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召贵 《语文天地》2014,(33):39-40
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蕴含丰富。学习古诗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感陶冶以及文化熏陶有重要作用。诗歌是审美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明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古诗还具有音乐美、建筑美与图画美,这需要我们在解析古诗过程中,让学生体悟诗歌的美。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歌写景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何根据诗歌内容还原生活场  相似文献   

2.
音乐美赋予诗歌独特的魅力。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英诗汉译的过程中,音乐美会削弱,丢失,甚至失去本来的面目。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讨论了如何在忠实原作创作精神的基础上,再现原诗歌的音乐美。文章通过比较、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1.好的译本一定要忠实于原文的意义;2.音乐美是由源语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翻译观,以及翻译方法共同决定的;3.通过一定的翻译技巧,音乐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的。  相似文献   

3.
新诗声音是一个包括了新诗音乐性,不完全等同于新诗音乐性问题的概念。传统诗歌的歌性特征在新诗变革中发生了现代性转变。新诗倡导的文言合一、诗文合一,就是主张用说话的声音,按照自然的音节,用白话口语写自由的诗,替代适合歌吟的文言格律诗。现代诗歌的声音,强调语言与意义融合,是一种蕴含于思想之中的声音,把传统诗歌形式化的声音变为自由活泼的有生命的声音。诗歌的声音感受既是一种身体的感官活动,也是一种由意识参与的综合感官审美体验。诗歌声音的感官功能首先是诗歌语言的声韵作用,这种声韵包括文字的语音、语气、语调、词汇组合、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声韵因素;其次,常常通过视觉作用转化为听官的感觉,作用于心官的体验,在现代诗歌中大量通过意象的象征化表现,呈现为一种混沌的虚实相生的混响。现代节奏是新诗声音的核心元素,一种在变化中有一定规律重复的开放性多元化节奏,是构成现代诗歌声音最重要的美学机制。现代节奏多元化形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自然的音节节奏、变化统一的对称节奏、分行建构的视觉节奏。现代诗歌变化的多样性节奏,从时间意义上让诗歌的声音与意义获得或停延、或呼应、或回响等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诗词无疑是极美的,其翻译无疑也是极难的。通过对金陵判词的一部分修辞格(包括典故、双关、析字藏字、押韵等)的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倡导在诗歌翻译中不但要保留原文的意境美,也要尽量传达原文的形式美、声音美和文化内涵美。  相似文献   

5.
点评:“成长的声音有谁听”,“成长”的话题作文能拟出这样的题目,很吸引读者的眼球。“成长的声音有谁听是”在文中反复出现,反复发问,自问自答,有一唱三叹的韵味,使文章像一首优美的诗歌,具有一种结构的美。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它融文字、图象、声音和动画于一体,成为一种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形式。特别是被运用到诗歌教学中,能体现出它独特的优势。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融音乐美,绘画美为一体。而  相似文献   

7.
利用语文教材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因为“人们在文字阅读中获取知识和信息 ,认识世界和自我 ,发展情感和思维 ,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功能 ,是其它媒体不可替代的。”在语文教学中 ,引领学生欣赏课文描摹的声音之美 ,在欣赏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更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声音之美的描摹 ,大体可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以声衬静 ,梦幻美先看这样两段文字 :“除此以外 ,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的声音 ,像野马在平原…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2008,(5):16-19
一、情境:经验唤醒,冲击已有观念《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声音》单元的第一课,《声音》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声音的产生是物体振动的结果。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一个充满声音的特殊场域,课堂声景是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声音景观。让课堂声景成为直抵儿童内心的一道风景,是课程教学变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明确声音景观内涵、阐释其教育意涵的基础上,基于声音景观视角,对课堂中声音被抑制、遮蔽乃至强权控制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组课堂声景设计的参考策略:加强声景教育,提高师生的声音及声景意识;建立声音与其他环境要素的有机联系,构建课堂大环境;建设听觉文化,形成包容、开放的课堂声景。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音乐美。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诗论》以诗歌“音律”为中心,阐发了系统的声音诗学思想,其声音美学思想联系中国传统诗论,指出了克罗齐“直觉说”“表现说”的理论缺陷,构建了“情趣、意象、声音”三位一体诗学观。《诗论》提高了声音在诗歌中的地位,对当代诗歌写作、诵读、教学及研究具有重要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词语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汉语语法具有音节匀称之美、句式整齐之美、整散交错之 美、声调和谐之美和拟声妙用之美。词语中的声音美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更能吸 引读者、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在创意比较中,感受诗歌形式的韵律美,想象诗歌内容的画面美,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美。通过背景资料的适时介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内涵以及特殊的表现手法。最终学生在有创意的理解与表达中还原情境,与古人进行精神对话,充分感受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多种形式的音韵复现形成英语格律诗中的韵律平行,构成规则的前景化,建构了格律诗回环往复的声音模式。韵律平行不只为格律诗带来外在和谐的音乐美,还使声音原本所象征的情与思突出,推动了诗歌情绪的发展,生成诗歌的意象、结构和意义。英语格律诗中平行的韵律是诗歌内在的情与思的旋律,赋予诗歌跨越时代的情感和意义。格律诗人们有意识地使用着韵律平行。  相似文献   

15.
古诗教学应创设美的情境,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体悟出诗歌美的意蕴。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美、赏析美、表达美的过程中,会唤醒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托尼·哈里森:一个分裂的自我,两种叙事的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尼·哈里森是英国当代大众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典型的双声性,充满了不同社会阶层对峙的声音,反映了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在语言层面上的对立和交锋.他的诗歌语言既有高雅文字也有粗俗的狂欢话语,反映了诗人对精英文化、教育、文学传统接受且又颠覆的矛盾态度以及诗人从平民子弟到精英诗人自我裂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的终极目的是发出能揭示乐曲内涵、与听众产生共鸣的好声音,这个好声音不仅要通过触键技巧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演奏者对声音背后文化现象的理解来达到。只有这样触键技巧才会更原汁原味地表现出不同时代的音乐内容和形象,使钢琴演奏者在文化理解这个维度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自己灵活运用触键的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期待目标:通过合作学习《绿叶的声音》,掌握本专题所选诗文鉴赏的一般方法。重点预设:1.感悟诗歌情感之美;2.想象诗歌画面之美;3.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内容(意象、意境)美、技巧美、形象美等四个角度为切入点,介绍探寻《诗经》之美的方法,即通过反复吟咏、创设情境和展开想象领略意境,细心地探究、体悟,多维度挖掘诗歌内涵等方式来体悟诗情。  相似文献   

20.
刘璟  王超 《华章》2007,(5):116
杜牧诗中叠字的使用.用叠字模拟声音,使诗歌具有音乐美;描摹景物,使诗歌具有绘画美,并使其诗歌风格俊爽而不失风华流美之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