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峰,是一位极有创造力的青年作曲家。他创作的《恋寻》、《让我再看你一眼》等作品获得听众的好评。为了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1989年初,他前往日本学习国外最新的流行音乐、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各种形式的音乐养分,使自  相似文献   

2.
马婷 《文教资料》2011,(9):90-91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他在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本文对该作品从作曲理论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艾伦·科普兰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科普兰的创作当中,协奏曲只有两首。对其中一首《单簧管协奏曲》中的旋律进行阐述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对科普兰旋律创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艾伦·科普兰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科普兰的创作当中,协奏曲只有两首。对其中一首《单簧管协奏曲》中的旋律进行阐述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对科普兰旋律创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艾伦·科普兰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科普兰的创作当中,协奏曲只有两首。对其中一首《单簧管协奏曲》中的复调进行阐述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对科普兰复调创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巴赫,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他擅长使用复调来诠释作品,创作了大量的高品质乐曲。《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所创作的众多管弦乐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其中一共包含六首作品。每一首作品的配器都不同,极其灵活。这部作品完美的展现了巴赫高超的写作技巧,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等方面的论述,来探究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河》创作组将根据冼星海大合唱改编为钢琴协奏曲,文章从钢琴与乐队演出形式的完美组合,充分肯定了演奏形式的变化所带给听众的不同音乐体验,从音乐自身的结构特征的美及钢琴织体的绝妙运用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其完美的形式对音乐深刻内涵的表达所起到的突出作用,尤其是钢琴与管弦乐队的结合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这一演奏形式,很好的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协奏手法,拓展了音乐表现空间与诠释手法为后来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充满童趣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谢尔盖·谢尔盖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Prokofiev,1891~1953),1891年出生于乌克兰叶卡捷林诺斯拉夫省的一个村镇里,自幼就显示出音乐才能。5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6岁时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印度加洛普舞曲》,9岁时便创作歌剧。1904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里姆斯基·科萨柯夫、里亚多夫、耶西波娃等名家,并悉心研究近代西方及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多次到英国、意大利等国指挥乐队和演出。1918~1932年,普罗科菲耶夫侨居美国、法国、德国等地,演奏自己的作品,指挥自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作曲家约翰·科瑞里利亚诺音乐作品《第二交响曲》为研究对象,从其创作技术与技法的多方面层次角度,结合作品的主题形态特征、音高组织、节奏、节拍和速度、结构原则、配器手法、弦乐乐队与弦乐四重奏写作之比较等方面,针对每个乐章的不同角度探寻分析其音乐创作个人风格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蒙特威尔第是一位跨越两个时代的伟大作曲家,他提出了“两种常规”;开创了弓弦乐器拨弦、震音的演奏法;他创作了第一部真正的歌剧《奥菲欧》,这部在音乐史上首次采用完整乐队为歌剧伴奏的作品;他的创作促使威尼斯成为第一个歌剧创作中心,并出现了第一个歌剧院。他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也正是有了蒙特威尔第,才使歌剧走向了第一个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1.
钢琴作品《秋月》是谭盾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时期的作品。在创作上,作者以自己所熟悉的湘楚文化为背景,打破地域文化的局限、吸收湖南民间音乐为素材的同时,与西方现代创作技术相融合,使作品既有民族特点又有时代特征。在弹奏上,我们也应以他的创作风格来探寻更好的音乐表达与处理。  相似文献   

12.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Anderson),美国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上,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作品语言明白如话,简洁有力;在语言技巧方面,颇受同时代的女作家格特鲁特.斯泰因的影响,通过语言的重复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他的代表作《俄亥俄州的温斯堡》(又名《小城畸人》)(Winesbury,Ohio)使他蜚声文坛。《小城畸人》是美国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作品,它由25个短篇组成,《双手》是其中一篇。舍伍德.安德森的创作特点影响了后来的作家诸如海明威、福克纳、沃尔夫和斯坦贝克等。  相似文献   

