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令老师尴尬的场面:一些学生会“突发奇想”,冷不丁地“将老师一军”。遇到这种情形,有的老师可能会抱怨孩子难教,但这是儿童真实的“学情”啊!我们如果不与时俱进地进行学情分析,就会在预设上出现偏差而无法从容地处理与应对。什么是学情分析?简单地说,学情分析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前的真实状态或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分  相似文献   

2.
男生A成绩很差,老师为保护他的自尊心,判卷时“宽大无边”,有的老师甚至根本不看卷,打上个60分就算完事,而A拿到试卷后只,瞥一眼就随手扔到别处。新调来的B老师认真阅卷,结果A却只得了十几分。B老师把试卷递给A,并说:“你是学生,我是老师,批改试卷是我的职责。你仅答对几道题,我就只能给你相应的分数。只有这个分数才真正属于你自己。”几年后,A成了一个大学生,他对B说老师说:“我记得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我自尊的人。”60分实质是一种施舍,这种施舍是对A的实际能力的否定,腐蚀A的自信,扼杀A的自尊。A对这种施舍毫不珍惜,他渴望得到尊…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生造句,就是把老师指定的词语“嵌入”所写的句子之中。这样的训练,仅能检查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语境的认识,难以达到对词语的创造性运用和掌握写句表意技能的训练目的。清除“给词造句”的消极因素,就应对传统的造句教学进行改革。只给条件不规定词语的“无词造句法”可供尝试。一、问答式造句。学生据问作答而写成的句子。如问“谁”在“哪里”、“怎样”地干“什么”?有的学生写“老师在讲台上耐心地给我们讲课”。有的学生写“一群蚂蚁在墙脚来来往往地搬运粮食”。  相似文献   

4.
问题之三———观念陈旧,被动作文为什么要开设作文课?有些老师认为,教材中设计了作文内容,就要教学生作文。有些题目学生没有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为“奉本而作”,教师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去套作。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自己的思想情感,说套话。有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引导学生猜考试题目,让学生背现成的范文,于是不少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腔。学生作文成了奉老师之命而作,为获取高分而作。这种“奉本作文”、“奉命作文”、“应试作文”,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不利于学生良…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是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最常用的场所。而在目前学校的办公条件下,除了校领导,大部分老师都没有单独的办公室,他们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共用一个办公室。这样,办公室里常见的镜头是:有的老师对学生语重心长地谆谆教诲,有的老师严厉地让学生反省错误,有的老师则对学生声嘶力竭地大声训斥……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几个老师同时找学生谈话的场面,那可热闹了,简直成了公审大会。再看学生,有的连声检讨,有的一言不发,承受能力差的则痛哭流涕……于是,每个班上都有几个办公室的“常客”,办公室里其他老师常会跟他们开玩笑:“哟,你们又来了。”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正在台上讲课,下边则有的学生玩小东西,有的你摸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教室里乱哄哄的。于是老师气得敲桌子,大声喊:“注意了!”“同学们注意了!”“谁再捣乱,叫你们出去!”通常,这种做法并不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政治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有的同学认为它“深邃、陌生、无聊,学它也没有实际用途”,还有的同学说,“印象中政治课就是照搬课本,枯燥无味”,从而对政治课产生抵触情绪.本人上学期给三个学校上政治课,效果出乎意料. 一个学校学生评分为99分,评价词是“政治课对我们的思想有很深的触动,调动了我们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另一个学校的学生则认为“政治课上老师讲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学后深有启示和触动”,“领略到了政治课的风采”。更欣慰的是有的同学这样写到,“政治课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亲和力,让你觉得老师不仅仅是在授课,而是在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思想在老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8.
2003年金秋时节,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组织召开了“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与‘阅读教学’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先生为大家上了观摩课,他那精湛的教学技艺、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风趣而幽默的谈吐,都给现场听课的老师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上课的学生则在支老师那慈父般的浓情激励与百般呵护下如沐春风、情绪高涨,连续上了两个小时的课,仍不知疲倦,而且还学得津津有味。支老师在课的前半部分主要是领着学生研读课文、感受理解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后半部分安排了一个模拟“实话实说”的活动。支老师自任“节目主持人”,又从学生中聘请了几位“嘉宾”,与其余的学生,也就是“现场观众”、“电视机前的观众”就环保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于这个活动,有的击掌叫好,有的则提出了质疑,于是引发了听课专家与老师的热烈讨论。这里选发了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著名阅读学研究专家韩雪屏教授与无锡市滨湖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中敏等老师对支玉恒先生这节研讨课的看法。韩教授对这节课的前半部分给予了高度评价,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所规定的目标谈了自己的三点认识。可能是由于分工的不同吧,韩教授的文章理论色彩浓一些,而王中敏等一线老师则更注重这节研讨课的操作性。限于篇幅,这节观摩课的详细案例没能刊出,只是登了一个简述;还有一些参与讨论的文章也没能刊出.特请朋友们谅解。  相似文献   

