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大多学了很多年英语,但他们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仍然存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困难。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关注文化背景的导入。本文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并提出了文化导入的一系列原则和步骤。有了这些原则和步骤,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了解更多文化知识,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会得到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与语言实际运用相脱节的情况出发,探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阐述了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迫在眉睫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探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个思路。同时阐释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敏感性,帮助学生走出本族文化的约束,更好地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在应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更加得心应手,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外语界普遍认识到社会文化背蒂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了正确理解英语,并能与英美人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大学生应对英美社会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本文将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以及文化导入的方法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是交流的工具,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英语学习也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自然地要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重视知识文化的传授。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师肩负的重任。文章从文化素质教育对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要求、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讨论了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渗透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文化的交互过程是英汉跨文化交流的过程。文化的交互过程是会话双方文化背景、文化观点的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话双方为保证会话的流畅度与完整度,需依托各自的文化背景,进行有效的语义转化。会话的流畅度与完整度反映着会话双方语用合作原则的遵守程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多角度的教授英语文化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发挥汉语文化的背景知识,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于注重对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汇)的讲解传授,而较少结合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特征进行语言教学。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没有任何语法和词汇障碍的交际中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理解母语者的意思,更有甚者形成文化冲突。基于此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要遵循求同存异、相互学习、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四大原则。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的基本路径:中西文化知识对比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切实增强,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育人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应该成为英语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教好英语,就应该让学生广泛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达到能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最新版)确切指出,大学英语兼具双重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英美文化的输入,忽略本国民族文化的传承,造成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欠佳,这不利于贯彻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构想。笔者对广西民族大学体育类专业大学英语中国民族文化传承教学的现状做了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民族文化传承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大学英语中国民族文化传承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