13.
路易斯·莫劳·戈特沙尔克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美国作曲家、钢琴家,通过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风格简要探析来分析作品《哥伦比亚随想曲》的作品风格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4.
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创作风格就是想要表达不同的风格,所以,在这种迥异风格的影响下,他在自己六十年生涯中创造了上百部经典作品,进而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俄罗斯风格、新古典主义音乐和序列音乐这三大时期为主要时期。《春之祭》是早起的艺术创作,最初斯特拉文斯基主要是想要写出一首交响曲,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被贾吉列夫(S.Diaghilev)攻破自己的阵地,最后才出现了芭蕾舞剧形式的《春之祭》。  相似文献   

15.
以《别亦难》为例,通过诗人李商隐诗歌中的文学艺术创作为媒介,领略到诗人具体意境,分析歌词,赏析歌曲风格,判断此首歌的曲式,来从不同角度综合的来理解《别亦难》这首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品内涵。以音乐的节奏、和声、音色、韵律等因素的组合而产生的音响为媒来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情思,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艺术创作的思索和追求。进而让我们更加了解艺术歌曲的定义及其特点,也从而让我们更能领略到中国艺术歌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并涉猎多种不同的音乐体裁和题材,写有《波兰舞曲》17首。其中的《升c小调波兰舞曲》(Op.26-Nr.1)对于肖邦的创作思想来说,具有明显而又重要的转折意义,它反映了肖邦对华沙武装起义失利的愤慨和对自己祖国的思恋,充满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肖邦的简要介绍,以及对该作品在曲式结构和演奏技法等艺术特征方面的分析,阐释了该作品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作曲家的拳拳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7.
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钢琴曲《杜姆卡》,不但是他众多钢琴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也是世界钢琴作品中一颗闪耀的珍珠.这首作品的副标题为"俄罗斯乡村景色",全曲以悠长广阔的抒情性旋律来表现俄罗斯乡村壮美的景色,以热情奔放的舞蹈旋律来表现斯拉夫人民欢快的乡村舞蹈,表达了俄罗斯人民积极乐观的情怀.它兼具悲伤忧郁与热烈欢快的情感表达体现了晚期柴可夫斯基的矛盾心理,它绵长的气息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言历来都被无数的演奏家和听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创作的无伴奏合唱《驼铃》,一经问世即受到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以及精湛的创作手法征服了众多专家与听众.对该作品的内容、结构安排、多声部语言、象声词使用、音乐发展手法等艺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内涵,从而正确诠释音乐.  相似文献   

19.
关注大陆流行乐坛的人,从《黄孩子》,开始结识一位名叫何训田的作曲家,知道他的音乐与以往所有听过的流行音乐完全不同。那是一种生命中渴望已久、令人感动得想哭的声音。有人评价:何训田第一次为大陆的流行音乐注入了文化,完全属于中国的文化.他以挑战著称在《黄孩子》之前,何训田是和瞿小松、谭盾等作曲家的名字连在一起的。他们令世人对中国音乐刮目相看.何训田创立了 RD 作曲法,即任意律和对应律作曲法,成为中国第一位用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他把所有的声音作为音乐的元素,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乐器。他极具挑战性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平仄》、《感应》、室内乐《天籁》、《幻听》等,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广播和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的演奏团体为他的作品在欧美作世界首演.因他对音乐创作整体变革的追求和贡献,美国“国际新音乐作曲家比赛1989——90”委员会授予他唯一的“杰出音乐成就奖”.俄罗  相似文献   

20.
拉威尔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夜之幽灵》是他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它有如梦似幻的意境、耳目一新的效果,是国际重大比赛参赛曲目中的宠儿,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都说,这部作品是拉威尔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创新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乐谱文本,从音乐语言、乐队化色彩和演奏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试论证《夜之幽灵》在探索之路上留下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