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陈雪娟 《江西教育》2023,(19):40-4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利用诗词鉴赏课,通过品读意象与意境,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鉴赏语言风格,感受作者的个性特点;通过分析艺术手法,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文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的语言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当前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无法有效帮助他们语文作文成绩提高,因此,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鉴赏与教学,并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都注重古诗词鉴赏,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古诗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教学中教师需以品读古诗词的语言为起点,发散学生的思维。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为例,立足古诗词的品读、赏读、疑读,以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品读教学品的是言语,品的是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字以及背后真挚的情感与高尚的情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比较中品读、想象中品读、体验中品读、练笔中品读、探究中品读、多媒体中品读等方法,锤炼语感,发展语言,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品词析字,培养语言能力;重视问题引导,培养思维能力;重视鉴赏文本,培养审美能力;重视文化传承,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朱义新 《考试周刊》2010,(54):69-70
小说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是从作家灵魂深处流出来的,是作家感情思想的结晶,思想的升华。一篇优秀的小说离不开优美而传神的语言。因而,语言鉴赏成为小说鉴赏的重要内容,品评语言独特的魅力和功效是小说教学的"重头戏"。"品读""品析""品写"是鉴赏语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陈道红 《考试周刊》2014,(55):40-40
散文是中职语文课本中重要的文章题材,因其语言优美,鉴赏性强,深受学生的喜爱。从教学方式来看,散文教学注重鉴赏教学,通过学生朗读、美学欣赏和交流探讨更加准确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寄托,从而感受到散文语言魅力和意境美感。本文主要从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角度分析散文鉴赏教学应该注意的重点,探讨中职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促进中职语文教学事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发挥美育的功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研读,让学生受到语文材料的情感熏陶、美感引领,从而在品读语言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通过发挥想象,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融入情感,培养学生体验美的能力;并在表达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组织是语文文本中的语言性构造,指各个语言要素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彼此连贯有序且具有鲜明言语风格特色的系统。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语素、感悟语意、体会语言组织的意境、领悟语言组织的文法等教学策略,有助于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课程意识,它指教师对课程性质以及教育价值的认识。课程意识是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既是课标中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又是课程教学行为的指南。语文教师应树立三种课程意识及其相应的教学行为:语言艺术意识——引导品读;语言工具意识——引导践读;语言载体意识——引导探读。通过课程意识和课程行为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兴趣和快乐中掌握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阅读鉴赏本是一种学习认知的融合,无法进行分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的方法,学生的鉴赏品质也自然会提升。教师应发动学生从不同视角展开阅读认知,通过情节品读,建立阅读鉴赏意识;通过语言品读,丰富阅读鉴赏手段;通过意境品读,塑造阅读鉴赏品质;通过情感品读,拓展阅读教学维度。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慢慢的“悟”、细细的“研”,是激发学生语言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语文的灵魂”。(叶圣陶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传神,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对于体悟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培养学生的多元情趣和阅读、鉴赏、表达能力十分重要。鼓励、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文章无疑是交给学生一副放大镜,以情感为径,感情作舟,引导学生在品读欣赏中感受声音美、色彩美,培养审美情趣;在品读欣赏中揣摩文章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文美、内涵美,在语言和意蕴之间架设对话的通道。  相似文献   

15.
当前语文教学中面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难题。对于教师而言,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品味语言,品出滋味,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没有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学习语言。转换教学观念,用心品读语言,是语文教学走出耗时低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等实用类文本的教学,要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语言的品读来理解、体会写作的对象,进而把握作家的思想情感(虽然有些文本情感表达不是很明显);通过语言的品读来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说明文这种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它的语言,是它独特的言语方式,而不是其他的,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有语文性,让语文课成之为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词鉴赏从内容到形式、从技巧到表达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最近,与学生一起进行语文划块复习中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走了不少弯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从阅读鉴赏顺利走到鉴赏表达。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精彩之处、语言经典之处去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能从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就应让学生细细品读文中那该有的韵味,将文中韵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宁,去享受语言的魅力。一、在情感激发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审美-品读”式教学是一种美感熏陶式教学,通过具体、可感、生动的形象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形象的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美中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受到思想的启迪,既进行语言的学习,又发展观察、想象、鉴赏等审美阅读能力。在“审美-品读”式教学中,教师注重在教材中挖掘资源,体现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要改变学生习作中词汇贫乏、内容浅薄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师,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一课堂,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发挥语言的范例——教材的作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适当补充新鲜血液——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