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交际中进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选择都是对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做出的顺应.权势作为交际语境的构成部分,它是产生冲突话语和制约冲突话语回应策略的语境因素,同时体现了交际双方直接的关系.《雾都孤儿》中非对等权势间冲突话语的产生就是因为交际双方违反了顺应论中对语境关系的顺应,忽略了交际语境中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了解冲突话语产生的原因,对自身角色有正确的认知,非对等权势间才能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闪避回答是运动员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经常使用的语用策略。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对话语闪避现象作语用分析。研究发现:运动员采用闪避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话题、面子、自我表露这些语境因素,以实现交际目的。闪避具有维护自身形象以及人际关系两大语用功能。在体育新闻采访中,媒体记者与运动员在进行言语交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语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语言顺应意识,尽量使自己的言语顺应语境,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元话语是指语篇中能标示话语结构、提请对方注意或表明发话者态度的各种语言手段,它依附于话语而存在,虽不是话语的主体,但在交际过程中起调控话语主体信息的作用。本研究以顺应-关联模式为理论框架重新审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元话语标记的作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顺应-关联模式的理论框架肉,跨文化交际中元话语可以视作发话者在寻找关联和顺应语境的基础上选择的结果.了解并关注其角色有助于发话者和听话者更好地养成元话语意识,以便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会话中过量信息的使用,试图解释其顺应性。研究发现,"过量信息"并不等同于"多余信息",而是交际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做出的顺应情景因素的语言策略选择,是与语言使用者、物质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Jef.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探讨了该理论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指出,译者应动态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恰当选择翻译策略以避免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角度入手,分析张绍刚和刘俐俐话语冲突在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动态顺应过程。本案例研究发现,对心理世界的顺应就是顺应受众宣泄不满与释放压力的心理;对物理世界的顺应体现为双方的身体姿势、手势、外表形象、生理特征等非语言因素的顺应;对社交世界的顺应则包括对双方文化和不平等交际地位的顺应。张刘二者中的一方为了实现自己的交际需要.利用一些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因素,造成了交际过程中的话语冲突,其本质是顺应语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元话语是语篇中组织话语、吸引读者注意力和表明作者意图的表达。通过对比分析法律语篇和新闻语篇中的元话语,发现其使用规律和语用功能有差异。新闻和法律语篇中元话语的选用是语言结构与语境因素相互顺应的结果。作者为了达到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在选择语言时对多种因素做出顺应关联,通过多种因素实现对语篇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对同一言语事件,说话人和听话人由于共享的语境不同,针对不同的听话人,说话人选择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在探求话语建构的机制和言语选择方式的过程中,经分析认为:在以沟通为取向的交往行为中,要对语言作出连续不断的选择,这种选择是由语言内部(即结构)和语言的外部原因所驱动的。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对语境认知的不同,从而建构了不同的话语。  相似文献   

9.
"沉默"作为一种常见的非语言交际的社会现象,具有多种交际功能、语用功能以及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对言语交际中的沉默现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交际者顺应语境关系中的物理世界作出的选择,对于社交世界的顺应以及心理世界的顺应,指出顺应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可以帮助人们利用沉默去理解话语,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无论学生听力理解的过程,还是教师听力教学的过程,都可以视为语言交际的过程.学生最终能够理解听力材料就是与各种语境因素做出动态顺应的结果,而教师帮助学生获取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过程也是顺应各种语境因素灵活选择听力教学策略的结果.从语言顺应论视角探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可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