9.
近日,批改一则学生日记,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清晨,老师站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2分课堂上耐心引导后进生+3分课余关心生病的张明+3分午间在教室里给我们面批作业+3分评讲习题时发火一次-3分走廊内同学问好老师没吭声-3分同学们反映家庭作业较多时老师不理睬-3分放学时,一窗户老师给关上+2分加加减减,老师今天爱我们得4分。”初看这段话时,不禁为学生幽默的加减感到好笑,然而,笑还挂在嘴角,我就陷入了沉思:自古都是教师给学生的品行、成绩打分,而老师的教书育人,尤其是不易被量化的“爱”,在学生眼里究竟能打几分?像我自以为是“10分”爱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查阅,有的说:“刘老师,你错算了我2分。”有的说:“这个题多扣了我1分”。甚至有的同学将错了的题目改正过来,再找老师。可刘××同学却站起来说:“刘老师,我是83分,你打了84分,多给了1分。”我接过他的试卷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我就趁机说:“刘××同学应得83分,是我算错了,我向他认错。但是,现在我不改这一分,而把它作诚实分算给他。刚才有的同学找老师,说自己被少打了几分,那个题做对了,我都检查了,没有错,而是说谎。当然,我们  相似文献   

11.
常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与其谈话是“苦口婆心”地“对牛弹琴”!有的学生阳奉阴违,事后依然如故;有的则当场与老师冲突,不让老师下台;有的忍气吞声但满腹牢骚。这时我们老师做错了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开心葫芦串     
《新作文》2006,(6)
最吝啬的人林林的造句本上写道:世界上最吝啬的人就是老师。父亲看后不满地斥责:“你怎么这样评价老师?”林林申辩道:“老师有的是分, 可是每次给学生打分时总是分分计较。”  相似文献   

13.
“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小学生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相信,这首耳熟的运动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不过,在这里笔者要说的不是学生做操的事情,而是排在队伍前面的班主任老师和站在后面的任课老师。仔细观察我们便会发现有的班级老师没有到场,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老师是一副“严师”相,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的老师则很细心,随时监督着每一位学生,谁手伸不平或腿踢不直及时提醒一下;有的老师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轻声地议论着什么……学生做操的质量可想而知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所在的学校将教师广播操内容改为学生广播操,由体育组牵头,带领全…  相似文献   

14.
中学政治课教学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有的同学认为它“深邃、陌生、无聊,学它也没有实际用途”,还有的同学说,“印象中政治课就是照搬课本,枯燥无味”,从而对政治课产生抵触情绪。本人上学期给三个学校上政治课,效果出乎意料。一个学校学生评分为99分,评价词是“政治课对我们的思想有很深的触动,调动了我们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另一个学校的学生则认为“政治课上老师讲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学后深有启示和触动”,“领略到了政治课的风采”。更欣慰的是有的同学这样写到,“政治课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一次到一所学校去听课,看到下午两节课后一放学,有的学生背着书包回家,有的学生留下来做值日,更多学生则在操场上或打篮球,或打乒乓球,或跳皮筋,或做游戏。约二十分钟左右,学校负责安全的一位老师便逐楼逐教室去催促学生赶快做完值日回家。随后那位老师来到操场,学生一见,有的说:“张老师来了,我们赶紧回家。”有的则求情:“张老师,让我们玩一会儿吧!”“不行。”  相似文献   

16.
在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时,有的老师会说“学生不配合我上课”或者“学生积极发言,很配合我的教学”,而有的老师则说“我这样做是被学生逼出来的”,这两类不同的言论其实代表了当前我国教师的两类课堂教学观,也就是知识传递的教学观和经验改造的教学观。“学生配合教师”说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试卷评分常常涉及一些词的不同读音。像“呆板”的“呆”,有学生定读为"dāi”,而有的学在却定读为“ái”。评起卷来,有的老师搬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1987年重排本)为证,而有的老师却搬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992年3月印刷)为证。各执一词,孰是孰非?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语言繁杂,方音分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军 《教育与职业》2004,(14):55-56
这几年,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高职教材建设上却一直存在着混乱无序的状态。其中,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就处于这种困扰当中,当下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定位于传统的给学生“补课”,使大学语文成为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被人戏称为“高四语文”;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了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有的则往往将本科教材拿来,临时顶用或略加修改,删繁就简,就成为了所谓的高职教材。由于现时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上的脱节,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老师认为…  相似文献   

19.
“擦黑板”可谓举手之劳,但教室里没人擦黑板却是老师们经常遇到的事情。当新的一课就要开始时,偌大的一个教室,满座的学生,望着黑板上上一节课老师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板书,一个个无动于衷,神情泰然。面对如此“冷遇”,有的老师大为光火,忿忿然把学生批评一通;有的老师则站在门口与学生僵持,学生什么时候擦好黑板什么时候才进来上课;有的老师,干脆以不写板书或“见缝插针”草草应付;还有的老师干脆回头就走,这一节课不上了。……毋庸置疑,学生不擦黑板,是对老师的不敬,但教师若动辄拔出批评之剑,则容易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恶化师生关系;而如…  相似文献   

20.
一 次参观一所名校,一进门我就被一则“没有教不 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标语给震住了。 近年来,虽然事实已证明该校教育成果辉煌,但这则标语至今仍让我心里犯嘀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就学生的学习而言,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促使学生变化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若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理念之下,学生的进步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则学生的学习势必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教师也只会是一味地去教。这种失去了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