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的推理     
程鹏 《数学小灵通》2005,(3):31-32,15
1.解题注意点 (1)后面的数是根据前面的数,按照一定规律减少的;(2)若相邻的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减少的倍数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节时,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上的传统教法是这样的:①先求3的倍数,得出这样一列数…18,21,24,…,90,93,96,…,120,123,126,…②从个位上看,能看出这些倍数有什么特征吗?不能。说明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用看个位的方法。③引导学生将这些倍数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看它们的和有什么特征?这些倍数各位上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1 8=9,9 3=12,1 3 8=12…)。最后得出规律: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虽  相似文献   

3.
排数游戏     
活动内容:用100以内的数按一定规律排数、数数。(一年级)活动要求:1.以数的排列规律为主线,通过所学知识的正迁移,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请问:图1中共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图1 如果一个一个的数,那一定是很难而且容易数错,如果找出其中的规律就能快捷地数出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下面是我找到的规律. 12三二厂 图3 在图2中,有lxl=l(个)个平行四边形; 在图3中,有1x(1+2)=3(个)平行四边形; 在图4中,有(l+2)(1+2)=9(个)平行四边形; 在图5中,有(l+2+3)(l+2+3)=36(个)平行四边形. 于是,就得到了这样的规律:在横排、竖排的平行四边形上分别标上从1开始的数字,那么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就是横排数字之和乘以竖排数字之和. 运用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数出图1中四边形的个数. 如图6,图中…  相似文献   

5.
数与代数     
复习目标 1.数的认识. (1)会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牢固掌握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百分数;明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3)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相似文献   

6.
问题:在三位数中,数字和是5的倍数的数共有多少个?(华杯赛决赛题)这是一道求指定三位数个数的推理题。审题时需要留意问题求的是数字和为5的倍数的三位数的个数,不是求为5的倍数的三位数的个数。解题的关键是弄清三位数的范围与计算其个数的公式,熟悉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通过试算找出求指定数个数的规律。范围:三位数是从100起到999的所有自然数。开头数100叫做首数或首项,末尾数999叫做末数或末项。公式:个数(=末项-首项)+1特征:如果一个整数(本题为三位数的数字和)的个位数字是0或5,那么这个整数一定能被5整除(即它为5的倍数)。由公式…  相似文献   

7.
数的整除是指:整数a除以自然数(小学里对于a和b都限于自然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也就是余数为0),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这时,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显然零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1是任何自然数的约数。但零不是任何自然数的约数。  相似文献   

8.
<正>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就会出现错误.本文将通过对三个相关问题的讨论,来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问题1在1—150这150个整数中:(1)是3的倍数的数有几个?(2)是5的倍数的数有几个?(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几个?(4)是3的倍数或是5的倍数的数有几个?分析前三个小问题都比较简单.通过简单计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想象拼长方形,并利用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填数游戏     
谢革 《数学小灵通》2013,(Z2):29+45
亲爱的小朋友,请你在下图中的格子里,填入1—1 2这1 2个数(其中六个数已经填入),使任何四个方格组成的正方形中的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你会填吗?试试吧。  相似文献   

11.
数的推理     
程鹏 《数学小灵通》2005,(4):33-34,29
三、数的增减1.解题注意点(1)首先观察数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2)若数在增加,则先考虑用加法或乘法来处理,若减少就先考虑用减法或除法来处理; (3)有些数的变化也可能同时用加法、除法或减法、乘法。2.举例  相似文献   

12.
找规律填数     
<正>例题先找出每道小题中数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15,3,13,3,11,3,9,3,7,(),(),3,3。(2)13,18,(),17,5,15,3,12,2,8,1,()。第(1)题,从左往右看,这些数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似乎没有什么规律,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括号之前的数,很容易发现3这个数是间隔出现的。再观察剩下的数15,13,11,9,7,  相似文献   

13.
找规律填数     
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1,3,5,7,(),(),13。(2)22,1 9,1 6,1 3,(),()。(3)1、6、16、31、()、()。上面3组数都是按规律排列的,所以应该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根据这种变化规律,填上所缺的数。  相似文献   

14.
数的整除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共分五个方面,—是约数和倍数,二是能被2、5、3整除的数,三是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四是最大公约数,五是最小公倍数。 (一)约数和倍数教材中先讲与约数和倍数有关的概念自然数、整数、整除,再讲约数和倍数。其中整除的概念是教学约数和倍数的关键。整除这一概念的教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再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比较。例如: ①12÷4=3;②9÷9=1;③7÷2=3.5; ④10÷0.5=20;⑤0.8÷0.2=4。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①至⑤都是被除数能被  相似文献   

15.
解:因为它是99的倍数,就一定是9和11的倍数。一个数如果是9的倍数,它的各数字和必为9的倍数。∴ 8 3 A 1 6 B 5=9m (1)(m是自然数)即 A B 5=9(m-2)=9m′  相似文献   

16.
一、强化概念,分组复习 1.复习整数、自然数、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1)学生操作:将数卡0——10从小到大摆成一排。 问:这些数是什么数?(整数) 学生操作:取出不是自然数的数卡(0),放在一边。 问:现在剩下的是什么数?(自然数) (2)学生操作:从数卡1——10中取出  相似文献   

17.
数的整除     
小学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整数,而数的整除性则是研究整数性质的基础,所以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对这部分知识都应当牢固掌握,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数的整除理论的初步知识一、数的整除性1.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在整数范围内,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能得到一个整数商q,使得a=bq(即余数是零),那么,就说b整除a或a被b整除,记作b|a(或a(?)b).此时把b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把a叫做b的倍数.  相似文献   

18.
五(六)年制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材关于10以内数的组成,主要是研究一个数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的。我觉得某数的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教学中若能引导儿童探索出这一规律,他们就会根据这条组成规律,有次序地思考问题,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浅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数的整除包括约数和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质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五小节。其知识结构是: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数和整数的意义,理解数的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2)理解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熟练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初一学生在刚刚学习代数时会遇到一定困难.笔者认为,灵活地进行数与字母的互相转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一、将数转化为字母例1(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0,6,-6,18,-30,66,…;②-1,2,-4,8,-16,32,…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