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是人类科技创造的杰作,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生活及思想意识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俄罗斯文学中,铁路主题也是随着铁路的产生而出现的。但俄罗斯作家对铁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俄罗斯著名作家普拉东诺夫因对铁路有着特殊情结,他有关铁路主题的创作也更加独树一帜。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对铁路的崇拜之情,又有对铁路的冷静看待。  相似文献   

2.
海底铁路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旅游旺季,交通变成严重问题。当局决定兴建“海底铁路”。这条铁路从西海岸的大陆开始穿越  相似文献   

3.
来自海底的     
最近北极地区热闹异常:俄罗斯潜入北极海底插国旗;美国破冰船驶往北极测绘海底地图;加拿大在北极举行海空联合军事演习;丹麦科考小组到北极收集地质数据;挪威学者抵达北极海克尔海岭寻找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三大新闻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怎么也想不到,它传送给全球新闻界使用的两张照片,竟然会被一个13岁的芬兰中学生拆穿。 2008年8月,路透社转用俄罗斯电台影片,刊登两张俄罗斯潜艇在北极海底下插国旗的照片。  相似文献   

5.
海底宝藏     
不久前,俄罗斯潜入北极海底插国旗.美国破冰船驶往北极测绘海底地图,加拿大在北极举行海空联合军事演习,丹麦科考小组至北极收集地质数据.挪威学者抵达北极海克尔海岭寻找微生物……似乎一夜之间。位于北冰洋深处的那一片神秘海床引起了多方垂涎。这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海底宝藏     
不久前.俄罗斯潜入北极海底插国旗.美国破冰船驶往北极测绘海底地图.加拿大在北极举行海空联合军事演习,丹麦科考小组至北极收集地质数据.挪威学者抵达北极海克尔海岭寻找微生物……似乎一夜之间.位于北冰洋深处的那一片神秘海床引起了多方垂涎.这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北冰洋底的手臂搅起浑水2007年8月2日,俄罗斯某科考队在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的率领下乘坐两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到4200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探测器伸出一只机械臂,将一面用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插在海底。  相似文献   

8.
论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 ,沙俄获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随着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的修建 ,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工程师、铁路职工、沙皇军队员及其家属开始迁移到哈尔滨居住。在其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 ,俄罗斯人成为了哈尔滨居民的主体。与此同时 ,他们把俄罗斯文化引入了哈尔滨 ,在建筑、教育、文学艺术、饮食服饰、语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哈尔滨特质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冰雪北极     
2007年的一次海底探险,将人们的目光又吸引到了地球北边那一片冰海。2007年8月2日,俄罗斯以科学考察为名出动深海潜水器,将一面用钛合金制成的俄罗斯国旗插在了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随后,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挪威等国闻风而动,纷纷向北极靠拢,大有瓜分俄罗斯潜水器下水  相似文献   

10.
最近北极地区热闹异常:俄罗斯潜入北极海底插国旗;美国破冰船驶往北极测绘海底地图;加拿大在北极举行海空联合军事演习;丹麦科考小组到北极收集地质数据;挪威学者抵达北极海克尔海岭寻找微生物;…………似乎一夜之间,位于北冰洋深处的那一片神秘海床引起了多方垂涎。这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有的亚欧大陆桥第一亚欧大陆桥:贯通亚洲北部,以俄罗斯东部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起点,通过世界上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332km),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也称西伯利亚大陆桥,整个大陆桥共经过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杜启荣 《小读者》2011,(11):36-36
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有条建于1939年的儿童铁路,在这条长3.25公里的铁路线上,从火车司机、乘务员,到调度、售票员的铁路工作岗位都由10岁至16岁的孩子担当。  相似文献   

13.
日前,由华东交通大学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首届"现代铁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昌召开。  相似文献   

14.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出生在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北部的一个小城。他的家坐落在一条地处偏僻农村的铁路附近,父母都是铁路工作人员。幼时的他体弱多病,且经常发烧,最终导致他得了慢性肺炎,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俄罗斯开始打捞在巴伦支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期间沉入海底、造成艇上118名官兵葬身大海的海军北方舰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人员,虽然已有12名“库尔斯克”号官兵浮出水面,但打捞工作由于气候恶劣最终也只能放弃了。关于“库尔斯克”号失事原因目前众说纷坛,但撇开其他的因素不谈,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俄罗斯军队改革的积重难返、军队建设的问题成堆,造成了其装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捉襟见肘、矛盾重重的现状,以至于“库尔斯克”号折戟海底,无力救援。本文试从“库尔斯克”沉没前后俄罗斯在军队装备建设与发展的教训入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构想等的资料,用多目标决策模型中的线性加权和法建立了台海底铁路建设方案的数学模型.综合台海铁路隧道的建设难度、安全因素、建设成本、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人文交流、政治意义等情况做出合理的数学规划,主要目的是从专家学术研讨会讨论的三条路线中得出最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在多年冻土区修筑铁路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回顾这些铁路的运营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据1994年俄罗斯贝阿铁路的统计,线路病害率为27.7%.1996年对后贝加尔铁路的调查表明,线路病害率达40.5%.我国青藏公路改建工程完成后,1999年进行了一次调查,线路病害率达31.7%.我国东北冻土区铁路的运营情况更差一些,估计线路病害率在40%以上.在如此高海拔、多冻土的区域修建青藏铁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巨大工程,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俊 《地理教育》2006,(2):16-16
大陆桥运输通常指通过铁路和海运的方式,跨越辽阔的大陆,以沟通两个互不毗邻的大洋和海域之间的国际运输形式。通过大陆桥运输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时间,节省运输费用等。如从太平洋西部的日本海,通过海运送到俄罗斯远东沿海港口,再经西伯利亚大铁路等陆上交通,横贯亚欧大陆  相似文献   

19.
中东铁路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共同建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铁路是一个没有成为“合股企业”的“合股”企业。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中东铁路完全是沙俄自己建造的。事实是中东铁路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共同建设而成的。中东铁路具有多重性质。这样一个丁字形的铁路网,结束了东北交通干线上马车、牛车的时代,成为东北交通大动脉。但是,中东铁路在1920年以前是沙俄与日本进行争霸和侵略中国东北的工具。在这一时段里,他们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对中东铁路全面的否定,不真实;对中东铁路全面的肯定,不客观。还是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火车     
1853年,印度建成第一条铁路并投入使用,由孟买开出了亚洲首趟火车,比我国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早了半个多世纪。现在,印度的铁路总里程仅比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少,位居世界第四,并一直占据着"亚洲铁路网最稠密的国家"这个宝座。铁路和火车曾经是印度的骄傲(或许现在依然是)。从某种意思上讲,他们有炫耀的资本。假设把印度铁路网连接到挪威和瑞典,那么印度的火车不用全部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