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10—2020年河南省各地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地区差异,进而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河南省整体和各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末各城市水平在全省中相对位置变化不大。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相对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总体差异最大来源于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次之,区域内差异贡献最小。其中,豫中区域内差异最大,豫西地区最小。关于收敛特征,除豫北和豫中地区,全省和省内其他地区均存在σ收敛;而全省和省内五大区域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相对β收敛,研究加深了对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空间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6,(4):46-51
皖北地区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各地方社会保障服务供给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运用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对该区域社会保障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皖北区域在社会保障服务差异不仅体现在皖北地区内部各市间,在各市所属县域内部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皖北内部各市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各市所属县域内部城乡间的差异。因此解决各区域间县域内部之间城乡差异是问题关键。为此针对皖北地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8年河南省18个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基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预测,发现各地区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有较大差异,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结构也较合理。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河南省不但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也要改善消费结构,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提高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各省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计算各省区碳排放,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经济因素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从时间序列看,各省区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呈现逐年增加态势,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从空间序列看,三者都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经济因素对碳排放的关联度存在省际差异;从产业结构看:东部地区碳排放与第三产业关联性最大,中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第二产业关联性最大。而居民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度与碳排放的关联度同样表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规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区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政策效应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政策效果;从城乡差异来看,财政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效果较大,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效果较小,这种特点特别表现在财政支出效果上;从区域差异上,财政支出政策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表现出更强的凯恩斯效应,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则呈现更强的非凯恩斯效应,这种特征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源于区域消费特征的差异;扩张财政政策在东中部效应显著,在西部紧缩性政策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和候选项目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备受关注的特等奖有1项花落位于西部的重庆市;东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区获奖数目依旧耀眼,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与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相比,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河南省是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的三匹"黑马",闯入了前十名。建议加大省市县级教学成果的培育力度和遴选水平;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省级行政区教学成果水平的差异;加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用统计数字分析这些变化,必须建立在对居民收支指标、居民消费结构指标熟悉的基础上。在分析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分析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分析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析其以往的变动可为研究其未来变动打下基础,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Banker、Charnes和Cooper建立,故取三人首字母为模型名称),对2010年河南省银行业分地区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银行业的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地区之间的技术效率也不均衡,纯技术效率成为提高技术效率的主要途径。有利的地理条件使中北部地区商业银行的整体技术效率高于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商业银行。各地银行应该立足于自身,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与当地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研究出河南省的入境旅游情况和河南地区GDP之间的关系,首先把相关的河南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和地区GDP总值进行相应处理;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中时间序列分析法、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1982至2010年河南省GDP和河南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计量结果显示,河南省的地区GDP和入境旅游业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协整关系,入境旅游收入增加1个点,可以带动区域GDP增加0.2525个百分点;河南省GDP的增长对入境旅游业的影响显著强于后者对前者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市级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得到了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各市了解各自的弱点和优势,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