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于文言文翻译,很多人用留、删、补、换、调这五个字来概括其中的技巧和方法,这五个字确实较好地概括了文言文译句的常用方法,但是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些易忽略、易出错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写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是写字不用心,观察不仔细,常表现为“多一笔少一画”,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出现混淆,对一些独体字变成偏旁书写不规范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易写错的字,讲明笔画,讲清字义;开展写字比赛、书法展示活动;科学进行写字评价,以达到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形似字辨析,在小学识字教学中也是个难题。若能将一组易混的形似字归在一起,根据构字规律,编成一些特点突出,易理解好记忆的韵文短句,则可化难为易。促使学生精细辨别其差异。现将我编制的一部分抄录如下,以“抛砖引玉”。体休人的本钱是身体(tǐ);  相似文献   

4.
在文言文里,“以”字运用得极为频繁。它既可作为实词充当句子的多种成分,又可作为虚词表达多种关系和语气。它不仅词汇意义颇为丰富,而且在用法上又颇多变化。因此,“以”是一个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掌握而又不易掌握的常用词。在这篇小文里,不可能全面地对“以”字进行探讨,只是打算通过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以”字的若干文言难句,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何典》“烊易”一词中的“易”字,通过系联同源词、清理引申义列以及分析语义特征,对其本字为何再加以考辨,说明考订方言词本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与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注重对引申义列与语义特征的清理;遵循语音、语义、文字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文献用例进行分析的原则,以及历时与共时的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我从阅卷中发现,一些貌同实异、貌异实同、仅一字或几字之差的应用题,学生最易出错。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某些概念的联系与差异不太清楚以及审题缺少警觉所致。《大纲》指出:“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  相似文献   

7.
【复习指导】关于拼音汉字[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复习要点]常用字的注音、多音字的区分以及一些形近字、形声字的读音。汉字形近字的辨识,易错字的改错和规范,词语、成语的理解及运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甲骨文中的异字同形例为研究对象,以<甲骨文字典>为研究材料,对其中的异字同形例进行穷尽式统计并分类、分析其成因,进一步阐述异字同形现象与其他易发生混淆的文字现象的关系,以及研究此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趣味记字     
祖国的文字特点是方块字 ,并且每个字的笔画数、笔画名称不同 ,形近字相似点我 ,造成我们在书写汉字时 ,好写错字。其实 ,我们只要采用一些特殊记字的方法 ,就能改变这一状况。一、形象记忆法我们在写“跳舞”、“舞蹈”的舞字时 ,易把“舞”字写成“”或“”即少写一竖或少写一横。你想 ,我们在跳舞的时候 ,两人一对 ,不正好是四条腿吗?因此 ,“舞”字里有四竖 ,四竖下面的一横不就是跳舞的地面吗?又如“叔”字易写成“”字 ,左上角是一个“上” ,左下角是个“小”。您想 ,比你爸爸年龄小的男子不就是你叔叔吗?二、理解记字法“蒙…  相似文献   

10.
漫话四字姓名高雪映林,广隶孝军汉字姓名的重复,给社会和个人带来许多麻烦,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此,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种种解决办法。笔者认为,其中既简便又易为群众认同的,当首推使用四字姓名了。使用四字姓名,不但扩大了命名的选择面,从而使重名现象大为...  相似文献   

11.
学界普遍认为,古代字少是假借字产生的主要客现原因.通过对两种特殊假借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假借字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古人对汉字字形和词语的对应关系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汉时于文字训诂崇尚声训,《说文》虽是以据形析义为主,但若所训与重要史实、典制、礼俗、风尚有密切关联者,亦多辅之以声训,以揭示形析义训难以深达的文化底蕴。再者经典多通假用字,不明声训则难以达诂,故亦兼之以声训,以区别所训之字的本义、通假义和古今义。鉴于此,本文以“shu、爻、葬、豰、娭、pu、嗞、粗、死、差”十字例释之。  相似文献   

13.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对客家山歌作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分别从语音、用词、用字、修辞几个角度进行。研究表明 ,客家山歌的语言有很大的存古性 ,它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面貌。其中的根本原因 ,在于客家民系源自中原故土  相似文献   

14.
综述各家对"转注"概念的不同诠释,提出对"转注"概念的理解:"六书"是根据汉字形体与所记录语词音义关系划分出来的汉字结构类型,"转注"的特点是字形中某个构件不能与所记录语词的音义相互联系,但可以借助"某省形""某省声""倒某""反某""古文某"的形式与其他相关构件联系起来,从而辗转与所记录语词的音义发生联系,使其字形能够解释其字用。  相似文献   

15.
今存魏晋时代的《庄子》注本中,《司马彪〈庄子〉注》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种。《司马彪〈庄子〉注》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它保存有《庄子》异文、佚文,这有助于《庄子》的文字校勘和训诂;它还存有今已不传的古书名及与他书相异的注释,为研究《庄子》及相关文献提供了难得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文章考求方言本字,根据的是古今语音对应规律、词义的相关性与古文献资料印证三条标准,并据此考证了永州方言本字中的30个动词。  相似文献   

17.
“六书”假借不同于有本字的假借。由假借所引起的字词关系的变化,既可以指某词在已有专造字的前提下,书面用字时借用别的字来表示的情况,还可以指某词在已有专造字以及专用假借字的前提下,书面用字时借用别的字来表示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某词古今用字的不同与通假两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先秦文献词性标注的精确率,提出一种利用注疏文献的注音信息来进一步校正词性标注结果的方法。《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破读字音有注释,且有较为规范的注音体例,在标注了《广韵》中多音字词性的基础上,通过比对注音,确定《左传》中某多音字的读音,进而确定词性。实验一共检查了词性标注精确率达90%的《左传》中1231个含多音字的句子,涉及到单音节词词型423个,正确校正了41个词型共92处错误。对古籍校勘及古籍信息处理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方块壮文是历史上流行于壮族民间,以假借字和仿造字为主体,兼容部分自创字的民族古文字。以往对方块壮文构造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借源构形方面,其自源构形剖析极少涉猎,且依凭字例相对狭窄。因此,应进一步拓宽字例范围。在研究中兼顾借源构形和自源构形的同异质特性,并从方块壮文营构理据上对其进行深层剖解。这对于深入透视方块壮文的构造方法进而从宏观上把握其形态特点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异读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本文从语言的演变、发展角度,论述了古汉语中某些字词异读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破读、古今字分工不同及古代专用名词是产生异读的主要原因,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