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少先队活动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先队员接受教育的重要载体。黄桥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为抓手,力求在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本文试图从学校主课题出发,以"幸福教育"为主方向,对学校少先队活动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创建于1945年,是以革命先烈盛易三而命名。学校始终秉承"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千万栋梁。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小学幸福教育探索实验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幸福文化"为主题,建立了"浸润精神关注生活"的幸福"星火"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幸福的道德体验和实践中,奠定终身幸福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追寻,并在追寻中获得幸福。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为实现其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应构建具有幸福特色理念的课程,并将其作为实施"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和重要途径。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把"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以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个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智慧呼唤智慧,用幸福引领幸福的领域。在打造"幸福平谷"的背景下,"幸福教育"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研究"幸福教育"在学校层面的具体举措,则成了一名中学教育管理者的使命。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但它又绝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以明确的指标,具体的方法,切实的行动,贯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幸福教育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过程中,幸福是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幸福地学"的过程,同时也应是"教师幸福地教"的过程。学校应多渠道、多方位地引领教师追寻教育的幸福,让教师感到幸福不断充盈在教育生活中,从而使教师的生命释放辉煌。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幸福应当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在积极心理学幸福观下审视当今学校教育,会发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一些误区,突出表现为:错误的幸福观、缺少幸福的教育过程。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改进对策,这主要包括: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鉴于我校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热情有待激发等情况,我们提出"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旨在激发师生热情,让学生和教师都做幸福的人。对于教师来说,学校不是职业场,而是事业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是负担,而是自我发现与实现;学校要让学生体验到成才的幸福,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徐保周 《教师》2020,(6):12-13
"幸福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每一名学生体验幸福而完整的童年生活。文章结合河南省安阳市钢城小学的研究课题"幸福学校构建的实践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学生幸福成长的路径,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爱"的教育环境,精心设计幸福的成长空间,搭建幸福快乐的展示舞台,让他们尽情地跳舞、歌唱,尽情地展示、分享欢乐。  相似文献   

9.
学校构建幸福德育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科学地进行幸福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变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培养幸福能力的过程。多关注青少年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创新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推动农村学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基础学生成长导师制采取"四导"策略,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每学期至少对所有学生单独谈话两次以上,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和学习状况及行为上的细节表现,通过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肯定。该模式是以学生班级为单位,配备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负责一个小组,起到"导心""导学"的作用,并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印制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同时学校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学校课堂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它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营造充满乐趣,彰显学生生命活力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讲求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真正体验教育的幸福,从而提升初中生课堂上学习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14,(9):82
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什么?——追求人生的幸福。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校长杨国兰和老师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也是磨小分校人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磨小分校地处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办五大花园,创办于2007年9月。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磨小分校鲜明地提出了"幸福教育"办学特色。围绕"让每个孩子享有幸福的童年,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经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体验幸福童年,教师享受教育幸福"的精神家园。在"幸福"理念的感召下,近年来,磨小分校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行走在一条内涵发展之路上。学校以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幸福教育大家谈""幸福故事大家讲""幸福讲坛""我心中的幸福""我们心中的幸福学校"等活动,教师们对"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交给学生管理,能成为学生多年以后的幸福记忆,那该是多么令人神往。为了让全校师生都能过上这样幸福完整的理想教育生活,经历自主管理的美妙体验,我校进行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训练周"的实践探索。1,基于课程改革的管理变革。"把学校交给学生管理"是以"学生自主管理周"为突破口,在德育处、班主任的指导下,由一个班级暂停正常课程而全程参与学校课堂  相似文献   

13.
徐廷福 《教育导刊》2007,(12):24-27
幸福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幸福的美好体验。学生的幸福应该是健康成长的幸福。学生在学校教育影响下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即时幸福与未来幸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能够有机统一,是学生幸福的应有的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以"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宗旨,以"人本"理念来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育。"体验·状态·境界"是素质教育的"幸福三维",而所谓教育的"幸福三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滋生情趣,师生共同体验幸福快乐;在教育实践中享受生活,师生达到一种健康成长的幸福状态;在教育创新中拓展空间,师生共同进入幸福健康成长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3):I0007-I0010
北京市密云区果园小学坐落在美丽的白河西岸,1982年9月建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989名,教职工71名。现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青年骨干教师5人。学校坚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理念,坚持全人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差异,发展个性,努力为每一个学生一生幸福设计,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学校成为师生体验教育生活、享受成长幸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示范高中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通过执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建和谐幸福学校;重视价值观教育,知感恩,明责任;办多样社团活动,尚低碳绿色生活;循主体教学原则,建课程教学体系;创节能减排基地,造生态育人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学校文化等实践探索,实现"让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的办学理念,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动学校管理变革,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一、建一所幸福的学校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在近60年的发展中,一直致力于建设"和谐创美"的育人氛围。2005年以后,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提出"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让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的焦点由最初的关注"事"逐渐转为聚焦于"人"。学校基于对教育的思考和学校历史积淀、师生发展需求,于2013年提出  相似文献   

18.
龙镇中心学校位于五大连池市的东北部,是五市最大的农村小学。多年来,我校恪守"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的办学理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向幸福出发既顺应了教育的本真意义,又折射了人性追求幸福的本质,因此是回归人性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幸福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来关注个体的自然生命、通过创设创新性的教育环境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来丰富个体的精神生命、通过营造对话的课堂来增强个体的幸福体验和能力。这些着力点使教育回归人性,实现教育向幸福出发并使学生幸福与学校幸福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快乐学校:诺丁斯对学生幸福的现实关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育家,诺丁斯一直关心学生的幸福。学生幸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真实体验中。“快乐学校”主张的提出与建构,显现出诺丁斯对学生幸福的现实主义关照,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