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际能源市场对中东北非地区的依赖度极高,且中东北非局势严重影响全球能源安全,表现在国际石油供应、国际油价走势、国际能源通道运行.中国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安全,而中国石油安全实为中东北非地缘政治安全,因为中国严重依赖中东北非地区石油进口,且在中东北非地区油气投资已成规模,所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要求中东北非地缘政治环境稳定.应该从多角度审视近期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宏观把握中东北非地区形势发展,微观分析潜在风险的存在,预期高油价或成为未来中国能源安全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的能源形势更为严峻。面对能源困境,卡特政府积极探寻应对之策,颁布《紧急节能法》,设立"国际节能月""国家能源教育日"推动能源节约;放开政府油价管控,制定第二个能源计划促进国内能源生产;制定应急能源计划,颁布《能源安全法》促进能源管理法治化。上述政策和措施降低了美国的能源消耗,提高了产量,为美国能源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能源消费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而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近两年国际油价曾一路上涨。因此,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非常重要,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安全战略;提高石油利用率,实行节能政策;实现能源多元化;调整交通运输政策;建立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加强亚洲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石油能源危机逐渐凸显,油价也随之不断飞涨。石油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经济发展变量问题,而日益成为当前国际政治和国家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议题。文章立足于对当前世界石油能源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外交定位,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的石油能源安全观,阐明了我国的基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国内时事 ●2007年4月11日,<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出炉:以应对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等为核心,我国将建立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除政府石油储备外,将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6.
国内时事2007年4月11日,《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出炉:以应对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等为核心,我国将建立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除政府石油储备外,将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石油已经逐步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之一。1973—1974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多数石油消费国在内政外交上陷入困境之中,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外交政策,使得"能源安全"成为美国政策制定的一个新的重要标准。本文在综合利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美国在此次危机期间制定政策的背景,相关决策层,具体措施,以及政策的特点和结果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考察。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论是指导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指导思想。根据胡锦涛和谐世界的理念,笔者提出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变竞争为合作,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通过卓有成效的对外能源合作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建立区域能源联盟,在此基础上同美国、欧盟建立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具体可通过成立超级大型石油股份公司,由不同国家的石油公司共同投资入股,共同开发、分配、购买、运输石油,从而平抑石油价格,保障能源安全。具体制度设计包括:成立能源部,下设对外能源合作司;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公司化运营模式;建立国际石油区域联盟制度,进而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制度;建立能源合作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以上制度,中国、美国、印度、日本、欧盟等形成一个巨大的战略利益集团,有利于世界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及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在近几年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国经营的风险也在加剧。要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尚需我国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国际利益集团及经济民族主义的复苏,使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发展的政治风险加剧;同时我国石油企业还需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并购后企业整合及新国际标准适应等动态风险。跨国经营企业只有认真分析风险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并进行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才能保证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论是指导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指导思想。根据胡锦涛和谐世界的理念,笔者提出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变竞争为合作,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通过卓有成效的对外能源合作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建立区域能源联盟,在此基础上同美国、欧盟建立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具体可通过成立超级大型石油股份公司,由不同国家的石油公司共同投资入股,共同开发、分配、购买、运输石油,从而平抑石油价格,保障能源安全。具体制度设计包括:成立能源部,下设对外能源合作司;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公司化运营模式;建立国际石油区域联盟制度,进而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制度;建立能源合作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以上制度,中国、美国、印度、日本、欧盟等形成一个巨大的战略利益集团,有利于世界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及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