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契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必须发扬好红色传统、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针对吕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现实问题,充分挖掘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从完善课程体系、创新传播模式、讲好红色故事等角度探究吕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路,进一步打造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深刻领悟自身肩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文章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涵、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三方面进行探讨,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二者的有机融合对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培养文化自信和延续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媒体迅速发展带来的挑战,高校出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文化传承艰巨使命的“执行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第一课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仅是出于传承民族文化精华的考虑,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必要举措。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表现出课程效果不佳、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有效衔接、融入过程机械化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根本,找准二者的融合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能够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能不断增强思想教育的有效性。通过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所蕴含的现实价值,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的现状,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选择。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理想信念,能够培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家风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渠道。将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创新力。高校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传播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合力,将家风文化融入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途径,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试对此做一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航天特色文化资源,聚合文化发展内驱力,以航天案例教学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感召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福建红色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育人资源,不仅能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是新时代高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滋养学生健康成才和激励青年学生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宝贵资源。针对当前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存在的福建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挖掘不足、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福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应通过开展研究阐释、强化师资培训、丰富教学素材体系、创新融入方式等路径推进福建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相似文献   

11.
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既是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机制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实效性的内在需要。高校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应确立教育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内容体系应由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传统道德修养与价值观念、廉政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教育等三大部分构建而成。途径框架体系则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党员廉政文化教育中心等三大教育途径及平台构建而成。  相似文献   

12.
文章梳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提出将浙东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思路分析了浙东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和浙东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强化德育理论目标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思维与学生就业发展的逻辑轨道脱节,进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吸引力“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在一些学生头脑中逐渐蔓延。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就要另辟蹊径来实现思政理论课的育人功能,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实施与学生认知相适应的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鲜活教材。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优势,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亲历实践、征文活动等5种实践教学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革命精神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以有效利用,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霞 《高教论坛》2014,(10):47-50
构建应用型财经管理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应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围绕应用型财经管理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财经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国家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存在若干瓶颈和困境,思想政治教育课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北海职业学院"研究性教学法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于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在本校部分班级试行了研究性教学,并在试行前期(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和试行后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研究性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邓国彬  杨鲜丽 《高教论坛》2011,(12):83-84,122
本文以广西独立学院为例,分析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