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古英语的起源 在不列颠群岛上有迹可寻的最早民族是伊比利亚人(Iaeribns),又称为“巨石器人”(3000—2000B.C.),他们生活在“新石器时代”(the New Stone Age),后期为“青铜器时代”(the Early Bronze Age),尽管他们没有留下语言文字,但在英格兰西南的索里兹伯里平原(Sali~j bury Plain)上留下了欧洲史前最著名的纪念碑——巨石柱群(Stonehenge)。这使我们很难想象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伊比利亚人是如何雕凿并把它们运到原野上的。大约在公元前700年来自上莱茵(upker Rhine)的克尔特人(Celts)先后侵入不列颠。现在居住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地中的盖尔人(Geals)就是克尔特人的后裔。公元前300—400年克尔特人的另外一支已使用铁器的布立吞人(Brythons,Britons)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长城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万里长城,但知道英国有长城的人恐怕为数不多。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沿着分界线有一条逶迤的土墙,称为英国的长城,或哈德良长城或罗马长城。至今仍有城墙遗迹,是一旅游胜地。哈德良长城是在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时修建的。公元43年,罗马人侵占不列颠,不列颠成为罗马帝国的45个省份之一。哈德良(76-138年)是古罗马皇帝(117-138),他对外采取谨守边境政策,对内加强集权统治。他镇压犹太人暴动(132-135),编篡罗马法典(code),奖励文艺。当时罗马帝国只占领了现在的英格兰这个地方,而北方的民族屡次进犯罗马帝国的占领地。为了…  相似文献   

3.
一、英国的建立1.最早的不列颠居民早在冰河时期前,就有人来到了不列颠,因为当时的不列颠与欧洲大陆相连。公元前3000年间,来自地中海国家的伊比利亚人(Iberians)进入了英格兰的西海岸,苏格兰四周,直至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他们中的一部份人在不列颠居住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一欧洲中古宗教势力向英国发展的情形五世纪初,罗马帝国军队的撤离不列颠,以及萨克森等人的入侵,使得基督教暂时在不列颠消失了。不久之後,爱尔兰基督教(或称克勒特基督教)经今苏格兰传到今英格兰北部。罗马支的基督教(即俗称的基督教,後称罗马教),在大陆传布时,注意到了英格兰。六世纪末,罗马支基督教传入了英格兰,逐渐在岛上向北传布,与爱尔兰基督教在英格兰北部发生冲突,六六四年怀特拜宗教会议  相似文献   

5.
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在外国,也有好些类似我国长城这样的建筑物。古代罗马皇帝哈德良(公元117——138年)曾下令在不列颠筑造过—道长73英里的士墙,用以抵御外族对英格兰人的侵袭。这道土墙,就是英国的“长城”。德国也有自己的“长城”。早在公元前,古罗马人和日尔曼人曾以莱茵河为疆界,为了扩张领土,他们互相残杀,征战不息。到公元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德哈姆·斯图亚特(James Denham Steuart,1712—1780),是处于英国重商主义后期、古典经济学形成时期的一位经济学家.他在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多,马克思对他评价很高,称他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但是,斯图亚特其人及其学说在西方经济学界长期遭受冷遇,甚至不为人所知;我国经济学界对他也缺乏必要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笔者拟以马克思对斯图亚特的评述力依据,对斯图亚特及其经济理论作一初步评介。  相似文献   

7.
<正>从公元5世纪日耳曼民族入侵不列颠至今,英语已经历了15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漫长的生涯中,英语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变化。现不妨对其作一浮光掠影式的扫描。我们通常都把英语的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即:古英语时期(公元4501150),中古英语时期(11501150),中古英语时期(11501450)和近代英语时期(14501450)和近代英语时期(1450在)。一、古英语时期(公元450现在)。一、古英语时期(公元4501150)入侵不列颠的日耳曼民族,有朱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  相似文献   

8.
不列颠是个岛屿,离欧洲大陆仅21海里,因而没有常与岛屿而来的停滞情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欧洲大陆的影响。在早期的历史上,不列颠曾遭受了来自塞尔特人、罗马人、撒克逊人、斯堪的纳维亚人、诺曼底人络绎不绝的侵略。这些人不仅带来了外部世界高度发达的文明,而且相继在这个岛上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对不列颠民族的形成,不列颠国家的统一,不列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以罗马人的基督教最为重要。基督教在这个岛上自传播之日起,就注定了与这个岛屿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英国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宗教思…  相似文献   

