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举世瞩目.参与报道的注册记者达到3000人,非注册记者更是超过3000人,加起来比全部的代表委员总数还多.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大众网联合组建17人的"两报一网"全国两会北京报道队,一名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带队驻扎北京,参与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竞争.后方以要闻中心为核心组织了强大的编辑队伍,前后方密切配合,共同作战.自3月1日至3月14日,齐鲁晚报每天以平均10个版左右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全国两会.  相似文献   

2.
周国芳 《青年记者》2016,(13):43-44
2月28日,作为齐鲁晚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团队的一员,我第一个到达北京.去梅地亚中心拿会议请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培训,虽然距离两会开幕还有几日,但那时的我们早已进入媒体人的“两会时间”. 今年是我入职齐鲁晚报的第二年,很幸运,我参与了两次全国两会报道.与前辈们比,我是个初出茅庐的新闻“菜鸟”.2015年3月,我清楚地记得,一通电话打来:“明天晚上来北京,跑政协,没有证.”  相似文献   

3.
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集中民智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走向,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的大会,是每年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就去年和今年全国“两会”来说,仅在大会新闻中心登记采访的国内和境外记者就多达近3000名。因此可以说,“两会”报道也是传媒界的大聚会,是各类各大媒体比拼实力、展示水平的大舞台。笔者从1992年开始,以后多次由《陕西日报》派往北京采访报道“两会”,对近几年“两会”报道的悄然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杨秀峰 《传媒》2016,(11):45-47
2016年3月3日全国两会开幕。佛山传媒集团一共派出26位记者进京采访,包括《佛山日报》、佛山电视台、佛山广播电台三家媒体,这是集团连续十年报道全国两会,也是报道全国两会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佛山日报》派出了7名文字记者和1名摄影记者,新媒体也有虚拟记者“全记者”,并以“全记者跑两会”来创新媒体融合产品,推出了一系列全国两会新媒体产品。全国两会期间,《佛山日报》全媒体融合的产品收获了1300万+的阅读点击量。  相似文献   

5.
卓九成 《今传媒》2006,(6):17-18
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集中民智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走向的大会,是每年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备受国内外各大媒体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就去年和今年全国“两会”来说,仅在大会新闻中心登记采访的国内和境外记者就多达近3000名。因此可以说,“两会”报道也是传媒界的大聚会,是各类各大媒体比拼实力、展示水平的大舞台。笔者从1992年开始,多次由《陕西日报》派往北京采访报道“两会”,对近几年“两会”报道的悄然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变化折射出我国新闻改革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赵金 《青年记者》2009,(17):50-53
齐鲁晚报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生活日报扎根省会济南,深受济南民众喜爱。多年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的很多创新探索,在全国报界都有很大影响。在今年8月的中国报刊品牌高峰论坛上,中国广告协会发布了2008~2009全国晚报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齐鲁晚报在全国晚报20强中位列第三。最近,本刊记者对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经理、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社长梁洪文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将目光转向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坚定地把新闻立报作为自己的选择。最近,由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编辑记者们主创的系列丛书《纸背》第一辑出版,该书讲述了在一个个影响全国的新闻背后记者编辑们的努力和思考。本期摘编部分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每年全国两会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根据两会新闻中心发布的消息,今年就有3000多名记者在北京报道两会,都来争抢这块新闻富矿。近年来,媒体对两会报道关注的持续升温,版面一扩再扩,恰好从侧面反映了民众希冀能及时、准确、详尽、全面地掌握两会内容及有关政策解读的渴求心理在不断增强。如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22日—1月29日,江西省"两会"在南昌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两会",江西首次安排了省直新闻单位官方微博的记者作为"两会"注册记者入会报道,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官方微博22  相似文献   

