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宪国  刘晋  张凯 《冰雪运动》2003,(4):85-86,89
2001年我省体育局购置了新的速滑计时设备,新的计时设备功能全,可显示运动员号码,单组时可显示单圈成绩和总成绩,双组时可显示4个人的成绩,为给进口速滑计时系统配套,为我省承接的国际大型速滑比赛配备高水平的数字裁判设备,对研制适合速滑单双组自动、手动计圈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中长跑的计圈计时工作是比赛中的一个大问题,有的运动会上往往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形成多记或少记圈的错误,酿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保证该项工作顺利进行,按圈计时分组裁判的方法,完全可以杜绝上述错误。特别是在运动员人数多于终点才判人数一倍以上时采用分组裁判使用总记圈表判定名次的方法,效果更好。因此,有必要把这个方  相似文献   

3.
利用摄像与计算机图像辨析技术,实现速度滑冰比赛终点计时与裁判工作的计算机化管理.此系统可应用于基层速度滑冰比赛终点计时与裁判工作,可达到计时准确、高效与公正效果.简述速滑终点计时管理系统组成、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短道速滑计圈器由分组式控制键盘、主控器、号码、圈数显示器、计算机系统等组成,在单项和接力比赛时显示上场运动员的号码、所滑圈数,计算机系统自动记录以上数据;单圈累计时间和总成绩能按国际滑联的标准记录格式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存盘或打印输出。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台速度滑冰自动计时仪在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试制成功。这台仪器的主要功能①同时计录两名运动员滑跑的累计时间;②同时计录两名运动员滑跑的单圈时间;③同时计录两名运动员的滑跑圈数,并能预置应滑跑圈数;④自动发出最后一圈通知信号;⑤指示两名运动员换道和判断运动员触线抢跑;⑥输出信号带动大型显示牌和输出代码供电子打印机实施打印,并能保证在超圈情况下正确计时,计  相似文献   

6.
速滑计圈器的键盘输入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宪国  赵苏 《冰雪运动》2006,(3):126-129
单片机扩展键盘输入的设计方案比较多,一般解决方法是利用输入输出的扩展芯片,或者是利用串行输入输出芯片来扩展I/O口。为了减小速滑计圈器印刷电路板的面积、减少键盘的数量、提高键盘的多重功能。课题组利用单片机的寻址功能,把键盘设置成2种功能,寻址位为0时键盘处在圈数的设置状态;寻址位为1时键盘处在加1、减1、恢复原设置圈或重新设置圈等操作状态。  相似文献   

7.
从控制速度变化对力量训练的作用角度,构想了速滑蹬冰等动模拟练习器。通过计算机控制,使阻力随着蹬冰模拟练习中膝关节角度的变化不断地改变,从而使运动员在不同的膝关节角度下都能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8.
Margaria的跑楼梯法和Wingated30秒蹬功率车法是目前常用的测试人体无氧功率的方法。但是跑楼梯法需要找到合适的楼梯,同时用脚踏计时的方法会影响跑楼梯的速度。Wingated30秒蹬功率车法需要专用的功率自行车,在普通的功率自行车上测试只能依靠人工数圈数。本研究根据Margaria的跑楼梯法原理自制了一个斜坡跑台用来替代楼梯进行无氧功率测试,使测试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同时组装了简易光电开关计时器来取代脚踏开关计时。经测试比较发现,光电开关计时比脚踏开关计时准确性更高,测试出的无氧功率比脚踏开关结果大61%。本研究还组装了简易计圈装置,配合简易功率自行车使用,可以实现半自动计踏蹬自行车圈数,摆脱了人工计圈数,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非常适合经费不足的教学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田径比赛中长距离项目终点裁判记圈工作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终点裁判工作的实践和需要,设计了终点磁性记圈牌。对终点裁判的记圈方法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速滑运动的速度是所有以自身功能而推动身体前进的体育项目中最快的,500米平均每秒滑速最高可达13.50米/秒,就是一万米,平均每秒滑速最高也可达11.30米/秒。世界速滑纪录成绩的最小单位已经记到了百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的滑距是11.3厘米到13.5厘米,而更精确的是全能计分已经计算到小数点后四位,用来区分并列名次的先后,使速滑计分进入到千分之一秒的高度。速度之快、纪录成绩之精确是十分可观的了。但是速滑冰场的设计远远适应不了速滑高速发展的需要。400米的速滑冰场按现行  相似文献   

