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来,笔者拜读了《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3期徐为章老师《感悟历史新课堂》、第6期孙振江老师《盼望真实的公开课》和第8期潘金传老师《到何时才有真实的公开课?》三篇文章。几位老师都认为很多公开课“不是真实的课堂”,只是公开课老师的“精彩表演”,是一种“作秀”过程,并且呼吁公开课要呈现真实的课堂。笔者也曾上过市级公开课,参加过优质课竞赛,想现身说法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很不愿意上公开课,并说这一态度和他经历过的两次公开课密切相关。他所执教的一次公开课《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好评,而学生在写给他的信中却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公开课很假……”相反,他所执教的另一次公开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被评课者质疑:“不像语文课”“这堂课老师的主导作用何在”;学生则感觉“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真实自然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3.
从教几年,听的公开课不少了,确实获益匪浅。然而不知为什么,近几年却越来越“怕”听公开课。听公开课,我有“三怕”:一怕完美无缺的表演。听公开课,最怕见到酣畅流利的表演,最怕听到完美无缺的回答。因为这样的公开课,往往只能有一种原因———乏课。“真实是一节课的生命。”没有了真实这第一要素,任何优秀的公开课都黯然失色。一节乏课,老师反复演练过无数遍,学生按程式回答,这样的公开课除了像舞台剧一样向人展示外,还有什么实际价值?我们的学习毕竟不是演戏。况且,我们一天到晚在呼唤诚信,一天到晚在教育学生要诚实,讲真话。而我们老师…  相似文献   

4.
相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对上“公开课”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它可以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风采,与同行交流教学理念和方法。“恨”的是为了让所上的“公开课”出新出彩,许多老师绞尽脑汁,同时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东西并不多。是啊,一节精彩纷呈,课件制作美仑美奂,课堂气氛活跃的“公开课”,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究竟如何呢?与同样内容的“常态课”相比,教学效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此前,笔者听过一节村小公开课.由于课前主办单位强调还公开课以严肃、科学、实效的真实性,换言之,维护公开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只允许讲课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们见见面,并从原班班主任老师那里了解一下该班同学的基本情况,绝不允许讲课教师将授课内容提前向同学“公开”.于是,在授课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位年轻教师所执教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对陌生老师明显排斥的现象.期间,无论老师怎样“启发引导”,同学们就是不与教师配合.几经启发引导不见效果后,年轻教师的情绪随之滑落到了冰点,现场听课的老师也大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压抑.大约上到第29分钟的时候,学生们的情绪才被刚刚调整心态的教师“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惜,授课时间已接近尾声,教师原本设计好了的很有特色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都被这“冷”所左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和许多老师一样,我喜欢听公开课。因为公开课是集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学科智慧的课。与一般老师不同的是,我喜欢关注公开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琢磨公开课上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关注多了,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对公开课上大多数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公开课上得更生动,李老师打算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明明演的是“跳跳虎”,李老师还特意剪了一个“王”字贴在他的额头上。公开课上,李老师把穿着“跳跳虎”服装的明明说成是一只“跳跳虎”。但是在公开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老师依然管明明叫“跳跳虎”。您认为李老师这样做会误导孩子吗?您对这个问题怎样看呢?  相似文献   