9.
早在新石器时期,英伦岛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公元前2-3千年,欧洲大陆伊比利亚半岛的比克人来到不列颠岛定居,相传英国现存的巨石阵就是他们的杰作。在公元1世纪以后的一千年中,不列颠三岛先后受到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丹麦人和诺曼族人的侵略和征服。公元43年,罗马人攻进不列颠岛,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正式全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Northern Ireland),简称不列颠(Britain)或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n,缩略为the UK)。  相似文献   

11.
苏格兰高地的克尔特人(921) 克尔特人(Celts)是欧洲古代的一个部族,其主体分布甚广,远至西班牙和小亚西亚。在公元前700年以后不久,第一批克尔特人、即高特尔部侵入英国。约两世纪以后,有不列颠部(Briton)继之而来。英国至今犹称为不列颠,就是由第二批克尔特人移居而得名的。于公元前100年左右第三批侵入英国的克尔特人是北高盧的比尔格部。克尔特人侵入英国后,大多居住在英国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即所谓苏格兰高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英语发展历史上几次文化入侵对英语语言所产生的影响,侧重分析英语在不同时期受到外来语言词汇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基督教传入不列颠时期、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不列颠时期、诺曼人入侵不列颠时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借词对英语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正式全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不列颠(Britain)或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缩略为the UK)。我们习惯上把英国称之为England(英格兰),实际上,England只是英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  相似文献   

14.
魏源(1794—1857),中国近代鸦片战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者发功的一场图谋征服中国的殖民战争。在鸦片战争中,“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遭受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鸦片战争把古老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不列颠&#183;哥伦比亚大学(UBC)不列颠&#183;哥伦比亚大学(许多华人称之为卑诗大学)始建于1915年,是不列颠&#183;哥伦比亚省最早的大学,起初为研究性合作机构,后来逐渐发展为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6.
2003年9月,经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政府批准,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西蒙弗雷泽大学(SFU)、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和艾米丽卡艺术与设计学院(ECI)四所当地著名公立高校共同筹建的、取名为“大北路校园”的新校区在温哥华市正式开工。这是该省政府为加快本省公立高等学校改革,促进  相似文献   

17.
公元五世纪,原居北欧的日耳曼部落,包括盎格鲁人(Angles),萨克森人(Saxons),以及朱特人(Jutes),入侵不列颠。盎格鲁人定居的地方,最后演变成为England,这就是英格兰(或英国)名字的由来。每星期的七天,汉语以数字表示,英语则各有其名,是盎格鲁萨克森人为纪念他们崇拜的诸神而命名的。Sunday星期日,是the day of the Sun。意为“太阳日”;Monday星期一,从Moonday发展而来,是the day of the Moon,意为“月亮日”;Tuesday星期二,源于Tiwesday,意为“战神日”;Wednesday星期三,演变自Woden’sday.Woden是风暴之神,意为“风神日”;Thursday…  相似文献   

18.
1900年索尔兹伯里伯爵在颂扬维多利亚女王时评价她“具有伊丽莎白精神”。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1533—1603年)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末代女王,英国世俗和宗教界双重领袖,在位时间长达45年(1558—1603年)。在她的统治下,不列颠赫然崛起成为欧洲的大国。  相似文献   

19.
不列颠是个岛屿,离欧洲大陆仅21海里,因而没有常与岛屿而来的停滞情形,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欧洲大陆的影响。在早期的历史上,不列颠曾遭受了来自塞尔特人、罗马人、撒克逊人、斯堪的纳维亚人、诺曼底人络绎不绝的侵略。这些人不仅带来了外部世界高度发达的明,而且相继在这个岛上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化。  相似文献   

20.
黄平 男,四川成都人,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读书》杂志主编、英国《不列颠社会学杂志》(BJS)、欧洲《当代社会学》(Current Sociology)、荷兰《比较社会学》(Comparative Sociology)、美国《迹》(TRACES)学术编委。主要著作:《寻求生存:对当代中国农民非农活动的微观社会学研究》1996,《未完成的叙说》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