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对于唐宋词而言,清词的经典化程度远远不够,在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中整体上处于“缺席”状态.但也不应否认,清代以及民国的词学家也借助于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建构着清词中的经典,这其中论词绝句的经典化功能值得重视.论词绝句是清代词学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以诗论词,形象鲜明,易于记诵,便于传播,在清词经典化的建构中别具一格.论词绝句偏重于清词名家名篇的题咏,或从词史视角对清代词人予以定位,或用摘句批评的方式表彰清词名篇佳作.而论词绝句组诗,或古今通论,将本朝词家放在词史经典的序列里,肯定清词比肩唐宋,堪称典范;或专论本朝,而在词坛名家的筛选与定位上,亦具有鲜明的经典化意味.  相似文献   

2.
清词中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自明代实已开启词的复兴之端。政治因素只是诱发词的复兴的一个"契机",词的内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才是清词中兴的更重要原因。晚明云间派的理论对清初词坛及这一时期词的理论、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满足文化的形成、发展对清词中兴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人口的激增与出版业的繁荣同样为词的中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教授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陈邦炎先生合撰的《清词名家论集》(下简称《论集》)于1996年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出版了。《论集》是叶教授1993年接受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关于词学主题研究计划中的“清名家词研究”的委托,邀请陈先生合作完成的。全书由8篇文稿和冠之于书首的“叶序”、书尾的“陈叙”构成。文稿大体依时间先后为次第:《评女词人徐灿及其拙政园词》(陈邦炎)、《评介陈维崧及其词论词作》(陈)、《谈淅西派创始人朱彝尊之词与词论及其影响》(叶嘉莹)、《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你课如清词,人如清词.属婉约派。于是有师长提醒:何不上一首清词。用课来诠释一下婉约。于是便有了上清词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长生殿》经典的确立是多重合力的结果,而围绕本剧写作的大量序跋题词,是审视其经典化历史轨迹最直接亦最重要的文献。文章在整理《长生殿》剧本内外序跋题词的基础上,首先从自序视角结合剧本内容论述了作者对李、杨故事题材的创造性改编及其典范意义;其次从他序角度,依据历史先后梳理了文人曲家对该剧的经典化论述,并切入戏曲史及文学史双重视域予以解读;最后通过序跋题词对《长生殿》艺术价值与经典情节的提炼品评,揭橥其在本剧经典化过程中的价值。该剧的题词作序者时代与性别不同,身份与动机各异,却聚焦于这一剧本从不同视域予以解说,探讨其内容及文化指向,既有助于丰富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的内涵,亦能为戏曲文化学的研究提供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6.
清词选本作为词总集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对清词的传播和中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清词选本的编选过程中,通过序、跋以及词作数量多少的安排,编选者得以表达自己的词学主张和创作实绩。词选往往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个标志,同时词选的编纂也为编纂者赢得了名声,所以在词的选本中编者的词作通常明显多于其他的词人。更为重要的是,词选的刊刻折射出了词学发展的演变史,通过对词选的梳理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词学名家的接受程度,以及词学风气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近代名词人谭献于1901年去世。3年后(1904),“清末四大词人”的领袖王鹏运亦继之告别人世。1908年王国维《人间词话)64则在《国粹学报》连续刊出,它引进西方学批评话语研究词学问题,标志着中国词学批评新变的开始。20世纪的清词研究也伴随着清王朝在1911年的灭亡而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8.
明末易代之际,云间词派大放光明,一扫明词尘俗卑靡之意格,抒写身世零落之感,家国沦亡之悲,沉雄凄丽,意内言外,大大提高了词的审美品格。云间词派坚守南唐北宋词的路数,托兴深微,又胎息传奇笔法,开启了清词中兴之局,可称明清词运的转捩点。云间词派诚为清词中兴赢得了契机,但词学上的复古主义、教条主义也对清词流变带来了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外国文学史的编写是对异域经典的一次跨文化重构,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异域经典的价值和面貌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双城记》被誉为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自译介到中国以来便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其文学史地位超然。对比英国本土文学史,《双城记》的经典地位却迥然有异。《双城记》在中国的经典化与中国评论界的跨文化阐释密切相连,正是权威评论家的重新阐释,发掘了《双城记》的经典意义,为其再经典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互文理论和价值哲学为我们研究经典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让我们对这一复杂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有了新的认识。互文性造就并维护着经典之间相互渗透、互为依托的共生关系,它既是经典内部一种维持现状、抵御变化的"保守"力量,但同时又为新经典的诞生摇旗呐喊、铺平道路,从而表现出"革新"的特征。价值哲学则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价值主体以及价值尺度的来源、且不断变化着的读者群体是经典建构这一评价活动的主导因素,从而也成为经典建构中最具"革新"特征的力量。经典建构也正是在包括上述几股多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着。  相似文献   