10.
齐鲁晚报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生活日报扎根省会济南,深受济南民众喜爱.多年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的很多创新探索,在全国报界都有很大影响.在今年8月的中国报刊品牌高峰论坛上,中国广告协会发布了2008~2009全国晚报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齐鲁晚报在全国晚报20强中位列第三.最近,本刊记者对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经理、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社长梁洪文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2021年全国两会继续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召开。与去年一样,本次全国两会延续了会程短、议程紧、随团记者少的特点。总结去年成功报道经验,河北日报今年首次设置全国两会报道前方支援小组。通过前后方密切配合,借助后方强大团队支持,河北日报推出了一大批展示代表委员履职风采、传播河北“好声音”的新闻产品,做到了全国两会“云报道”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精彩不断。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两会期间,每位代表委员的话语,都可能是一个新闻热点,从这个富矿中攫取有价值的东西,成为同行们削尖脑袋拼抢的动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由6名记者组成的齐鲁晚报报道团队立足山东本地、百姓民生,以记者专业化的素质和前瞻预判,发挥都市报的特色和优势,使两会报道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权威准确,做出了立足于“山东百姓”的两会报道.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全国两会,3000多名中外记者云集北京同台竞技。其中,有一对父子"记者"尤其引人注目,吸引多家媒体报道。他们有何故事?他们如何看两会报道?如何评价对方的报道?本刊特约请这对父子撰文详述。  相似文献   

14.
艾丹 《新闻前哨》2010,(5):77-78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各媒体长枪短炮争相报道的焦点。随着民主法治的发展,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普通民众期望参政议政、知晓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热点的心情越发迫切。据统计,参与今年“两会”报道在册的中外记者就达3000多人,没有在册的记者估计也有这个数。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进入,我们看到网络媒体记者的身影也大量存在,如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金黔在线等。  相似文献   

15.
为及时报道今年全国"两会"的盛况和温州代表委员的风采,温州日报特派两名记者赴京采访,并在一版开设了<感受两会>和<京城传真>两个专栏,刊发了30篇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为地市级媒体主动参与全国"两会"报道作了新的尝试.作为赴京采访的记者,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报道全国"两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中,虽然我们地方媒体有先天不足、条件有限的一面,但只要组织得当,善于创新,同样可以在这样的新闻盛宴中抢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6.
任辛 《新闻战线》2015,(7):18-19
整合资源,大胆创新,网上网下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补,江西日报的两会报道立体厚重、鲜活生动,收到了积极正面的宣传效果。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让江西更为引人瞩目。作为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两会报道的意义和责任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广播》2004,(3):18-20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成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充分反映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和委员的精神风貌和参政议政情况,河北电台派出赵剑锋、焦新活两位记者赴北京报道“两会”。两位记者以勤奋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在报道数量和报道质量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在十天的会议期间,共发回41篇报  相似文献   

18.
每年新春三月的全国“两会”报道,各广播电台都作为一个重要宣传战役来安排部署,不少电台把全国“两会”报道都视为全年新闻报道的“第一号战役”,他们每年都要派出精兵强将开赴首都北京鏖战一番。在随团开往北京的飞机、火车上,他们就把话筒对准了出席会议的代表、委员们;有的把“临时直播室编辑部”前移到北京;还有的几家兄弟电台在北京携手联合,共同打造“两会”报道品牌节目……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中央台时政、中国广播网、湖南、广东、浙江、吉林、山东等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广播记者撰写文章,重点提炼今年“两会”报道的创新亮点。希望通过这些文章给各地电台今后的“两会”报道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话: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剧烈海啸,国内有条件的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前往日本,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也派出6人采访团进行了一次跨国采访.  相似文献   

20.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3,(4):44
当前,时评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急先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风险。请看聊城晚报副总编辑刘磊的《新闻时评成为舆论监督利器的冷思考》。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一直非常重视业务建设,最近编辑出版了《辨字析词》一书,内容实用,值得传媒人细读。请看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郝克远,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干部、全国校对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吴永亮分别为该书撰写的序与后记。当下,"公民记者"兴起,职业记者如何体现自己的专业优势?请看生活日报记者李培乐的《突围"公民记者"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