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途径。教育扶贫不仅要加大乡村学校资金投入、完善政策倾斜等显性帮扶,更要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抓手,采取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动态均衡配置师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措施,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解决乡村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隐性问题,推进脱贫致富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乡差别是自有城乡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在城乡二元体制运行模式下,城乡差异必然带来城乡教育的不同,体现在教师队伍上存在着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两种语境。如何克服乡村教师队伍短板成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在切实把握已有政策的困境与问题,正确认识乡村教师属性的基础上,构建适宜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才能发挥政策的导向与引领作用,形成相对稳定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受到国家重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教不好""招不满""留不住"的现实困境,不利于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强化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诸如提升乡村教师综合待遇,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和培养,坚持"国培计划"和"特岗计划";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增强乡村认同感;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城乡教师队伍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育的薄弱状况制约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其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当前乡村教师队伍仍存在信任危机、职业认同感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等问题。基于此反思当前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破解需要寻求政策内外的多重支持。在政策之内继续完善多样化支持政策,落实教师支持政策的监察机制,提升培训学习的实效;政策之外则需提升乡村教师社会认可度、学校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等。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呈现出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之态.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使得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教师数量结构不合理、工资福利偏低、个人与专业发展受阻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合理调配编制,落实阶梯化补助和福利保障政策,建立更加合理的职评标准,加强县域培训本土化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下不去""难留住"与"不作为"等现象是当前乡村教师政策激励"低效化"的实然样态.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不够完善和合理,政策的解读不够精准和到位,政策的实施不够及时与有力.通过完善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强化地方政府与行政部门对政策的理解,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强化教师激励政策的评价与监督等途径,可以突破乡村教师政策激励的"低效化"困境.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本土化建设工作越发成为摆在乡村教师教育改革面前的重要一环,这是涉及我国区域平衡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之一。伴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必须在乡村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厘清城乡基础教育改革差异、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差异扩大的现状,认清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角色困境、政策困境和发展困境。加强对乡村教师政策支持,保持政策延续性,促进新时代乡村教师角色重构,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感。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生活环境,建立促进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战略机制等多种路径来切实推进乡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师资队伍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又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一些地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存在对象范围模糊不清、生活补助标准缺乏差别化、乡村教师生活条件建设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地方政府要明确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的对象,确保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对象范围公平合理;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差别化;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建设等,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特岗计划”自2006年颁布以来已实施十五年。在发展过程中,“特岗计划”先后经历了政策规范发展、政策规模化推广、政策优化转型三个阶段,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然而面对新时代我国乡村教育发展趋势由数量优先转变为质量优先,“特岗计划”政策的修订却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现实矛盾。改进和完善“特岗计划”政策需要梳理十五年来我国在特岗教师队伍的形成发展方面所提出的相关政策,总结“特岗计划”的成效与问题,从严招聘、强化培训、扩大宣传,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刘佳 《当代教师教育》2021,14(3):30-37,48
"支持计划"完整实施五年,对其实施成效进行评价意义重大.不同利益主体对"支持计划"实施成效有着差异的评价标准,政府关注城乡教师均衡的政策目的 ,乡村教师关心个人获得与发展,乡村学生在乎所接受教育的质量提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3省9县的实证调查,文章首先概括了政府、乡村教师、乡村学生的评价观点;然后以"乡村学生发展"作为根本标准进行再评价,结论认为:"支持计划"的实施改善了乡村教师队伍现状,促进了乡村学生发展,但是优秀教师与音体美等专业教师补充不足、优秀教师与年轻教师流失率仍然较高、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效果不明显,以及城镇流动教师实际作用不理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乡村学生的发展.立足乡村学生发展,未来《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以及新乡村教师政策制定,需要坚持关注乡村学生发展与需求的价值基础,将政策实践范式由"肯定性行为"转换为"协商与协调行动".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石,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着力攻破点,也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还面临诸多问题,即外界态度和自我认同的"双质疑"、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不达标"、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不愿留"。面对以上困境,教师政策要凸显专业知识,提升乡村教师的从教幸福感;法治与德治并行,增进乡村教师的社会荣誉感;给予人文关怀支持,实现乡村教师的乡土归属感。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颁布,是我国解决乡村教育衰落问题的一个突破性举措。