11.
狄青和狄家将的故事从两宋发端,历经元、明、清,被改编成戏曲、小说等,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清代,狄青故事进入创作繁荣期,出现了四部以狄青和狄家故事为题材的章回小说。这四部小说融合历史史实、民间传说、话本以及讲唱文学中的叙事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狄青故事进行了再创作,作者大量采用了民间叙事的手法、方式,使这四部小说都带有程式化的叙述模式、类型化的人物塑造以及传奇性的情节描写,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叙事色彩。  相似文献   

12.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初出现新修《清史》的动议,到清史工程的启动,其间历经了约半个世纪的曲折。在此期间,虽然这种动议一再受挫,但以戴逸教授为代表的清史学者始终不忘初心,一面努力开展清史研究、建设清史所等专门性研究机构,一面多方呼吁、倡议启动新修清史工作。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改善,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出台,以及清史学科的深厚学术积累,清史工程终于得以启动,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3.
画学文献是绘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历史某一时期绘画发展的重要参照。清代画学文献打破了前代的格局,在画学思想上显得更为自信,更为主观。但近代的画学研究对清代绘画持一种指责的态度,认为清代绘画是中国画断脉疲敝之根源。然从画学文献考证来看,清代绘画,既没有脱离传统也没有固步自封,有其新的特点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自古而今,所有第一流的诗人,所有第一等价值的诗歌,无不是那些为国家兴亡、百姓忧乐而激烈跳动的心灵所创造的。犁青的早期诗作,鲜明地表现了作为诗人的最为可贵的品质。即他把同胞的苦乐当成了自己的苦乐,他能够从自己出发,感同身受地体验并表达他所钟情的大众的悲哀和愤怒。伟大的80年代犁青迎接了他诗歌艺术的另一个收获期。他一边行走在祖国辽阔的国土上,一边辛勤地写作他所深爱的大地的赞歌。诗写得轻快,但却有一种记忆的重压。20世纪行将结束时,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犁青几乎都在现场而成为亲历者和见证人。他目睹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写下了一批充满激情的诗行。他的本色、勤奋和对人类的大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怀,使他的声音充盈着智慧和热情,强烈的爱恨情仇,爆发出惊人的抒情的魔力。这位从闽南乡间走出来的诗人,因为获得了这样的大情怀,于是成为了国际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5.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相似文献   

16.
《清会典》的历次纂修与清朝行政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在确立全国的统治后.先后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修订《会典》,构筑了贯穿二百余年间的完备发达的行政法管理体系。《会典》及其《则例》的多次修订.使国家各级、各部门权力的行使有法必依、有章可循.在使国家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也使传统社会的依法行政达到了新的高度民主。  相似文献   

17.
清季,清政府大量引进西方军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装备水平,并为清末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外洋军械的输入成为清军武器的重要来源,推动了清军装备的革新,促进了清军军事制度的变革。同时,清政府军械输入也有诸多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清军的近代化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是个表示颜色的词。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反映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颜色的变化:白里透红、浅绿、深绿。同时,它又有自己的发展轨迹,顺着颜色的深浅继续发展,表示浅蓝、深蓝甚至黑色。因此它几乎能表示各种颜色。而在"白里透红"的意义上,更是引申出了不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岩古镇     
田磊 《初中生辅导》2011,(30):2+49-F0002,F0003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是贵阳的南人门,迄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走近青岩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于古镇北城阁上金光璨璨的“青岩古镇”四个人字,沿北城门便道拾级而上,站在城门楼上,你可以观古镇特有的景色:古镇城墙由方形巨石垒砌而成,  相似文献   

20.
清代喇嘛教     
喇嘛教是在西藏地区形成的一个佛教支派。7世纪左右,佛教传人西藏,经过与当地原始宗教——苯教两个世纪左右的相互斗争、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并在世俗统治阶级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3世纪时,元朝在西藏推行政教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封喇嘛教萨迦派首领人物八思巴为“帝师”,统辖西藏地方政务,喇嘛教正式控制了西藏地方政务。由于萨迦派首领人物热衷追逐世俗利禄,“竞事争权”,“僧众骄佚”,激起了其他教派和世俗各阶层的强烈不满。随着元朝的灭亡,其势力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