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辅资料上流行这样一道“简单”数列题: 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1,前n项和Sn满足Sn=1/2an2+1/2a,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参考答案:an=n或an=(-1)n-1).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若数列{αn}的连续若干项之间满足递推关系断αn=f(αn-1,αn-2,…,an-k),由这个递椎关系及&个初始值确定的数列。叫做递推数列.递推数列的重难点问题是求通项,而求递推数列通项的主要的思路是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其中基本方法有:叠加法;迭乘法;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法;归纳——猜想——证明法等.  相似文献   

3.
在数列{an}中,若an+1=an(n∈N),则称数列{an}是常数列,即an=a1(常数)(n∈N*).于是由第n项等于第1项即可求出通项.在求某些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若能恰当地构造常数列,利用常数列的特性,常能获得简捷的解法.  相似文献   

4.
1.求形如“an+1-an=f(n)”的递推数列的通项  相似文献   

5.
等差(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比)数列的公差(比).  相似文献   

6.
裂项相消法实质上是把一个数列的每一项裂为两项的差,即化an=,(n)-f(n+1)的形式,从而达到数列求和的目的,即得到Sn=f(1)-f(n+1)的形式.通过此类题型的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检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先看2004年一道高考数学题: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2an+(-1)^n(n≥1).(1)写出数列{an}的前三项a1,a2,a3;(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8.
张长明 《成才之路》2011,(13):38-38
在学习数列时,不难发现由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的试题频繁出现。下面,就此类问题的几种常见类型的解法总结如下。一、逐差相加法(累加法)若an+1-an=f(n),数列{f(n)}可求和,则可用此法求通项,即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常微分方程中常数变易法的思路,将求递归数列αn=f(n)αn-1+g(n)的通项公式这类问题转化为两步解决,一是求当g=0,α1=C时递推数列αn=f(n)αn-f+g(n)的通项公式,二是将第一步求出的通项公式中的常数C变易为n的函数Cn,使其为原问题的通项公式,代入αt=m中求得Ct,再代进αn=f(n)αn-t+g(n)求得Cn的表达式,继而得到递推数列αn=f(n)αn-t+g(n)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0.
数列部分的解答题放在高考试卷的第17或18题的位置,以中等难度的综合题为主,考查重点是数列的概念、等差(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比)中项及等差(比)数列的性质的灵活运用,第(1)问以等差(比)数列或递推数列的背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第(2)问依据数列通项公式的特征选择相应的数列求和的方法,以及数列与...  相似文献   

11.
1.题目(选自参考文献[1]) 数列及数列的前n项和均可以看成特殊的函数,同样具备单调性.若f(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f(n)单调递减的充要条件是( )  相似文献   

12.
一般地,若数列│an│的连续若干项之间满足递推关系an=f(an-1…an-k),由这些递推关系确定的数列,叫递推数列.本文通过对形如an+1=f(n)an+g(n)型递推数列各种类型的讨论,采用累加法、累乘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或者化归为基本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基本方法求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3.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在《数列》章节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在以递推公式法给出的数列中,有一类形如“a1=a,an+1=Aa+f(n)(AA≠O且A≠1)”的数列,多次在高考题中出现,考生大多数反映较棘手.因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对这一类数列进行探求,给出一种快捷的方法求该类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方程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前几年的高考中,对于数列的考查,经常性的两个问题是:(1)求通项,(2)求和.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风光渐渐退去.新高考对于数列的考查也逐渐渗透了新的考查方式.特别是福建省的高考,近年经常出现对数列前n项积的考查.通过类比联想,我们猜想数列前n项积的求法应该可以类比于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通常的技巧为:(1)倒序相加;(2)错位相减;(3)裂项相消等方法.那么数列前n项积的求法是否也有这样的一些技巧呢?下面对两种数列前札项积的求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在数列这部分的内容中,一定要处理好数列{an}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即an={S1 (n=1),Sn-Sn-1 (n≥2).下面通过几例,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其通项公式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它能培养和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它是《数学分析》等大学课程的基石。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三类由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其通项公式进行了归纳整理,情况如下:定理1.如果数列(a。)满足:a。+;一八n)a,;+g(n)(八周一O),且a;一。,那么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一。(n-l)+aITfi)+】「。(i)n八。川,。l,。fi=,+l证明:累加消去法.“.将上面n—l个等式相加整理得:a。一。(。。-l)+allf()+2「。(i)nf。…  相似文献   

17.
在数列{an)中,若an+1=an(n∈N^*),则称数列{an)为常数列,即an=a1(常数)(n∈N^*).在求某些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若恰当地构造常数列,利用常数列的特性,常能获得简捷的解法.  相似文献   

18.
由Sn求an     
已知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Sn,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可由Sn与an的基本关系式 an={S1(n=1),Sn-Sn-1(n≥2)  相似文献   

19.
试题1(2007年山东高考题)设数列{an}满足a1+3a2+3^2a3+…+3^n-1an=n/3,n∈N^*. (1)求数列{an}的通项; (2)设bn=n/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相似文献   

20.
题目(2014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20题)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对任意正整数n,总存在正整数m,使得Sn=am,则称{an}是“H数列”。 (Ⅰ)若数列{an}的前”项和Sn=2^n(n∈N^*),证明:{an}是“H数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