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楚"士"经历了由早期复杂含义发展到以仿诸夏立国后的低级贵族之代称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宗法制的解体及私学的兴起为平民入"士"提供了途径,士亦转化为知识阶层的统称。由此,春秋战国时期楚士阶层不断壮大,他们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与技能,竞相展示自己的才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原倩倩 《文教资料》2014,(30):81-83
历史小说可谓是当代文学的重镇之一,它本身具有浓厚的跨世纪文化启示气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表现和与之具有特殊精神气质连接的这一文类,历史小说在其自身发展进步中对“再造中华文明”作出了自己深沉的回应。其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士”阶层,张扬着本民族的个性与气质,其内涵的丰富性足使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将对当代传统历史小说作品中“士”阶层的文化意义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更清晰地呈现出搏动着华夏民族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3.
西周王官之学创始发轫于夏商。王官之学尚非学术,但它综合融会了前此之各种学术萌芽,又孕育启迪了以儒家之学为代表的私家学术,它是古代学术之摇篮。夏商时代,“祀戎”是初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最重要的方面。巫史享有崇高地位,实为远古知识分子的原型。周因于殷礼,把上帝之命改名为天命,是人类精神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周人对殷商之礼的斟酌损益,核心是政治制度。早期西周官府之学虽有德政论思想灌输,但仍是以六艺为主的技能教育。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中期以前,新官学的五类内容实属官方文献汇编,不是系统的学问和专门的知识。春秋后期,礼坏乐崩,王官失守,士阶层的兴起,孔子的“述而不作”,推动了王官之学学术化的进程,促进了私人学术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从游"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士阶层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其主要价值在于弟子们以主动求学为动力,自觉追随老师左右,与老师朝夕相处中耳濡目染其德行、向老师求学问道中感知效仿其人格。古代书院继承了这种教育传统,教授与生徒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志同道合、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创建了开放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使道德教育自然寓于知识教育之中,取得了卓著成绩。研究古代书院的"从游"教育传统,对于现代高校重建和谐师生关系与有效进行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凯 《考试周刊》2024,(18):49-52
传统文化中的“士”是介于贵族与庶民之间的阶层,“士”精神指的是“士”这一群体共同的价值追求、集体人格、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的综合。“士”兴起于战国时期,且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广泛发展。将战国时期“士”精神融于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感。因而教师有必要重视“士”精神的融入,结合所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深入研究“士”精神的实质与内核,在增进课内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精神文化品格修养,推进学生获得深远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战国时期“士”精神的渊源,随即分析了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价值,最后探寻了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相似文献   

6.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毛泽东提出了警惕形成"党内贵族阶层"思想,并分析了"党内贵族"阶层产生原因及其危害。为了避免形成"党内贵族阶层",毛泽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不幸的是,这一光辉思想到1965年竟然被演化为"党内走资派"。从防止"党内贵族阶层"到"形成""党内贵族阶层",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和深思。  相似文献   

7.
士阶层头脑中立功取名的观念根深蒂固。《史记》士形象的描述,倾向于剔除为富贵荣华努力的过程及心态,力图把这种行为精神化。既反映了士的理想人格,宣扬了功成身退的理念之美,又承认士求富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显示了司马迁辩证发展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唐中叶以后,均田制的瓦解和两税法的实施使土地私有制化的趋势日渐加快。传统生产关系的变革孕育了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富民"阶层。历宋元直至明代,这一阶层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之一,而且其影响已深化到社会的诸多层面。明代的江南地区是国家的财赋之区,"富民"众多且为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富民"之于教育,既有社会背景的大环境影响,也有自身利益的多元化考量。但从客观上来看,明代江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富民"阶层有着不可分割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是"地方人"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断认识的结晶,它记录着"地方人"生存、繁衍和发展历史进程并已经融入"地方人"的生活,每一个"地方人"身上都深深地打上了地方性知识的烙印。它对"地方人"生存和发展、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和谐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全球化和现代化对地方性知识产生了巨大冲击,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面临退出"地方人"的生活,走进历史博物馆的困境和危机。传承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新兴士阶层崛起,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面对无道的社会现状,立志弘道的士阶层产生了仕与隐的矛盾,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最为典型。本文以《论语》和《孟子》中有关"士"的论述为依据,详细阐释了孔孟儒学中的仕隐观。  相似文献   

11.
"士"是战国时期最活跃的社会阶层,他们不仅创造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而且还锻造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士人精神。《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是恃才自信、知恩图报、深谋远虑的门客冯谖形象。本文通过对"士"这个阶层形成的分析,结合《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冯谖,进一步探讨战国"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孔子"士志于道"的表述是对中国士文化本质属性的经典界定;道与势的博弈的历史运动形成了士文化传统的内涵。欧阳修士情结的实质就是要依靠对"道"的诠释来恢复知识、思想及信仰的批评力与有效性,从而让士阶层获得对抗皇权的话语权力,进而实现士的一个古老梦想:居于政治主体地位。综观欧阳修一生,不难发现士情结与其生平相纠缠的轨迹。换言之,正是一种难以抛却的"自主性"的士情结铸造了欧阳修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保障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使"教"与"学"和睦并进,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本文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关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执教经验,从教学设施保障、教学师资保障、教学过程保障等方面,探讨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南人不可为相"之说始于宋太祖经元明而不绝,这种说法既是南北方士人矛盾的体现也暗含了南北方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波折,且在官僚阶层中,南北的分化会成为政治纷争与攻讦对手的理由,然而因为材料所限,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无法更为深入,仅能对其进行粗略的勾勒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侯雪君 《语文天地》2014,(31):28-29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群体,在传统社会中,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爵是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也就由此而形成了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即士大夫阶层。《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在孔子的心中,但凡严于律己、忠君爱国之人皆可称之为“士”,如此看来,“士”和“君子”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们也不能将“士”和“知识分子”“君子”混为一谈,“士”更  相似文献   

16.
"三维"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并列,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片面地强化"知识与技能"而简化或淡化"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作者以"运动学规律"的教学为例,分析"过程与方法"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特别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翻转课堂借助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利用视频教学,实现了学生知识内化的教学过程。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与可汗学院和"慕课"课堂的关系分析,从可行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探讨"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隋唐以降的政治风雨和经济变革使国有土地所有制向私有制转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旧有土地制度的日趋瓦解,使传统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明代的江南地区,"富民"阶层的出现是这一变化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与此相伴的是佃农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和地租形态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国家赋役与地方农业生产设施的修建也使"富民"成为主要的承担者之一。"富民"开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主要角色。作为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富民"阶层发展壮大对我国传统社会的变迁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战国秦汉的文学作品与史料分析,发现楚士阶层在春秋中后期开始逐渐壮大,其壮大的根本原因则是传统的井田制解体所带来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崩溃。私学的兴起,士的自由流动所带来的审美文化的兴盛,以及楚国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主要原因。但思想、文学之士并未受到君王重用而大量外流为他国服务。楚国士阶层的壮大和楚士阶层的外流对楚国及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知识建构作为学习的一种隐喻,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本研究以"摄影技术"课程为例,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针对课堂知识建构活动三大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言语互动进行分析,探讨课堂知识建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师的重要作用及在各个知识建构活动环节中的体现。研究发现,在课堂知识建构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得到增强,其作为知识创造者的角色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知识建构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知识建构活动过程中需适时进行组织、引导和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