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就业领域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特别是妇女就业歧视,这不仅破坏了宪法所规定的平等权原则,而且严重损害公民的平等就业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有关就业歧视争议案件将越来越多,我国应结合国际上反就业歧视的举措,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体系的同时,通过专门立法和引入平等权行为政策等措施,以更充分地保证我国公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2.
浅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日益凸显,法律规制的不足是就业歧视产生的重要原因,应从制定和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设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保障机构、开启违宪审查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平等就业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平等就业权是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应有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当代男女平等的基本内容。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下,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越发明显,其平等就业权得不到保障。笔者通过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的原因,从法律层面上探讨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对策,加强其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两性工作平等权从其内容看,既包括平等的就业权,又包括平等的劳动待遇权利;从其表现形式看,既包括形式平等,又包括实质平等.雇佣者对两性工作平等权的侵犯,从内容看,常表现为差别对待、排斥对待、或优惠对待;从侵犯方式看,又可分为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我们应该在加强雇佣者责任的同时,不断强化行政监察的职能和完善司法救济的程序,促进两性工作平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乙肝歧视”案入手,对公民的平等权、就业权、隐私权是否构成侵害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指出了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试论就业歧视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过程中的不平等待遇引起的就业歧视严重妨碍了劳动者平等就业机会的实现。我国当前用工实践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大多表现为非法律禁止的种类,反映出现行有关消除就业歧视方面的立法存在着局限性。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机会的实现,应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平等不是正义,但是通过平等能够看到正义的影子;平等不是正义,但平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梯子,通过平等能达到正义的理想天堂。平等的标准大体上是"相同情况相同对待"和"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关于平等权的保护,各国有各国的模式。德国作为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其平等权制度对中国平等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平等就业权正遭受就业歧视的严重侵害。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范缺失和不完善是公认的重要原因,应从制定和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建立反就业歧视争议仲裁和诉讼制度、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执行等方面加强反就业歧视工作,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9.
就业平等权受到就业歧视案的现实质问,在理论的分析上存有权利定位的偏颇和制度促进的诸多软肋。于是,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亟待理论的反思和重构。通过经济法实现命题的驳正这一理论上的反思,经济法的实现仍是就业平等权可行和应然的选择。以制度的限制和制度的促进这一"规制"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有必要修正过去理论研究中刚性制度的不足,以制度的促进保障就业平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性别歧视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职场话题.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也愈加明显.文章在了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和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对策,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歧视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一大因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健康歧视、其他非主流歧视等。大学生就业歧视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不利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利用,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反对大学生就业歧视已成当务之急。国家需制定相关反就业歧视法案,用人单位要转变一些不当的用人观念,大学生要积极展示自身优势,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12.
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所谓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情况。换言之,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其实就是指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丧失了平等择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学校歧视、身份歧视等。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是学生、用人单位、政府三方参与的博弈过程,通过构建学生与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对模型求解,根据对混合纳什均衡解的分析,提出治理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就业歧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就业歧视对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权利冲击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概括了政府规制理论的基本内涵,阐述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就业政策、政府问责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视角分析提出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具体对策建议,对保障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益、促进社会公平、避免人才浪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保护平等就业权与反对就业歧视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平等意味着反对歧视,歧视也就意味着一种不平等。通过剖析当前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受损的现象,发现在就业歧视中法律保护的缺失和不足,进而提出相关法律法规建议,以期对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保护产生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招聘员工是用人单位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招聘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其中性别歧视问题尤为严重。虽然我国针对女性合法权益有相应法规保护,但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增加了女性就业难度,打击了女性就业自信心,损害了女性权益,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规范运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分析了女大学生职场中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为政府部门杜绝企业招聘过程中的女性歧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就业平等权作为基本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国际人权法上普遍接受的原则。而女性就业歧视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且形成原因复杂。和谐社会下,女性就业权亟需保障,对此应当从现有法律约束和今后立法规制两个方面寻求对策,并进一步提高女性在诉讼程序中的弱势地位,为女性平等参与就业作政策、法律上的保证,逐步改善女性就业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8.
就业歧视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违背社会公正,加剧了社会矛盾.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就业歧视问题的规范零散且原则,适用性不强,导致实践中对于各类就业歧视现象的规范效果不尽理想.在对就业歧视进行界定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反就业歧视法律规范进行分析,归纳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制定单行《反就业歧视法》,并就就业歧视规定模式、适用范围、法律责任、判定标准、救济途径设计、举证责任配置等具体内容提出了对策建议,使立法从彰显立法态度转向满足大众需求.  相似文献   

19.
韩春光 《职教论坛》2018,(3):160-164
基于高职学生就业权益保障调查数据,对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平等权、隐私权和知情权实现状况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平等权、知情权和隐私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用人单位依法招聘、签订三方协议或者劳动合同是权益保障实现的重要环节,高职学生良好的权益保障环境,提升了专业岗位的匹配度和就业满意度。但是,学生了解就业法律和保障政策有所欠缺,虚假就业信息、求职陷阱和就业歧视等侵权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权益保障立法和政策扶助,加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规范劳动力市场,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能够有效防范侵权行为和就业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进城农民工就业平等权实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进城农民工就业存在就业接近机会、就业待遇、就业保障等多方面的不平等,造成这种不平等状况,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关于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立法滞后等六个方面的原因。对我国进城农民工就业平等权实现机制的完善要从法律机制和社会机制两种路径入手,具体措施有赋予公民迁徙自由权、完善救济法律制度、建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