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翻译?创作?——评析解构主义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研究领域,解构主义以其激进的反传统理念,如否定结构和意义,消除原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解构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宣称译者是创作主体无疑对传统的翻译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解构主义通过消除权威,意在掩盖翻译与创作的差异爬梳翻译的实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但翻译并不等于创作。  相似文献   

3.
"作者之死"的实质是否认作品中作者的"在场",剥夺作者对文本的控制权与解释权。在传记小说中,戴维·洛奇以作者身份、批评者身份进入小说文本,以彰显作者"在场";洛奇还把与小说主人公"对话"的"前传记"过程写入小说,成为小说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洛奇在传记小说文本中前景化了作者的编辑、写作、评论等行为,有力回应了现代批评理论对作者权威的否定,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及有关文章所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进行综述后,多层次论证了:“A--↑A-A”和“-↑A-A--↑A”,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两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权威是老师,一贯的做法是重结果轻过程,重划一轻个性。在这样的权威与划一下,许多有个性的学生、有个性的答案都遭到了否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下放选择权,实践了课堂评价的开放,在评价手段上突出了“三个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庄子对上帝鬼神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家,他虽然没有否定上帝鬼神的存在,但把道置于上帝之上,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他向人们揭示了神道设教的真实面目;对相面、鬼神致病、驱鬼活动也作出了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否定普世价值的某些观点在辩驳方法、论证观点等方面存在偏差与片面的问题,指出作者要否定普世价值必须解决的几个环节,但当前的现实表明要否定普世价值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关系之一,也是一对矛盾体。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应将教师的合法权威排除在外,师生关系的民主和权威不是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而应该是在民主和权威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在发扬民主的同时,也要维护教师的合法权威。  相似文献   

9.
对《老子》一书的作者,书稿的来源与流传作仔细的辩证考究,辨析了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成为权威版本的渊源关系,肯定王本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尤其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日趋下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威也日益受到质疑,有人甚至提出了“教师权威消亡论”来否定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尤其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日趋下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威也日益受到质疑,有人甚至提出了"教师权威消亡论"来否定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否定在诗歌中的运用,是作者艺术匠心的体现,有着不可忽视的美学价值。通过对大量诗歌中否定现象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对诗歌中的否定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学会创新     
在美国,各个学院乃至整个社会最忌讳因循守旧,崇尚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他们鼓励学生们怀疑、反驳、否定前人的理论,即使否定的对象是自己的老师,甚至学术界的权威。而中国学生从小习惯了被动型的教育,听老师的话成了夸奖和提倡的标准,而自己的主意和想法往往被认为是幼稚和异想天开,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往往是能精确地“知其然”而很少主动探索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语言“非”的逻辑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自然语言中"非"的逻辑意义的多样性。一、它表示否定意义:充当负概念的语言标志、否定判断的联项,表达对判断的否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不单独做负判断的否定词;二、它表示肯定意义:它作为独立运用的词或作为词头与词于组合成词表达正概念,它可以做强势肯定词。文中论及负概念的语词构成与构词法的区别,并提出了负概念外延具有层次性的看法。作者表明,不能用自然语言的丰富性来否定人工语言的确定性,更不能用人工语言的单义性来否定自然语言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5.
“法治”即“法律的统治”。也就是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应当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当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冲突时,应当否定个人权威而遵循法律的权威。因此,法治与强调个人权威至上的人治是根本对立的。法治,作为民主国家应当实行的基本政治原则,在国际上早已得到公认。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法治理论的积极意义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和肯定。  相似文献   

16.
传统翻译理论赋予原文与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译文只是原文的临摹或仿拟,必须忠实于原文,做到与原文完全对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解构传统翻译忠实观,否定原文高贵而译文低贱的等级观念,重新表述"忠实",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来重新审视传统上的忠实观.  相似文献   

17.
英语对否定的表达与汉语差别很大,尤其是英语的"部分否定","转移否定","特指否定",以及"半否定"等,对说汉语的人来说,不太容易理解,翻译起来也容易出错.作者针对这个问题,对英语否定句型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如何进行翻译作了详细的英汉比较,并对英语的某些特殊否定句式进行了举例分析,提出正确译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对否定的表达与汉语差别很大,尤其是英语的"部分否定","转移否定","特指否定",以及"半否定"等,对说汉语的人来说,不太容易理解,翻译起来也容易出错.作者针对这个问题,对英语否定句型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如何进行翻译作了详细的英汉比较,并对英语的某些特殊否定句式进行了举例分析,提出正确译法.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还是权威吗?在新课程改革之前,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常识!然而,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倡导新的理念背景下,这是一个被怀疑、遭批判甚至被否定的命题。新课程改革崇尚民主和平等的价值,倡导对话教学,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这一切理念似乎都指向教师的权威角色与形象的消解。实际上,这是对权威概念及新课程理念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从古希腊以来发展到现在的非理性观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先验的非理性观、宗教的非理性观、人本主义的非理性观。作者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非理性观是不断进化发展的,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人本主义非理性观是对宗教非理性观和先验的非理性观的扬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