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中国教育部长周济与法国青年、国民教育和研究部长吕克·费里9月30日在巴黎签署了中法高等教育学位和文凭互认行政协议。根据协议,中法同意互相对等承认对方高等教育法定的各种学历、学位和毕业文凭,为两国学生进入对方高等院校学习并在良好条件下继续学业提供方便。协议说,双方除在高等教育领域进一步加强多方面合作外,还就联合培养两国博士生一事达成了共识,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周济在签字仪式后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是继德国和英国之后,中国与第三个欧洲国家签订的对等互认高等学历的协议。这说明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  相似文献   

2.
留法必读     
《海外求学》2004,(5):62-62
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在申请和办理入学手续时,要留意最近法国推行的文凭、学位制度改革,实行LMD文凭体系,要结合中国和法国不久前签订的高等教育学位和文凭互认行政协议和LMD文凭体系选择攻读学位: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30日,法国青年、国民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吕克·费利与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巴黎共同签署了两国《高等教育学历与文凭互认行政协议》。这无疑是一项能对法中两国留学生产生直接有利影响的实质性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法国现行高等教育学制及近期的文凭和学位制度改革,说明其改革背景.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欧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成员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共同圈".法国作为欧盟的轴心国,积极主张协调统一欧盟高等教育学制,并于2005年秋季在大学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欧洲高等教育学制.本文还就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学历和文凭的互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04,(2)
2003年中我国教育部与法国青年、国民教育和科研部签订高等教育学位和文凭互认行政协议,并公布了法国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学校名单。法国的大学和学院教育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成绩合格,都能得到国家授予的文凭。第一阶段为大学第一、第二年。获得的文凭(DEUG或DEUST) 相当于在国内获得两年制大学专科毕业证书。第二阶段为大学第三、第四年。第三年学习结束后,获LICENCE文凭(中文译为学士),第四年学习结束后,获MAITRISE文凭。第三阶段:第一种情况,是获得侧重于职业生涯的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学制一年。第二种情况,是学…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作为各国高教质量保障的一环,在联系国际间学位文凭互认中是很必要的。英国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是一个授予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学术资格框架。本文主要介绍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的形成机制与内容,然后举出其特点以期对中国在建立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框架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作为各国高教质量保障的一环,在联系国际问学位文凭互认中是很必要的。英国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是一个授予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学术资格框架。本文主要介绍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的形成机制与内容.然后举出其特点以期对中国在建立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框架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一体化背景的驱动下,工程硕士教育也逐步趋向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末,为协调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工程教育领域的文凭互认、认证标准,以及工程师资格互认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由少数发达国家兴起,逐步构建了有关工程教育领域的国际互认体系,目前该互认体系主要包括6个协议,涉及两个层面,其中,"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等主要解决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工程教育文凭互认方面存在的问题;"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工程技术人员流动论坛协议"、"亚太工程师计划"等主要协调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执业资格方面的互认问题.  相似文献   

9.
世界主要国家学位互认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各国学位的相互认可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对国际间学位互认情况及我国与其他国家学位互认发展历程的介绍,分析了影响国际间学位互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法国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国家,由于两国有着相似的政治管理制度,对两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法两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对两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和教育制度、高校的性质和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和学位制度等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中法两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比较研究,可以从法国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一些有益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了解到,亚欧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协作工作组全体成员就建立亚欧高等教育资历互认联盟达成共识,联盟的建立必将为促进亚欧在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尤其是资历互认和质量保障领域的互联互通搭建绿色通道和立交桥。亚欧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协作工作组第五次会议日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据工作组主席、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介绍,与会代表对中方主导的"建设亚洲国家信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的开放,欧洲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与美国的联系日益增多。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四国提出一项关于教育的议案旨在联合整个欧洲,从而使45个欧洲国家组成一个"大欧洲"。议案的主题是统一欧洲各国的教育体系,使其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在法国,改革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教育年限的合并;2.更为严格的选拔;3.学费问题;4.交换学生问题;5.职业学院的存留问题;6.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学历和文凭互认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2001年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签署国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诸如深化学位结构改革,实现学位结构的进一步对等;启动伊拉斯莫项目及与其他国家签订高等教育双边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人员流动与相关资格文凭的互认;制定"高等院校学术评估与质量发展"框架,建立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改革高校招生机制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多服务,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出台《终身学习战略文件与行动计划》,推进终身教育发展等等。在改革进程中,土耳其一方面继续其等级制的管理传统,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路径,同时开始重视通过组织结构的设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部与新西兰教育部于2002年12月9日签署的《关于教育与培训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已认识到,要建立一种机制,以促进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间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学历和学位的互认。两  相似文献   

15.
《河南教育》2016,(7):8-8
2016年6月2日,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英、美等发达国家认可了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我们开始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跟随者向领跑者转变。”  相似文献   

16.
5月24日,西安外事学院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两校在教育研究、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认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将开展2+2留学项目,为西安外事学院学子出国留学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班尼迪克大学位于美国芝加哥地区,具有150年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互授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组织宗旨、职能和价值追求不同,这三大国际组织的相关政策文本规则与实践效果必然存在差异,教科文组织以柔性公约劝导为主、世贸组织以刚性规则管制为主、经合组织则以中介指导监督为主。它们各司其职、相互补充、交互作用,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互授政策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8.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学位改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易读、可比、清晰、相通的学位制度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政策核心,是推进欧洲高教合作、进而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重要措施。它通过简化欧洲各国的学位互认程序而推进人才流动,为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提供便利。博洛尼亚进程折射了世界学位制度的改革趋势,对我国学位制度建设和开展学位互认国际合作具有切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骏 《教师博览》2006,(12):16-16
中国目前已与2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这标志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国际社会公认。将有利于中国师生及学校开展对外交往,也有助于来华国际学生毕业回国就业。  相似文献   

20.
学位与文凭是反映高等教育各个阶段所达到的不同学术水平的称号,是评价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标志。我国从1981年起实行学位制度。采用英美等国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设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并要求这三级学位的学术水平“应该与国际上公认的水平大体相当”。因为各国的教育制度差异很大,所以学位也从未有过全世界统一的标准。但各国由于各自的需要,都早已在研究或解决了本国学位与他国学位的对等问题。苏美两国也不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