8.
我拜读了2006年第11期《小学语文教学》上王自文老师的《试论公开课》一文,受益匪浅,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但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王自文老师在文中欲把“公开课”更名为“交流课”,否认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我认为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阅读陈桂生教授的新随笔文集《教育实话》,其中有《漫话“公开课”》一文,指出当前不少公开课往往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蜕变为在“客人老师”、上级领导和专家面前“演戏”的“表演课”。陈教授在文中,尖锐地指出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正在使教学“失真而‘异化’”,特别是有些为显示“特色”而大耍花枪的所谓“示范性”公开课,“假中有假”,既博得一些所谓专家的“青睐”,又“对旁听者误导”,更是“真正成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老师们都渴望欣赏优秀教师执教的公开课,希望通过公开课获取教育智慧。但老师们在听课后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每节课都这么上,学困生会越来越多,谈何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其实,教师们的感叹含着一个明显的意思:公开课缺“实”。叶澜教授提出了好课应该“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五实观”。“扎实”,就是有意义;“充实”,就是有效率;“丰实”,就是有生成性;“平实”,就是有常态性;“真实”,就是课堂有待完善。叶教授认为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公开课是示范课,是供听课教师学习、借鉴的,是用以促进教者和听者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每次“欣赏”完一节公开课,我都会问学生同一 个问题:你们喜欢这节课吗?为什么喜欢? 回答一: 生:喜欢!因为公开课上不论回答的对与错,老师都不会批评我们。 生:很喜欢!!因为上公开课就没有太多的作业了。 生:非常喜欢!!!因为上公开课之前,我们都“预习”过了,所以一点都不难懂,上起来很“轻松”,很“快乐”。 学生的回答真实得让我害怕。  相似文献   

12.
邓信月 《今日教育》2007,(1S):40-40
老师们都渴望欣赏优秀教师执教的公开课.希望通过公开课获取教育智慧。但老师们在听课后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每节课都这么上.学困生会越来越多.谈何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其实.教师们的感叹含着一个明显的意思:公开课缺“实”。叶澜教授提出了好课应该“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五实观”。“扎实”。就是有意义;“充实”,就是有效率;“丰实”,就是有生成性;“平实”,就是有常态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一直被视为圣洁的殿堂,而如今假冒伪劣现象也随处可见了。且不说假文凭、假考分、假统计、假报表……就是作为教学示范的公开课,也出现了“伪教学”,而且有增无减。有的教师为上好一堂公开课,事先让学生反复排练,以至课堂上的操作程序、提问内容、发言人员都一一定好了。讲台上教师频频提问,得心应手;讲台下学生对答如流,效果“良好”。当然也有“卡壳”的时候,但你无需为执教老师“捏一把汗”,那只不过是个“扣”,适当的时候自然会解开。那是演戏的一部分,当不得真。演砸了的也有,那时就露了马脚。记得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上课伊始老师…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一连听了两堂公开课,听课的地点是一所薄弱校的高中部。两节课听下来,感触最深的是在课堂教学的“收”与“放”这一环节中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学校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老师们又是找材料又是做课件,都忙得不亦乐乎。 “你准备得怎么样了?”坐在我对面的小许老师问道,“看你一点都不着急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一堂公开课上,冯老师出示问题情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相似文献   

17.
让讲课老师参与评课。在公开课评课活动中,主讲老师要么回避评课,要么一言不发,“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这是评课中的一大误区。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主讲老师对别人评价的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公开课的其他功效。其实,在评课前可让主讲老师“说课”:分析一下教材,讲讲教法、学法,介绍一下教学程序。这既是对主讲老师劳动的一种尊重,也有助于听课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一堂公开课,避免评课中的种种误解和盲目性。在评课过程中主讲老师可作简单自我评价,并就其他老师的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上做法对于参加听课的各级领导而言尤为重要。因为绝大多数领导对于某一学科的教学来说往往是“门外汉”,如果没有必要的交流、沟通,领导评课极易流于表面现象,而领导的意见对评课又有一种强烈的导向作用,从而大大增加评课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王孝忠 《江苏教育》2005,(5B):38-38
最近,我听了本校杨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练习巩固阶段.杨老师设计了一组题:  相似文献   

19.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公开课作为一种“不加隐蔽”的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推动教学研究、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历史学科公开课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行为,彰显了历史学科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2023年7月15日—18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在山东曲阜主办的“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第七届历史教育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杨阳老师展示了一节回归本真、回归理性的公开课。杨老师关注历史课堂中的细节,并将细节探索与整体把握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20.
听公开课、研究课的次数多了,我发现课堂中总有几个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的学生。这些学生是课堂中的积极分子,有时甚至是公开课教学中老师的“救命稻草”。我暂且称这些同学为课堂中的“权威学生”。这些“权威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机会多,特别是在公开课、研究课中,更是“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