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想像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像是思维的翅膀,想像能促进智能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的热情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那么,课堂中如何设计  相似文献   

2.
所谓想像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而想像力就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它是智力系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想像不仅在艺术创作、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作文教学中,生动的描写,准确的说明,精辟的议论都离不…  相似文献   

3.
想像是指人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在想像过程中,不仅可以创造出未知的事物形象,而且可以创造出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形象,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开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像力和  相似文献   

4.
想像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或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设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广开思路,思维得到解放,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更加广阔的天地,让我们为学生喝彩,为我们的课堂添彩。有人曾做过关于“0”的试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会想像出二十多种答案,而到了大学却只剩下一个“零”。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像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留给学生足够的想像空间,挖掘发展想像力的因素。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展开想像,才有可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5.
黄忠艳 《中学文科》2007,(11):143-14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所谓想像力,就是对感知到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像力在创造性的劳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想像力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丰富的想像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实践的经验证明,想像力对于语文学习的作用尤其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以丰富的想像构思能力应对作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尤其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像能力和创造潜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想像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由此可见,想像力是人类思考的原动力,也是创造的源泉。离开积极丰富的想像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一、借助插图,激疑拓展,激发想像小学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图文并茂,情趣盎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激发学生想像。可让学生绘声绘色地…  相似文献   

7.
想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想像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脑的思维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如果没有积极的想像活动,学生要顺利有效地完成一门学科的学习任务是一句空话。经验证明,想像对语文学习的作用尤其重要。想像可以使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的描写、教师的讲述,打破个人已有经验的狭小圈子,把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知识多方面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文本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引出自己脑海里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形象,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8.
想像力是最为重要的创新思维能力之一。关于想像,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看来,想像力乃写作思维腾飞的翅膀,是写作创造思维的核心,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因此,想像力成为了新编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着重培养的学生思维能力之一。下面是激发和培养作文想像力的几点尝试。第一、想像力的诱发。1.精美的语言、新奇的语言、警策的语言、讲求修辞的语言,往往是想像力最为直接的表现,是想像力华美的衣装。因此,应要求学生多多摘抄…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样,想像力对语文教学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想像既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感受得更深、更透彻,又使作文表达得更为具体、形象和生动。根据心理发展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想像丰富。此时,只要教师结合实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课文进行揣摩,引领他们进入作品的意境,然后引导他们通过联想,进一步创造想像。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产生美感,陶冶情操,而且打开写作思路,帮助他们解…  相似文献   

10.
王兰 《华章》2011,(20)
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得知:想像力可以丰富学生思维的羽翼.可以给人们的思想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突破时空的阻隔,想像可以激发人们大胆探索,敢于探求未知的领域;想像可以鼓励人们勇于创造,因此,不但科学家,连我们学生都承认,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笔者是这样培养学生想象力的.  相似文献   

11.
一、想像作文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而想像作文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 ,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正越来越多地为大家所重视。我们知道 ,想像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 ,而发散思维又是衡量创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想像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而想像作文恰恰可以孕育创造性。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框框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空间 ,培养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 ,提高认知能力 ,增强综合素质和创造意识。二、训练学生想像力的方式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方式方法多种…  相似文献   

12.
想像力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也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与想像力有关。那什么是想像呢?心理学认为:“想像是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里对记忆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包括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想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在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想像力是使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新世纪召唤我们教师要大力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具体有哪些作用呢?首…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想像以再造想像为主,创造想像力还处于逐步发展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教材本身提供的形象传递给学生,予以启发引导,给学生提供想像的机会,促进创造想像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史洁飞 《辅导员》2009,(23):36-36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低年级语文课文短小精炼,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拓精神。如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潜能呢?  相似文献   

15.
想像不仅在艺术创作、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曾说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知识的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作文教学中 ,生动的描写 ,准确的说明 ,精辟的议论都离不开想像。“创作永远离不开想像”(老舍语 )。作文的天空更需要想像的翅膀。那么 ,怎样训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让他们的思维在作文的天空中插上想像的翅膀呢 ?一、课堂就是训练…  相似文献   

16.
【能力定位】联想是对头脑中已有事物的再现 ,想像是对已有形象的更新 ,是一种再创造。在作文的选材构思中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 ,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要点阐释】联想是想像的基础 ,想像是联想的发展 ,任何一种新的发明、创造 ,都离不了想像。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在写作中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要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下面对选…  相似文献   

17.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是生理视线与心理视线两条视线同时移动的过程,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要通过感知、判断、联想、想像来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一步步接近作者的旨趣。《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些都昭示着我们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一、想像的条件与类型想像,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要顺利地进行想像,首先,必须储备丰富的知识和表象。…  相似文献   

18.
钱统宝 《学语文》2004,(3):55-55
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这实际上就是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一、培养想像思维能力现代心理学认为 ,想像是人们追忆形象的一种机能 ,是一种通过温故而创造新形象的机能 ,也是人们在大脑中对观察、了解到的各种材料、重新组合、融汇升华 ,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的思维活动。想像是青少年学习活动中最主要的心理现象 ,也是他们写作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他们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 ,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加以引导激发 :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符号、一个数字 ,如画一个圆 ,学生可以把它…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寡,而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强弱。而衡量学生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想像能力的高低。语文是一门想像时空极广的学科,儿童又喜爱想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各种契机,促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丰富的想像力,让他们创新的花朵争相绽放。一、激发想像,收获创新花朵想像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的想像力非常强,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激发兴趣,他们就能展开丰富的想像,不断地创新。美国一学校有一道想像作文题,其提供的材料大意是:“一群小朋友到郊外游玩,捡到了一个奇怪…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