11.
张庆钢 《冰雪运动》2007,29(4):94-96
研制开发室内人工冰场智能化设计专家系统,可以使繁琐的人工设计计算、画图过程变得简单,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编程,并结合神经网络、模糊计算等方法,完成一个智能化的工程设计软件.该软件使负荷计算和设备的选择实现最优化匹配,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可使施工图的绘制实现自动化.此专家系统经调试、运行,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冰上课课堂教学控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课堂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对普通高校冰上课课堂教学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提高冰上课课堂教学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国东 《体育学刊》2007,14(5):59-62
为揭示速度轮滑双蹬技术的规律和特征,正确理解速度轮滑双蹬技术动作原理,为寻找更先进和省力的速度轮滑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以专业轮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获取不同速度滑行过程运动员在双蹬技术一个单步中的足底动力学参数。结果说明足底压力随时间变化是影响速度轮滑蹬动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足底压力传递特征体现了不同的技术动作,从而形成不同的运动效果;在快速滑行中双蹬技术更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14.
承受大赛压力的能力问题已严重影响着我国速滑运动员临场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温哥华冬奥会日趋临近,中国速度滑冰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速滑运动员的压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阐述了速滑运动员的压力表现、成因、调节特点、调节的原则和方法,认为与普通的压力调节不同,速滑运动员的压力调节必须适时地加压和减压,从进行外部施压和提高速滑运动员的内在抗压能力等多方面论述了速度滑冰运动员抗压力能力的培养,以期对速滑运动员积极备战温哥华冬奥会和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起东 《冰雪运动》2008,30(6):84-86
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分析暗示教育教学方法在冰上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组的测试结果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提高。得出,暗示教育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学习冰上技能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成绩;暗示教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状况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速度滑冰教学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现阶段速滑课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指出速度滑冰教学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抑制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学生在学习时自我反馈调整能力和反思能力差、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保持率低以及素质教育思想实施到具体教学中的渠道偏少等。提出积极鼓励主体主动探索,科学运用迁移规律,学会观察评价动作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强调合作学习等整改途径,旨在有效激发学生对速度滑冰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尽快地掌握速度滑冰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美国速度轮滑运动员取得的优异速滑成绩,得到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启示。对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的异同性、速度滑冰技术借鉴速度轮滑技术训练要点和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专项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得出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技术动作是最接近的;速度轮滑是速度滑冰最具实效性的专项能力训练方法之一;在淘汰了老式冰刀后,对克莱普冰刀是否进行了完全的侧蹬起到了有效的训练作用等认识,对速度滑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轮滑运动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学生们喜爱程度逐年提高,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普通本科生开设轮滑课程的相关问题以实践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轮滑课程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初步形成了轮滑课程体系;普通本科生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兴趣很高,认为开设轮滑课非常必要,普通本科生开设轮滑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还发现,学生最大希望在大一期间学习轮滑,因此大一是开设轮滑课的最佳时期;采取增加课时满足学生需求、多渠道培训师资力量完善轮滑教材、加强受伤防范意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加强轮滑标准场地建设等积极措施,保障轮滑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杨帆 《冰雪运动》2007,29(5):21-23
针对花样滑冰新裁判系统及规则的变化,提出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赛前成套动作目标设置与赛后归因训练方法。结合新裁判系统剖析单人滑运动员成套动作赛前目标设置的作用与内容及赛后归因的意义,对跳跃、步法和成套动作综合表现进行目标设置与赛后归因,为花样滑冰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迅速适应新裁判方法以及规则变化、提高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速度滑冰运动产生速度的动力来自于蹬冰,蹬冰技术是速度滑冰的核心技术.什么样的蹬冰技术才能使蹬冰产生最大效率,经过速滑界很多人的实践、研究和总结,提出最佳蹬冰技术应该是充分利用体重进行蹬冰,蹬冰方向向侧,利用倾倒加大蹬冰力量,蹬冰发力时机要早等等.怎样才能掌握速滑最佳蹬冰技术,掌握早蹬冰技术和其关键技术环节,是速滑项目重要的致胜因素.探讨了早蹬冰的涵义、意义,早蹬冰的关键技术、时机和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