构建了一个三阶段的共现分析模型,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将专利信息绘制成专利地图,以图谱的形式展现分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以公路工程领域为例,进行可视化实验,以此判别该领域的深层次结构,为专利地图在政府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近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图书馆界积极引入交互地图,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与单体图书馆相比,城域图书馆的建设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密切,交互地图的应用空间较大。为发挥交互地图在城域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模型构建法,借鉴其他行业经验,构建城域图书馆交互地图平台模型,讨论平台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可视化、交互地图模块构建、城域图书馆交互地图种类及交互操作,探讨城域图书馆交互地图的应用价值,包括提高图书馆布点的合理性、提高资源和服务配置的科学性、促进基于地区的读者研究、提供服务和资源导航、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揭示、提高图书馆数据的呈现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贺丽青 《传媒观察》2023,(5):107-113
伴随中国媒体融合进入深度融合的攻坚阶段,跨媒介叙事被引入到媒体融合的业态中,日益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跨媒介空间叙事主要从空间的视角,借助音视频、H5技术、VR、AR等可视化的多媒体交互技术,通过新闻主体的场景构建和新闻客体的场景共创,围绕新闻议题在媒体空间中的运作逻辑,以人机互动实现有效用户到达的新闻呈现。本文以中国新闻奖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作品《6397公里的守护》为例,该作品通过甄选长江沿岸十一城的人文地理特征进行环保地图空间的建构,借助用户环环相扣的互动解锁来完成长江环保主题的空间叙事落地。以空间为媒,探寻主流媒体在融合新闻跨媒介空间叙事的创新路径,可以作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向度和学术想象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