近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制定的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政策是《计划》的重要基础,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但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并不明显,优质师资流出不流进的现象依然严重,生源向城镇流动的趋势没有减缓。因此,落实《计划》必须创新思维,突破以往"政策一大步,落实一小步"的状况,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的整体待遇,并将所有乡村教师的补贴纳入省级统筹,统一标准、统一发放,提高其职业吸引力。同时,需要拓宽乡村教师的进出通道,让优质师资合理流动;突破以编制招人的旧思维,扩大"特岗教师"制度,激活乡村教育;提倡结合乡村教育实际的教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进一步推动乡村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十年来,我国政府不断补足政策短板,乡村教师政策聚焦于村庄学校、教学点教师,再进一步深度聚焦于最薄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通过细化补充、强化保障、优化管理和深化质量等多方面不断加强乡村教师政策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为提高乡村教师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打下坚实基础。但乡村教师政策仍有缺失,尚需进一步以调查、监测手段,夯实政策改进的研究基础,并彰显教师政策制定的乡村立场。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师教育》2020,(2):22-26
发展乡村教育,师资是关键,教师待遇是核心,政策是保障。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是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直接关系着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运用公共政策文本分析框架,对全国31个省(区、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生活待遇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对象界定不明确、政策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创新,因而提出完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的对策建议,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队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专业素养不足、稳定性较低等问题,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与质量差异仍比较明显,影响了乡村教育发展,加速了乡村生源向城性流失,进而从人才、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影响了乡村振兴。在以上问题背后,有深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的制约。当前,迫切需要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重点加强教师综合待遇、编制、职称、培养、培训等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切实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赖昀  张学敏 《教育学报》2020,(2):97-108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靠教师,教师编制是教师队伍稳定与发展的保障。我国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历来非常重视,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乡村教师供给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乡村教师编制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编制制度经历了由"偏重城镇"向"城乡一体化"、由"兼容并包"向"因岗限人"的变迁。偏重城镇的政策导向导致制度设计缺陷,因岗限人致使制度分配失当,改革过程中引发部分制度结构混乱,核编机制落后导致制度绩效低下。通过破除制度设计路径依赖,教师编制独立供给,优化教师编制制度结构,创新核编机制等措施,创新我国乡村教师编制制度,保障乡村教师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实现供给充足。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范教育质量下滑,一流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进入高原期,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学前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建议国家实施"中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包括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的十个具体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示范工程、师范院校振兴计划工程、教师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化工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工程、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工程、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提升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民族地区理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标准化乡村学校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8.
湖南是农业大省,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乡村教育线长面广、基础薄弱,是全省教育工作的突出短板和边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瓶颈。办好乡村学校,帮助乡村学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实行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对此,湖南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组织开展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调研。调研组以会同县、泸溪县和浏阳市为样本县开展了深入调研,总结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硬举措、好做法与好经验,发现梳理了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能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让乡村儿童获得优质、公平的教育。随着我国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实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招不足、留不住、教不好、发展慢”的困境。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健全乡村教师人才引进制度、完善乡村教师激励与保障制度、健全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制度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切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徐红  董泽芳 《教育科学》2020,36(1):43-50
乡村教师既是乡村教育的第一资源,又是乡村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根基,更是助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加大乡村教师问题研究的力度,产出更多有助于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委实重要。目前,尽管我国有关乡村教师问题的研究成果既日渐丰硕又仍呈竞相攀升之势,但因其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来规范、指引而致使其中能够真正有效指导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的成果相当匮乏,为此,加强乡村教师问题研究的"元研究"十分必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在乡村教师问题研究上积累的相应经验。审视发现,研究目标突出集中性、研究内容彰显微观性、研究方法凸显实证性、研究视角呈现多元性、研究成果突显操作性,是上述教育发达国家研究乡村教师问题时集中体现出来的研究特点。显然,深化研究主题、重视微观研究、拓展研究视角、加强实证分析、注重成果应用,是我国未来开展乡村教师问题研究时可以从中获得的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