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焦波 《体育世界》2011,(6):93-95
当代大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不容乐观;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更为缺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从过多个角度分析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的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人文"和"人文素质"的内涵以及运动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现行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基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建立以体育文学为特色的运动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平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得出:综合性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都高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只有人际交往素质高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1)校园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设置与传授途径不符合体育专业学生的接受程度;(2)社会大环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3)扩招导致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同时,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探讨了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宁雷 《体育与科学》2004,25(6):85-87
为了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体育,加强大学生人文体育的素养,全面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丰富人文奥运的内涵,通过对辽宁省8所高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提出构建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议方案。在高校中应鼓励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选修课资源,开设有关体育人文的通识选修课程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讲座,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陈广旭  巩庆伟 《精武》2011,(5):76-77,79
针对运动员"成绩第一"的社会导向和价值取向,忽视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动员和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迅速提高运动员的人文素质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积极创建运动员人文素质评价体系,促进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的提升,在追求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同时,更要重视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的人文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钟楠 《体育世界》2010,(9):99-10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缺乏,知识面狭窄;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行为规范缺失;对体育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的改革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此本文提出以下途径: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严格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入学选拔;加强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通过对体育教育(武术)中武德的分析,探讨武德在体育教育中的渗透及实施,关键是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把武术中的人文精神贯穿于武术课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宝盛 《冰雪运动》2010,32(2):70-73
通过对人文体育、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涵义、意义的阐述,认为普通高校冰雪体育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和发展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提出培养大学生树立人文体育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价值观,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体育的需求;激发大学生塑造人文精神和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冰雪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身体力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出冰雪体育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主题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冰雪体育教育自身现代化和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体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体育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道德品质修养、人格塑造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明显;而在人文知识、礼仪修养、审美能力、思想品味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有限。建议学校体育课程要融入人文理念,重视体育对人发展的积极作用,突出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相对欠缺,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一问题已成为许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择业的瓶颈,且影响着学生就业后个体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国家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的培养。1.人文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1)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源状况,相当一部分体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态度、兴趣和动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中,抽取9所高校中的103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男生的态度明显比女生更积极;辽宁省大学生对体育劳务消费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女生的态度明显比男生更积极;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态度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积极。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其中篮球、羽毛球、足球、游泳、乒乓球、跑步是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体育理论课程口试方法改革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总体目标,针对体育理论考试方法存在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视角探究体育理论考试出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知识的目的,对体育理论考试进行了实验性的研究,并提出了体育理论口试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建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1):107-107,109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高校校园体育审美情趣融入体育道德情操的可能性及途径,以培养校园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审美观,从而陶冶道德情操,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大学体育教材不适应成高及高职类学生的体育需要及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在成高、高职阶段如实施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 ,会大大激发其锻炼热情。应在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时尚性、休闲性、实用性的体育课教学 ,使他们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骨干力量 ,文章在这一领域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着运动成绩极限与非极限的矛盾。体育运动的超越性承认人在体育运动中的有限性,在给人们带来鼓舞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在体育教育中科学地体现并处理好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能够发挥体育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特性,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冬季体育中的滑冰课程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滑冰课程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运动技能能力的提高,对建立乐观的情绪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社会竞争意识、培养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密集 ,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信息时代 ,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然而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据 1998年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 ,患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高达 2 6 .99%。因此 ,深入研究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是高校体育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 ,从时代的高度分析论证了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是使体育教育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男生的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总体上,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学习紧、没有时间和场地与器材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形式,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水平较低;缺乏体育劳务消费的场所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大学生掌握和提高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在体育教育改革时必须重视及思考的问题。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用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20.
从高等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市场形成的两大主体大学生群参与者和大学生运动竞赛的商业赞助者(商家)进行分析,揭示我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参与主体参与意愿和经济投入、区域内运动竞赛的组织模式的运行条件,阐明大学生运动竞赛市场发展区域联合运行模式的潜力,以及我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市场营销的发展途径和完善大学生体育市场的产业发展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