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言是二十世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作家。他的创作既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在题材内容﹑表现技巧方面也受到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在受到外国作家影响的同时,莫言成功地在作品中将本民族的文化完美地呈现出来,从而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莫言以故乡"山东高密东北乡"为原型的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乡土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体系,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字的世界共和国"。肉体残酷暴力与"倒错性欲"的结合是福克纳小说的一种重要母题,再现这一母题的是一种隐喻性的心理语言。莫言更多的是对导致这种变态心理的文化语境的批判,由此使他的小说成为第三世界寓言的重要例证。莫言创造出一种以"地方世系"为核心的叙事模式,但与福克纳不同,莫言对意识流与神话的叙说却明显地带有齐鲁神话的特点。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看出莫言创造了本土化的叙事话语,通过一种魔幻性叙事的语言,莫言成为通向"世界文学史"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莫言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影响,除作品特色与翻译作家共同演绎外,还有电影媒介传播影响、文学出版谋求中外合作、文化软实力增强导致汉语地位的提升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诺贝尔奖组委会电话采访时,在自己众多的作品中推荐的是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读过这部作品的人自然会联想到美国作家福克纳和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确,这既是一部对中国古典神怪小说继承的作品,又是一部魔幻当代史,但它更是一部借鉴了国外魔幻现主义的中国式长篇历史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借鉴与创新。笔者将从叙事方式、结构形式、语言特点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分析其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5.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在国外频获大奖,引起极大反响。他同时被国外权威人士称为"中国最有希望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由此可见莫言的受关注度之高,影响力之大。而他在法国也获得巨大成功,他的作品被译成法文的数量最多,因而被称为"最受法国读者欢迎的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6.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个经历了特殊战争时期的普通人,也是一个接触了文学,善于进行创作的额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很善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来表达写作的意图,他的语言虽然简洁,但是却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对他的一生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他的代表作品《丧钟为谁而鸣》中人物的语言风格进行解读,以了解海明威创作过程中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福克纳被认为是美国现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无论是他的长篇巨著还是短篇小说,都受到国内众多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从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一支给埃米丽的玫瑰》和《沃许》入手,希望能围绕小说中展现的社会冲突、宗教文化以及叙事情节等方面,对其小说罪与罚的情节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8.
“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绚烂的时期,各种各样的文艺思潮、文学作品不断被介进这片苏醒的土地。许多作家的作品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其中许地山的作品更独具风格。宗教化的情绪是他作品的主调。但他和许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一样,看重的是宗教思想中包含着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内容,所以,拨开作品中笼罩的宗教雾霭,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作品所洋溢着的强烈的反封建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颜瑾 《职大学报》2014,(5):68-70
莫言作品主观色彩浓重早已成为共识,但是就这一艺术特色,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这是感觉的爆炸,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另一方认为,这是理性的失范,将会阻碍莫言创作的前行。实际上,理性并没有在莫言小说中缺席,它指引着莫言用感觉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0.
莫言《倒立》中的"倒立"动作是一个具有隐喻和象征意味的形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照作品艺术世界、把握其意蕴的独特视角。在情节营构上,"倒立"又自有其情节发展的内在合理性,而成为作品格局的有力"支点",作品布局由此呈现出一个丁字形倒立的形态———这也是作家构思作品的匠心独运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